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鄉(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鄉)

大青山鄉(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青山鄉轄地面積527.9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1801戶,6854人,勞力3218人,每戶至少有1人撐握1種農村適用技術。境內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2122米,搶盤河縱貫西部,南流出境,鄉政府駐地南烏蘭不浪村,距縣城15公里。

大青山鄉耕地面積5.6萬畝,其中水澆地1400畝,農作物種植以馬鈴薯、油菜籽、莜麥、小麥、青玉米為主,糧食總產量為600萬公斤。現階段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大小畜存欄9.8萬頭(只),其中羊9.4萬隻。境內有天然森林11.3萬畝,天然草場36.5萬畝,人工林15.8萬畝,人工草場6.4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青山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呼和浩特
  • 電話區號:0471
  • 面積:527.9平方公里
  • 人口:6854人
  • 方言:漢語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蒙A
概況,沿革,地理,旅遊資源,旅遊勝地,抗日根據地,戰略位置,旅遊景點,簡介,氣候情況,交通狀況,資源情況,基礎設施,機構改革,

概況

位於縣境南部,地理坐標東徑110°31′-111°52′,北緯40°47′-43°23′。東西長約25千米,南北寬20千米,總面積527.9平方千米。人口7122人(約2008年)。轄井爾溝、烏蘭不浪、乾只汗、大興有、五道溝、壩頂6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地南烏蘭不浪村,距縣城15千米。
境內多為山地,屬陰山山脈大青山中段,平均海撥1700米,最高海撥2122米。搶盤河縱貫西部,南流出境。104省道由南向北縱貫全境,入境約19千米。有哈達門(占地38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82.5%)、井爾溝、井眼梁、牌樓館、碌碡灣等生態景區。是革命老區,井爾溝曾是大青山抗日司令部及騎兵三團駐地,革命遺址較多,並建有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

沿革

因地處大青山腹地而得名。1953年設南烏蘭不浪鄉,1957年更名井爾溝鄉,1958年撤鄉併入城關公社。1962年分設大青山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1996年?,面積527.9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烏蘭不浪、乾只汗卯獨、東灘、大興有、種地窯、五道溝、井爾溝、壩頂8個行政村。
2002年並村後,轄6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總人口7050人,其中農業人口6810人。轄境南靠大青山和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攸攸鎮毗鄰,西南與土左旗青山鄉接壤,西北東分別與蘑菇窯鄉、安字號鄉、大豆鋪鄉相連。

地理

大青山境內多為山地,屬陰山山脈大青山中段,奇峰聳立、浪泉飛濺,自然景觀獨特。呼——武公路17公里處蜈蚣壩旅遊區的白道在古代就是一條重要的通道和關隘,周圍分部有秦漢長城、魏帝行宮、吉鴻昌懸崖提詞、老爺廟舊址等古蹟遺址,此外境內有哈達門(占地3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2.5%)、井爾溝、井眼梁、牌樓館、碌碡灣等生態景區,集大自然雄、奇、險、幽之特點,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避暑納涼的道選之地。
大青山是革命老區,井爾溝曾是大青山抗日司令部及騎兵三團駐地,革命遺址較多,並建有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一處,是紅色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青山鄉境內野生藥材種類繁多,主要有柴胡、防風、秦艽、芍藥、大黃、黃芩等近200多種,另外,有沙棘、櫻桃、山杏、紅柳等,很具有開發價值。
大青山鄉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有沙金、脈金、石灰石、大理石、鐵礦石、褐煤等,其中石灰石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是水泥建材、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料。
大青山鄉現有年產50萬噸化工灰為龍頭的廠礦企業有限公司和石灰石開採加工企業12家,石料開採破碎企業12家,磚廠2個,養殖廠3個,制酒企業1個,金礦1個。武川鑫川工業園區坐落於大青山鄉馬蓮灘村,園區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入園企業26家,其中冀東水泥投資4億多元,年產150萬噸水泥塑膠,將成為拉動武川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旅遊資源

旅遊勝地

挖掘內豐富珍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彰顯大青山抗日軍民及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革命傳統,武川縣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核心開發紅色旅遊資源,如今,紅旅公路已開通,紅色記憶展館已建成,遺址遺蹟也進行了修繕,並配套了相關設施,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紅色旅遊已正式向遊人開放。據介紹,抗戰年代,得勝溝鄉的得勝溝、李齊溝和大青山鄉的井爾溝是抗日活動的核心區域,也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得勝溝現有司令部、衛生隊、教導隊、電台遺址以及李井泉等領導人住過的窯洞和辦公用的石磨、樹墩,存有八路軍作戰用過的電台、戰刀、手榴彈、馬鐙、火盆、糧食袋、火鐮等珍貴文物。李齊溝是紅色老區綠色山區,幾間窩棚,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潮濕陰冷,當年的老一輩革命家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戰,窩棚前的一塊巨石上赫然刻著“郝區政府”四個大字。
大青山烈士陵園大青山烈士陵園
群峰聳立的李齊溝內,風景絕秀、地勢險要,天然植被極其繁盛,有全區保存完好、面積最大的珍稀樹種天然雲杉林,素有植物學研究“試驗室”之稱, 1997年被縣政府劃定為自然保護區。井爾溝是抗日的前哨,外圍部隊的駐紮地和後勤保障地。八路軍大青山支隊挺進大青山後,井爾溝民眾與八路軍一道同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66年,為了緬懷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烈,在井爾溝修建了“大青山烈士陵園”,並確定為武川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抗日根據地

雄奇險峻的大青山,是蒙漢人民抗擊日寇的前沿陣地,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的山。在抗擊侵略者的鬥爭中,大青山各族兒女大義凜然、前赴後繼、英勇抗敵,譜寫了感天動地的抗戰光輝篇章。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對於溝通蘇蒙國際交通線,保衛陝甘寧邊區,呼應晉西北根據地,在戰略上牽制敵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對爭取蒙古族上層人士,團結蒙古族民眾粉碎日滿分裂祖國的陰謀,維護祖國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中最艱苦的根據地之一。武川是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境內的得勝溝是大青山支隊司令部和綏遠省委、綏察行署、地委所在地,被稱為塞外“小延安”。1964年,內蒙古自治區把得勝溝確定為第一批保護文物單位。
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
1966年11月,在武川縣大青山鄉井爾溝村修建了井爾溝烈士陵園。1986年10月3日大青山英雄紀念碑建成,1989年8月30日被列為第二批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戰略位置

2005年3月23日,得勝溝抗日游擊根據地司令部舊址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13部委確定為中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通往得勝溝的紅色公路和大青山革命紀念館已經建成,通往井爾溝的村級公路正在緊張施工建設,即將交付使用。紅色旅遊已成為武川縣旅遊業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組成內容。
得勝溝得勝溝
2006年10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內蒙古軍區舉行了“紀念姚喆誕辰100周年座談會”。2006年元月,有許嘉璐、布赫、霍英東、李嘉誠、高占祥等海內外知名人士發起的捐助山區貧困學生就讀高等院校公益行動的“山花工程”,首期捐助曾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的10個山老區,大青山革命老區即成為其中之一。
2007年11月15日—16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山花工程”執行委員會主席高占祥和“山花工程”愛心大使及文促會領導來到革命老區,舉行了“山花工程”大青山助學行動,進一步確立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在中國的重要地位。

旅遊景點

蜈蚣壩即位於呼武公路17km處的陰山古道----“白道嶺”。自古以來,作為溝通陰山南北的一條條通要道和天然屏障,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95年,大青山鄉黨委,政府利用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色和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引進資金開發,建設旅遊區。
大青山避署山莊位於牌樓館村,附近有民族英雄吉鴻昌題寫的“化險為夷”碑,老爺廟遺址,“魏帝行官”遺址,秦漢古長城等。在6.67m的平方的景區內,有秦漢烽火台,驛站口,馬家店群岩,登峰造極四大景觀,其餘景點建設處處著眼於畫面的層次感融入自然的本色美。
喇嘛洞依山而建,洞口門樓及登山進洞欄桿台階修復一新。在西山盤山地段建有999級台階,大有化山“千尺幢”之勢,登階可直上五座典型的俄羅斯風格白樺林小屋散布於半坡,既是休閒別墅,又是富有詩意的景觀。東山頂上的涼亭與白塔遙相呼應,柱上楹聯曰:“登峰一覽眾山小,極目再論歷史長”,意蘊深遠,發人深思,置身其間把酒臨風,寵辱皆忘。大型音樂平台是舉辦露天舞會,歌舞晚會的最佳場地,夜晚,四面青山聳立,群星閃爍,涼風習習,溫馨浪漫的情調令人陶醉。
喇嘛洞喇嘛洞
在植物園,果園,葡萄園和丁香園包圍之中,建有大型封閉式太陽能游泳池,分深,中,線三個水域,彩色鋼化玻璃頂棚對內保溫,地外顯示豪華,亦為區內一大景觀。位於中心區域的文化園林中,現收藏8塊石碑,皆為原壩頂老爺廟遺存,碑文記載清朝雍正至宣統年間建廟,修路事及捐資人名,吸引許多人到此尋根問祖。
另有信古文博館,再現秦朝武將蒙恬在此地發明毛筆的意外驚奇,展示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在此地寫下膾炙人口的>詩時的神采。館內陳列著大量歷史文物,難以一一盡述。
此外還有垂釣魚塘,水上娛樂宮,滴水洞等。自17km始有3km簡易公路直通山莊,建於古驛站口挺拔的門柱引人矚目,楹聯“旅遊登青山陶惰養性,避暑到山莊益壽延年”令人賞心悅目。豪華會議廳可竄納數百人.避暑山莊門廳,辦公室,餐廳,招待所以及富有草原特色的蒙古包等建築群,建築總面積3000平米。
山莊集遊樂,餐飲,住宿及文化消遣於一體。身臨其地,目睹遺址,既可神遊古戰場,追懷往事,又可回歸大然,開闊胸襟。

簡介

大青山鄉隸屬大慶市大同區管轄。位於市境東南部,東南與肇州縣毗鄰,東部和北部與安達市相連。鄉政府駐地距大同區城區10公里。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鄉
大青山鄉名源於境內大青山山名。原屬肇州縣管轄。東北淪陷後期,設福利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8年隸屬第十二區管轄。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定民眾鄉。1958年9月,改稱民眾人民公社。1960年5月,劃歸安達市管轄,同年11月改為老江身公社。1962年6月,撤銷老江身公社,分建大青山、祝三兩個公社。1965年5月,劃歸安達縣管轄。1978年4月,劃歸安達市(大慶)管轄,隸屬大同區。1984年4月,改為大青山鄉。
大青山鄉全境屬平原區。全鄉總面積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萬畝,以生產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主,是全區葵花籽重點產區之一。全鄉共轄大青山、老江身、國強、民眾、聚寶、發展、奮鬥、青山、雙發等9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4萬人,全部為漢族。鄉政府駐地大青山村。

氣候情況

全鄉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118—128天,年平均氣溫3.3℃,1月最冷,平均氣溫—14.4℃,年極端最高氣溫32.1℃,年極端最低氣溫—32.6℃,境內空氣較為濕潤,歷年相對濕度在50—57%之間。春季,氣溫升高,土壤解凍,青草露頭,播種開始;夏季來臨,雨季開始,氣溫高,多雷雨、山洪、冰雹;秋季開始,牧草變黃,“三秋大忙”,天氣漸涼;冬季約在(11—翌年2月),冬季開始,土壤凍結,樹葉完全脫落。

交通狀況

大青山鄉交通較便利,呼—武公路(104省道)由南向北縱貫全境,入境約19公里。大青山位於榆中縣來紫堡鄉方家泉村,東靠方家泉,西鄰城關區陽兒溝,南靠312國道,北至小青山,規劃削山造地2431畝,符合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建設規模面積需求,既能滿足當前建設用地,也為長遠發展預留部分土地。 第二,交通比較便利。大青山地塊離城區最近,距東崗大坡不足3公里,南接312國道

資源情況

大青山鄉轄地面積527.9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2386戶,7122人,勞力3218人,每戶至少有1人撐握1種農村適用技術。境內平均海撥1700米,最高海撥2122米,搶盤河縱貫西部,南流出境,鄉政府駐地南烏蘭不浪村,距縣城15公里。
面積5.6萬畝,其中水澆地1400畝,農作物種植以馬鈴薯、油菜籽、莜麥、小麥、青玉米為主,糧食總產量為600萬公斤。現階段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大小畜存欄9.8萬頭(只),其中羊9.4萬隻。境內有天然森林11.3萬畝,天然草場36.5萬畝,人工林15.8萬畝,人工草場6.4萬畝。
大青山境內多為山地,屬陰山山脈大青山中段,奇峰聳立、浪泉飛濺,自然景觀獨特。呼——武公路17公里處蜈蚣壩旅遊區的白道在古代就是一條重要的通道和關隘,周圍分部有秦漢長城、魏帝行宮、吉鴻昌懸崖提詞、老爺廟舊址等古蹟遺址,此外境內有哈達門(占地3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2.5%)、井爾溝、井眼梁、牌樓館、碌碡灣等生態景區,集大自然雄、奇、險、幽之特點,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避署納涼的首選之地。
大青山是革命老區,井爾溝曾是大青山抗日司令部及騎兵三團駐地,革命遺址較多,並建有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一處,是紅色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工草場人工草場
大青山鄉境內野生藥材種類繁多,主要有柴胡、防風、秦艽、芍藥、大黃、黃芩等近200種,另外,有沙棘、櫻桃、山杏、紅柳等,很具有開發價質。
大青山鄉礦產境內有沙金、脈金、石灰石、大理石、鐵礦石、褐煤等,其中石灰石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是水泥建材、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料。大青山鄉現有年產50萬噸化工灰為龍頭的廠礦企業有限公司和石灰石開採加工企業12家,石料開採破碎企業12家,磚廠2個,養殖廠3個,制酒企業1個,金礦1個。武川鑫川工業園區坐落於大青山鄉馬蓮灘村,園區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入園企業26家,其中冀東水泥投資4億多元,年產150萬噸水泥塑膠,將成為拉動武川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基礎設施

大青山鄉,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風險能力沒有較大改觀。大青山鄉共打各類機電井46眼,建成了腦包底盤山引水工程和南窯子節水工程,新增灌溉面積860畝,大青山鄉保灌面積達到1400畝,新建三護工程20多處,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初步完成了井爾溝1500畝綠色有機食品種植基地的認證工作。在畜牧業建設方面,通過不斷最佳化畜群畜種結構,轉變養殖方式,大力發展舍飼養殖,現在大青山鄉共建成標準化棚圈360處,同時建成上南灘、烏蘭不浪、壩頂三個奶牛養殖小區。
畜牧業畜牧業
在旅遊設施建設方面,重點圍繞發展哈達門高原牧場旅遊區,以五道溝為中心開發農家樂民俗旅遊,已累計投資30多萬元,完成了道路、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家院落整治及設備的配置。利用大青山抗日根據地被確定為全國106個紅色旅遊示範區的契機,積極發展紅色旅遊,現已完成工業園區到井爾溝公路的立項審批和前期的招商規劃工作。
鄉村道路建設,大青山鄉近幾年累計修整鄉村路約200公里。大青山鄉轄6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各自然村全部通電,烏蘭不浪村開通有線電話

機構改革

大青山鄉機構改革後,下屬三個辦公室、兩站、一所,具體是:
黨政綜合辦:職能是,負責轉達、處理縣委、人大、政府及各部門來文來電,承辦鄉黨委、人大、政府、紀檢、群團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等的檔案草擬收發以及進行會議召集、協調聯絡、檢查督促、來信來訪、社會治安、後勤服務、基層黨組織管理日常事務。
經濟發展辦:職能是,貫徹執行財政、財務管理方針、政策,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組織協調縣稅務、財政等部門完成財政稅收任務和財務收支工作,負責國有資產管理、駐鄉工商企業協調管理、扶持和引導涉農中介組織的發展,監督檢查行政村財務執行情況與農民負擔等工作。
黨政綜合辦黨政綜合辦
社會事務辦:負責處理土地、教育、文化、衛生、扶貧、民政、人口和計畫生育等方面工作。農牧林水科技綜合服務站:職能是,負責農、牧、林、水、業工作,完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科技、市場信息及農、林、牧、水、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指導抵禦自然災害和防控畜牲疫病;為本鄉農業產業化發展服務。
文化、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站:職能是,負責本鄉文化、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科技服務工作,進行文化、衛生宣傳和技術服務,為農村婦女提供生育保健服務。
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所:職能是,負責處理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方面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