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

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

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佛教葬具。由石函、銅函、銀槨、金棺和玻璃瓶組成,層層套置。石函呈覆斗形,頂部刻“大周涇州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函身刻“延載元年”函銘。銅函形同石函,遍體鎏金,刻忍冬草紋。蓋頂鑲銀蓮花和桃形銀珠。蓋和身之間安有合頁及銀扣,掛鎏金鐧鎖鍽。銀槨覆瓦式蓋,通體刻纏枝忍冬草紋,兩側各安兩圓環,底座圍欄桿一周。金棺形同銀槨,棺蓋和棺身四壁用金片、珍珠、綠松石組成大蓮花,周圍襯飾小蓮花和蓮葉,金棺內置一玻璃瓶。此葬具精巧華麗,光艷奪目。1964年甘肅涇川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雲寺舍利銅函金棺銀槨
  • 館藏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
  • 類別:金銀器
基本信息,金棺銀槨,

基本信息

簡介
銅函通高13.2厘米,方12.3厘米,重590克,
銀槨通高9.3厘米,長10.7厘米,寬8.4厘米,重351.5克,
金棺通高6厘米,長7.5厘米,寬5.4厘米,重107克

金棺銀槨

金棺銀槨是佛教僧人安葬佛舍利(遺骨)的葬具。佛教經典記載,佛主釋迦牟尼涅槃後,其舍利被分成八份分給古天竺八國國王建塔供養。後來供養舍利的風氣逐漸盛行,安葬舍利的容器也日益豪華,供養舍利之風傳到中國以後,與中國傳統的喪葬制度相結合,將盛放舍利的容器作成棺槨形,製作上也極盡工藝之能。
1964年12月,在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水泉寺發現的唐代大雲寺塔基地宮,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銅匣、銀槨、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最外層為石函,高42.5厘米,長50.5厘米,寬49.5厘米。由質地堅硬的灰色大理石製成。方形覆斗頂,頂上正中刻方格,內刻“大周涇川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陰文隸書。外刻纏枝西番蓮紋一周。石函四壁陰刻《涇州大雲寺舍利石函銘並序言》,並有參與舍利發現和奉安儀式的職官、僧眾提名,共千餘字,紀年為“延載元年”(694年)。第二層為銅匣,高12.7厘米,長12.3厘米,寬12.3厘米。形同石函,通體鎏金,鏨刻忍冬紋,蓋頂嵌一銀質十二瓣蓮花,蓮花中心鑲一桃形銀珠。蓋與身之間背面安裝二個銀質合頁,正面安裝三個花瓣形銀扣,掛鎏金銅鎖鑰。第三層為銀槨,高9.3厘米,長7.5厘米,寬5.4厘米。覆瓦式蓋,通體鏨刻纏枝忍冬紋,兩側各安裝兩圓環,底座呈長方形,四面有勾欄平座一周,空間鑲嵌菱形花紋。第四層為金棺,高6厘米,長7.5厘米,寬6厘米。形同銀槨,棺蓋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綠松石鑲嵌成大蓮花,周圍又飾以金片組成的小蓮花。銀槨和金棺下面的墊座及四周貼以五瓣梅為圖案的織錦。金棺內有一檀香木小隔板。金棺內置一玻璃瓶,高2.6厘米。長頸、圓腹、平底、白色透明。內裝舍利14粒,形如米粒,質似珍珠,最大者徑不足0.5厘米,中間有人工所穿的小孔。瓶上蓋古銅色絲質小帕。
舍利,梵文為sarira,是指人經火葬後留下的結晶體。隋仁壽元年(601年),隋文帝敕令將所得14粒佛骨舍利送入涇州大興國寺(今大雲寺)地宮供養。武則天時期,偽造載有女人當皇帝故事的佛典《大雲經》,並“敕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處,藏《大雲經》,使僧人升高座講解”。在這一政治背景下,涇州在隋大興國寺遺址上建造涇州大雲寺,動工之際,發現了隋代供養的舍利。武則天認為是吉兆,遂請人精心打制金棺、銀槨、銅匣,以玻璃瓶盛裝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藏入地宮,建塔立寺。這套舍利容器,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棺槨式瘞埋舍利的實物資料,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習俗相融合的一個例證。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金棺銀槨主要安放在佛塔地宮,著名的金棺銀槨有:法門寺地宮盛放佛指骨舍利及上汶縣太子靈蹤塔地宮盛放佛牙舍利的金棺銀槨
南京大報恩寺地宮出土文物的終極秘密將揭開。不過,“塔王”中請出的金棺銀槨有兩套,一套是長方形銀鎏金的金棺銀槨,還有一套是方形銀函。專家說,方形的那套學名叫盠頂盒(平頂,四邊呈坡形),蓋頂不僅有凸起的花草紋,還有類似仙鶴的飛禽圖案;其內部還有一個方形的金盒,盒身遍布類似牡丹芍藥一類的花朵圖案。長方形的銀槨供奉在一個鏤空的須彌座上,顯得莊嚴而隆重,槨身還有佛像人物圖案,其中一面有3座佛坐像。其內的金棺厚實勻稱,做工精美,遍布精美的花草紋。這套金棺銀槨先各用金屬絲綑紮,防止棺槨蓋滑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