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每日新聞》(おおさかまいにちしんぶん)是日本的日報。是《毎日新聞》在西日本地區的原稱,通稱“大毎”(だいまい)。
《大阪每日新聞》(おおさかまいにちしんぶん)是日本的日報。是《毎日新聞》在西日本地區的原稱,通稱“大毎”(だいまい)。
《大阪每日新聞》(おおさかまいにちしんぶん)是日本的日報。是《毎日新聞》在西日本地區的原稱,通稱“大毎”(だいまい)。1876年2月20日,作為前身的大阪...
《每日新聞》是日本全國性大報之一,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1872年2月21日在東京創刊的《東京日日新聞》和1888年創辦的《大阪每日新聞》。1911年後者兼併前者,仍以...
《每日新聞》(日本),日本三大綜合性日文對開報紙之一。前身為《大阪日報》(1876年創刊)和《東京日日新聞》(1872年創刊)。1943年1月1日統一報名為《每日新聞》...
1930年前後,與《讀賣新聞》《每日新聞》在東京形成三報第一次鼎立競爭的局面。歷史沿革 1879年1月25日,《朝日新聞》由大阪上任木村平八創立於當時日本經濟發達...
大阪和東京並為日本媒體業的中心都市,日本五大全國性報紙中,朝日新聞(前身是大阪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前身之一是大阪每日新聞)和產經新聞都是發祥自大阪。交通 ...
而在大阪,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阪朝日新聞》和《大阪每日新聞》形成激烈的競爭局面,並先後改為股份公司制。報紙運轉中形成編輯、經營兩個中心。1924年正力松...
《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東京版分別占總發行量的49%、47%;其次是大阪版,分別占總發行量的28%、23%。而《每日新聞》,儘管東京版占總發行量的34%,...
每日媽媽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每日新聞、松竹映畫、Twins Japan、Pony Canyon、NAS、WoWow、金唱片、東京電視、大阪電視台、愛知電視台 發行單位 松竹映畫、龍祥影業...
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
日本大阪每日新聞社、東京日日新聞社特派隨軍記者拍攝、采寫的深入反映日軍全面侵華戰爭歷史的全景式記錄。詳細記錄日軍從盧溝橋事變到珍珠港事件爆發期(1937.7-1941....
城戶又一,日本新聞學者、日本創價大學教授。生於福岡縣,東京帝國大學法語專業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任《大阪每日新聞》駐巴黎記者。戰後任《每日新聞》社論委員...
(6月26日,在芝的紅葉館開局,後來對奔的場地改到箱根、伊東,12月4日終局——8月15日至11月17日休息),並在《東京日日新聞》、《大阪每日新聞》上連載觀戰...
6月10 日大阪《每日新聞》胡說什麼“目下南京對於日本官兵之壓迫,非常識之至,中國憲兵隊針對於日本人,皆有便衣偵探跟隨,電話亦一一竊聽。尤其甚者, 6月3日今村...
《看護殺人》是一部由[日]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所著書籍,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信息 作者: [日]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副標題: 走投無路的家人...
另一份由朱軍華提供的日本侵華期間的日文報紙《大阪每日新聞》也很特別。大家被這張報紙上的一張戰俘照片所吸引。“這是日本報紙報導的中國戰俘影像。照片上的這位...
日本百景(日語:日本百景/にほんひゃっけい)是1927年大阪每日新聞社、東京日日新聞社主辦,鐵道省支持發布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100個景點,與日本新八景(也稱為日本...
1938年4月23日的大阪《每日新聞》在醒目位置上,刊登著林出賢次郎準假歸國的照片和題為“一人三職五年半,效力四任大使”的專題報導:“滿洲國建立後,隨武藤全權...
4.《大阪每日新聞》題為《南京總攻擊觀戰記》的報導5.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周報》6.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