形態特徵
喬木,高7-10米,常有膠質狀分泌物;小枝常具明顯的節,節間密,長不及1厘米,被短柔毛,後漸脫落。葉紙質或革質,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廣橢圓形或長圓形,長7-29厘米,寬3-16厘米,頂端短漸尖,尖頭鈍或稍鈍,基部鈍,楔形或稍短尖,上面稍有粘液,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絨毛;側脈12-20對,和中脈均在下面凸起;
葉柄長0.6-1.2厘米,稍有粘液,有短柔毛;托葉長0.5-1厘米,合生成管狀,近膜質,頂部截形,有緣毛,後稍變硬和脫落。
花大,直徑約7厘米,芳香,單生於小枝頂端;
花梗長1-1.5厘米,粗壯,稍粘,被微柔毛;
花萼長1.3-1.5厘米,管狀,在頂端一側分裂,外面稍粘,稍被柔毛,內面有緊貼的毛;
花冠黃色或白色,高腳碟狀,裂片5,闊倒卵形,長4-5厘米,寬約3厘米,有脈,無毛,冠管圓筒狀,長5-7厘米,直徑3-5毫米,外面稍被微柔毛,內面無毛;
雄蕊5枚,著生在花冠喉部,花葯長達1.5厘米,寬2毫米,內藏或伸出;子房1室,
花柱長約6厘米,有槽,下部疏被近緊貼的柔毛,柱頭棒狀,胚珠多數,著生在2個側膜胎座上。果綠色,橢圓形或長圓形,被微柔毛,常有5-6條縱棱,長2.5-5.5厘米,直徑1.5-3.5厘米,
果皮硬,革質,厚約2毫米;種子多數,近圓形,扁,直徑3-4毫米,有蜂窩狀小孔。花期4-8月,果期6月至翌年4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泰國、寮國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瀾滄、勐海、景洪和勐臘)。生長於海拔700-1600米處的山坡、村邊或溪邊林中。對氣候要求不嚴,在42.5℃高溫地帶和海拔2300米以上的乾熱河谷少雨的地帶都能正常生長,年平均氣溫在9℃以上,年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上,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強,適應於荒山、荒坡、平地、河谷種植。在黃壤、紅壤、紫色土、黏性土、沙質土中都能生長,土壤酸鹼度PH值5-7.5之間。
繁殖方法
播種
育苗地的選擇及整理: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附近要有水源,於頭年冬季翻耕土地,施足基肥,整平耙細,開1.3米寬的高畦播種或扦插育苗。栽植地,可利用荒山、丘陵地成片栽植。於頭1年的冬季進行全墾,清除灌木、雜草、石塊,整成1米多寬的梯田或魚鱗坑,以利保持水土。亦可利用庭院前後邊角空隙地零星栽培。整地後挖大穴,施基肥定植。
採種:選擇生長健壯、果大肉厚、色橙黃、無病蟲害的優良的母株,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採集籽粒飽滿的成熟果實,連果皮曬至半乾貯藏備用。在播種前,剝開果皮,取出種子,置清水中揉搓漂洗去雜質,撈去浮在水面的癟籽,將沉於水底的飽滿種子取出,稍晾乾後,隨即播種。亦可將選出的種子進行砂藏催芽,待大部分種子裂口露白時播種,播後出苗較整齊。
播種方法:春播或秋播。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為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橫向開溝條播,溝深5-7厘米,播幅寬7-10厘米,先澆水施稀薄人畜糞水濕潤溝底,然後將種子拌火灰土或用催芽均勻地撒入溝內,覆蓋細肥土厚1厘米左右,上再蓋雜草,保溫保濕,以利出苗。每畝用種量2-3千克。播後經常保持床土濕潤,2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後揭去覆蓋物,進行中耕除草、間苗、追肥等苗床管理措施,第1年中耕除草2-3次;第2年於春、夏、秋季中耕除草3-4次;結合中除後追肥2次。培育至秋、冬季,當苗高30厘米以上時,即可出圃定植。一般育苗1畝,可得3-4萬株苗木。
扦插
育苗大黃梔子枝條容易髮根,將嫩枝剪下插入杯內清水中都能長出根系。一般於春、夏、秋季均可扦插。以春季3-4月扦插成苗率較高。插時,從生長健壯、果大肉厚、無病蟲害的母株上,剪出1-2年生、發育充實的嫩枝,截成20厘米長的插條,每段要有3個以上的節位,剪去下端葉片,僅留上端葉片2-3枚。然後,將下端剪口放入口500×10
-6生根粉(
ABT)溶液中快速浸漬15秒,取出稍晾乾藥液後隨即扦插。插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7厘米畫線打點,先用1根小木棒在點上打引孔,將插條插入孔內,入土深為插條的1/2-2/3,隨即將周圍土壤壓緊,澆水濕潤,搭設矮棚遮蔭。發芽生根後,進行除草、追肥、灌水等田間管理措施,培育1年,當苗高50厘米左右即可出圃定植。扦插成苗率可達90%以上。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造林地選擇:根據大黃梔子的生物學特性、生態學特性,應選擇交通方便,海拔850-1300米左右,年日照數平均2000小時左右,全年無霜期250-280天的中低山坡半陽坡紅壤赤紅壤中厚層土立地類。
整地:林地清理砍除雜灌歸堆煉山。在林地清理時儘量保留有培育價值的零星分布針闊葉樹種和灌木,注意保留山脊、山坡中部和溝箐原生植被及草本植物,以增強水土保持作用。整地採用塊狀整地方式,規格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整地時一般在9月。
栽植方法
種植密度:根據當地立地條件、林種特性和當地造林經驗、民眾習慣等,確定造林密度。大黃梔子一般每畝營造300-370株;株行距為1米×2米;1.5米×1.2米。
種植季節:於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定植成活率較高。景谷亦可於6-7月梅雨季節定植。
種植方式:栽植前,按行株距1.5米×1.2米(370株/畝)挖穴,穴徑和深各5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5千克,與底土拌勻,上蓋10厘米細土,每穴栽苗1株。分層填土壓實,使根系舒展,栽後澆1次定根水,覆土稍高出地面,以利保墒成活。
撫育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後,每年於春、夏、冬三季進行中耕除草3次:春、夏季宜淺鬆土,除淨雜草;冬季中耕宜稍深,清除灌木雜草。
保花保果措施:人工期栽培大黃梔子落花落果現象嚴重,據安徽省東至縣青山鄉山枝場初步調查,落果率達20-40%,嚴重時可達50%以上,造成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營養缺乏;二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平衡;三是花芽分化期養分供給不足;四是開花期授粉不完全;五是病蟲危害所致。為此,在生產上必須採用以加強肥水管理為中心的一系列防止落花落果的綜合措施。
科學施肥:大黃梔子生長前期,以施用氮肥為主,加強營養生長,增強光合作用,積累更多的有機物質。當進入生殖生長期,應控制氮素肥料,增強磷鉀肥,促進多開花結果。如在春季萌發後,每畝施尿素3-4千克,促進萌發生長;開花後,每畝施碳酸氫銨4-5千克,以利坐果;立秋後重施秋後肥。
套種間作:大黃梔子在後1-3年,園地行間空曠,可在行間套種花生、大豆、綠肥等矮桿作物,以改善土壤,以短養長,提高經濟效益。
冬季深翻:是奪取高產,免除病蟲害,防止根部老化,防止根生長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冬季,沿樹周圍15厘米遠的地方,深翻30厘米左右。
越冬防寒:在頭三年內,冬季需要用稻草包紮地上部分,將根部培土;保護植物越冬,經過幾年栽植,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越冬。
整枝修剪:定植後經常抹除主幹下部的萌櫱,將大黃梔子樹形整成樹冠開擴的自然開心形;定植後第1年將主幹離地面20厘米內的萌芽抹除,作為定乾高度。當夏梢生長18-20厘米時,從中選留3-4個生長方向不同的壯枝,培養成為主枝;第2年夏季在3個主枝的葉腋間,選留3-4個強壯的分枝。留作培養為副主枝,向不同的方向生長,依次延長頂梢。以後在副主枝上放出側枝。第3年便進入結果期。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使樹冠外圓內空,枝條疏朗,通風透光,調節了生長發育、抽枝、開花、結果之間的平衡關係,減少了養分無謂的消耗,增加了結果面積。此外,年年都要剪去枯枝、纖弱枝、密生枝、重疊枝、徒長枝和病蟲枝。還要經常抹除主幹、主枝上的贅芽和萌櫱。每次整形修剪之後,要施1次有機肥,以利恢復樹勢。
採收加工
採收:大黃梔子定植後2-3年始。於11-12月當果皮呈紅黃色時,選晴天採摘。過早,果皮青綠色未成熟,產量低,質量差;過遲,乾燥困難,加工後容易霉爛。
加工:採回後及時曬乾或炕乾,不可堆積,否則發酵霉爛。炕乾時,先在55-60℃下炕2天,取出攤開發汗(回潮)7天,再於45-50℃復炕1天,取出攤開放涼即成商品。
病蟲防治
病害
斑枯病: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兩面生有黃褐色病斑,圓形,邊緣褐色,上生有小黑點。嚴重時使葉片枯死。防治方法:①每次修剪後集中枯枝病葉,燒毀深埋,減少越冬病;②增施磷鉀肥,或噴藥時結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抗病力;③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1:1:100波爾多液。
梔子黃化病:危害葉片。徑枝有病害時,枝梢心葉退綠,葉脈仍為綠色;病害較重時,中肉呈黃白色,葉脈仍綠色;有嚴重病害時,則葉肉呈黃白色,葉片邊緣焦枯,葉片退綠或呈黃色。最後葉片乾枯,樹勢生長減弱,開花結果減少。防治方法:①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性狀,增強通氣性,促進根系發育,提高其吸收鐵元素的能力;②增施硫酸亞鐵(黑礬)、硼砂、硫酸鋅等;或葉面噴施0.2-0.3%
硫酸亞鐵溶液,每周1次,連噴3-4次。
蟲害
咖啡透翅天蛾:以幼蟲咬食葉片、嫩梢、花蕾。防治方法:噴90%敵百蟲1000倍液,共4次,分別在現蕾期、初花期、幼果期、熟果期各噴1次。
龜蠟蚧:1年發生1代,以雌成蟲在梔子樹上越冬。防治方法:①冬季翻地後用15倍機油乳濟液或10倍松脂合劑進行噴霧。7月上旬,用15倍松脂合劑液,或用40%樂果乳油混合50%敵敵畏乳劑1:1:1000倍液噴灑。
梔子三紋螟:1年發生4代。幼蟲取食嫩葉葉肉,並能將新葉綴合成苞。5月中旬開始危害,7-9月危害最重。受害後,嚴重影響夏、秋稍的抽生和花芽的形成,翌年產量下降。防治方法:5月下旬用90%敵百蟲原粉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1:1:1000倍液,或50%敵敵畏加40%樂果乳油1:1:1000倍液毒殺。
主要價值
食用:據野外記錄,果成熟時可吃,傣族婦女亦用作洗頭髮。
經濟及藥用:枝葉繁茂,花白色,芳香型,可熏茶和提取食用香精;果實腰鼓形,有楞角,成熟時為黃色或微紅色,是人畜疾病中不可缺少的普遍套用的中藥材,又是提取食用黃色素和蘭色素的優質原料。用大黃梔子果提取的天然色素用作食品、醫藥工業中的添加劑(著色)是人工合成的化工色素的換代產品。
生態:由於他粗生易長,抗寒耐旱、適應性強,適用於荒山、荒坡種植,不與糧、棉爭地,是一種投資小,見效快的經濟作物和美化、綠化環境的觀賞作物,特別是在保持水土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