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Asahi Shimbun)是日本三大綜合性日文對開報紙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創刊,創辦人是木村滕、村山龍平。草創時期為插圖小報,以“不偏不黨”為辦報方針。1888年實行產業化管理,以《東京朝日新聞》打進東京出版。1930年前後,與《讀賣新聞》《每日新聞》在東京形成三報第一次鼎立競爭的局面。1940年9月1日在各地出版的報紙統一名稱為《朝日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朝日新聞
  • 外文名稱:Asahi Shinbun
  • 語言:日語
  • 類別:報刊
  • 創刊時間:1879年1月25日
  • 創辦者:木村滕、村山龍平
  • 辦報方針:“不偏不黨”
歷史沿革,報紙定位,主辦單位,辦報特點,創刊者,發展現狀,報導方針,熱議事件,安倍批判,微博銷,批評安倍,

歷史沿革

1879年1月25日,《朝日新聞》由大阪上任木村平八創立於當時日本經濟發達的大阪。《朝日新聞》的報名蘊含“旭日升天、萬象惟明”之意,字型取自歐陽詢《宗聖觀記》。1881年,木村將虧損嚴重的《朝日新聞》轉讓,由村山家族與上野家族共同經營。村山、上野兩個家族一直是該報的兩個主要大股東,被稱為“社主”。1888年7月,《朝日新聞》打入東京,設立東京本社,買下東京的《覺醒新聞》,發行《東京朝日新聞》;1889年,大阪《朝日新聞》改名《大阪朝日新聞》;1935年2月和10月,《朝日新聞》又先後打入九州和名古屋,分設了西日本本社和名古屋本社;1940年9月1日,該報在各地出版的報紙統一刊名為《朝日新聞》,分設在東京、大阪、大倉、名古屋、札幌等地出版發行。為了推動《朝日新聞》走向全國,以滿足各地基層讀者的需要,需要具有針對性細緻的地方版面,為此,《朝日新聞》從創刊初期就注重發行地方版,加強地方通訊社網路的建設。到1930年逐漸實現一縣一版的地方版格局。除重要訊息通過綜合版統一編排,內容基本相同外,其他訊息則是各地自己采寫,各自編排,版面各具特色。

報紙定位

《朝日新聞》能蒸蒸日上,百年不衰最重要的原因,與讀者定位的獨特和巧妙——面向知識階層為主的大眾報紙路線是分不開的。在20世紀20年代,《朝日新聞》就基本上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讀者定位和辦報風格,成為日本的代表性報紙之一。報紙風格充滿自由主義色彩和新聞專業主義色彩,文章的平易化且報導內容層次較高,深受知識階層歡迎,使該報成為在日本知識階層中普及率最高的報紙,為自己帶來了穩定的知識階層讀者群。充滿自由主義氣息的版面不僅贏得了讀者的信任,而且在報紙業也獲得同行的高度評價效仿。
既精英的又是大眾的
《朝日新聞》的板報方陣始終堅持面向知識階層,走大眾報紙路線。其讀者定位始終採取吸取知識階層為主的大眾報紙路線。至今《朝日新聞》仍在日本報紙中保持一種“精英報紙”的色彩。即其讀者學歷最高,大學以上的讀者占33.2%,第二位的《讀賣新聞》是24.5%,《朝日新聞》讀者的家庭年收入最高,超過1000萬日元的家庭占31.8%,第二位是《讀賣新聞》是27.4%。
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朝日新聞》發表的很多報導或文章常常被編入中學教材,頻繁地出現在眾多大專院校入校考試試題中,閱讀《朝日新聞》已成為日本的高中生應對大學入學作文、語文開始的重要學習材料。
1921年,《東京朝日新聞》發行晚報。重視報紙的可讀性。1919年,日本民俗學奠基人柳田國男進入《東京朝日新聞》擔任論說委員,他在報紙上發表了眾多民俗調查作品。1921年,《朝日新聞》設立了學藝部,《東京朝日》於1932年在周日設立“漫畫版”,漫畫大家與新銳漫畫家競相發表作品,岡本一平的嶄新幽默作品博得了讀者好評。介紹日本國內外電影作品的家庭版也博得了電影迷的絕對信任。
百年老報的經營特點
《朝日新聞》從創刊不久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在發行量上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的地位,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發行競爭中的決策性失誤,出現失利。《讀賣新聞》的發行量超過了《朝日新聞》。雖然發行量上《朝日新聞》次於《讀賣新聞》位居全國第二位,但在廣告額收益上仍居於第一位,納稅額一直領先。根據日本新聞協會有關專家對《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三家日本大報社的民眾輿論調查結果,在新聞的真實準確性、公眾依賴性、對社會的影響力、對解決社會問題的積極態度、觀點立場和公正性等九個方面,《朝日新聞》在社會各界中獲得的支持率均排在第一位。
從《朝日新聞》創刊後的幾次轉變,我們似乎能感悟到一份能夠經歷百年經久不衰的報紙在報紙經營方面的經驗和特色。
第一, 最受社會廣泛歡迎的報紙一定是面向大眾的報紙。《朝日新聞》初創刊時就是一份真相貼近大眾、貼近生活的報紙。當時的大報往往每天刊登社論與言論,對於上等社會的人來說,這些道理不看也知道,對於無知的市民來說,毫無半點用處。《朝日新聞》主張在刊登社論時,採用很務實的態度,只在需要之時,徹底地論述想要論述的問題。後來,《朝日新聞》為了適應社會變化和讀者需求多樣化的需要,曾推進把經濟報導通俗化。《東京朝日新聞》在1924-1925年間率先進行,一改過去經濟版以生硬論文和批評為主的弊端,增加經濟報導的新聞性和大眾化,以接近讀者。
第二, 一份好的報紙一定有敢於面對現實的勇氣。《大阪朝日新聞》初創刊時不怕別人笑話自己通俗,不怕別人笑話層次低,像一份啟蒙讀物,就坦蕩地採取“插話與旁白假名注音”的方式出報紙。後來的《朝日新聞》曾開日本報導自律先河,最早設立報導審查部,講審查結果公諸報端,不僅站在讀者立場上審查報導內容。而且還檢查日常新聞報導是否到位、速速快慢等問題,十分重視報導的準確性和純潔性。
第三, 大眾報紙一定要是雅俗共賞、大小報紙報風相互融合的報紙。無論大報小報,讀者最關心的是報紙信息傳遞功能,而不是報紙的文藝性和政治性。《朝日新聞》以對報社經營有利的連載讀物與快速報導事實的要素為中心,又吸收了大報注重言論的一些要素;既有小報內容的平易性與趣味性要素,又有大報風範。而且也沒有像東京的政論報紙那樣過分依賴於主持筆政的主筆的個性,而且很早就在辦報的兩大要件——通訊網與銷售網上下功夫。
第四, 能夠持久發展的報紙一定是重視經營的報紙。《朝日新聞》的創辦者有著濃重的大阪商人的色彩,對於把報紙作為一種買賣來做的創辦者來說,追求事業的安定性與實際利益是最基本的辦報原則,經營與辦報之間的平衡把握是《朝日新聞》報紙成功的重要經驗
這些富有特色的報紙經營方式打造出了《朝日新聞》的綜合競爭力,為《朝日新聞》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報業集團奠定了基礎。

主辦單位

朝日新聞集團雖然在大阪、西部、名古屋設有發行報紙的本社,但集團經營管理中心仍然以東京本社為主,東京本社各部門起著主導作用。《朝日新聞》東京本社最大,有3000多人,由編輯局、發行局、廣告局和包括駐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記者支局組成。
朝日新聞集團朝日新聞集團
朝日新聞社是一個立體經營的傳媒集團。除辦報外,朝日新聞社出版的周刊、月刊、季刊雜誌有12多種,在日本國內的影響力與發行量都很大。出版的定期刊物的周刊《周刊朝日》、《朝日評論》、《周刊朝日百科世界的歷史》,季刊《日本季刊》、《朝日亞洲論壇季刊》和年刊《朝日年鑑》、《<朝日新聞>報導畫片集》、《民力》、《朝日現代用語(知惠藏)》等。
《朝日新聞》還兼辦其他文化產業。與該報社有關聯的企業和團體還有英文朝日、朝日學生報社、日刊體育報社、神奈川報社、森林文化協會、朝日興發公司、名古屋朝日開發公司、朝日廣告公司等約60家。全國朝日廣播公司是《朝日新聞》系統的商業電視台。朝日廣播公司擁有一家與40多個廣播電視台有關係的廣播電視集團公司,它包括12個聯播電視台、9個交叉網電視台、1個普通電視台和12個調頻廣播電台。
朝日新聞社的綱領:“堅持不偏不黨之立場,貫徹言論自由,為建設民主國家和確立世界和平而努力;基於人道與正義,獻身於國民幸福,排出一切違法與暴力,對腐敗現象堅決鬥爭;公正、迅捷地真實報導,以進步精神保持評論之公正;常懷寬容之心,注意品格及責任,崇尚清新厚重之風。”這一綱領是在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沉痛反思,在日本戰敗之後國內自由、民主、進步思潮的發展,在對朝日新聞社內意見綜合吸納的基礎上制定的。那之後,它一直是指導朝日新聞社每個編輯、記者與員工們的座右銘。

辦報特點

該報初為小報性質,民權運動時期開始涉足政治,刊載言論,兼具大報和小報的特點。“政黨報紙”後期,為了免遭停刊的厄運,它以中立面目出現,追求新聞報導的時效性,努力採集獨家新聞,並向國內外派駐記者。
1、讀者對象主要是知識分子,一向被稱為“高雅而不俗”的報紙
2、一向強調時效,不斷套用新技術、新設備
朝日新聞在日本設有東京、大阪、西部和名古屋四個本社以及北海道支社和福岡本部。各都道府縣共設有43個總局,全國各主要城市共設有250個支局。擁有兩架噴氣式飛機和四架直升機供採訪報導使用。它的採訪網路遍布國內外,國內約有300處記者站,海外則有30個常駐機構。中國地區分別設有中國總局(北京)、上海支局、香港支局和台北支局,並於2005年1月新成立了廣州支局。
朝日新聞中國總局是東京本社派駐北京的常駐機構,在北京建立於1964年,之前叫朝日新聞北京支局,1998年升格為朝日新聞中國總局,現有記者4名,總局長為藤原秀人。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報導中國社會各方面的情況,以促進中日兩國友好關係進一步發展為目標,向日本讀者介紹中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和成果。基本每天都有介紹中國方面的文章刊登。
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的報導在日本國極具影響,擁有廣大的讀者群。朝日新聞不僅僅是報紙,它也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媒體。除發行《朝日新聞》外,還發行有英文報紙《Asahi Evening News》,周刊雜誌《周刊朝日》、《AERA》,月刊雜誌《論座》等,每年發行超過700種雜誌和書籍。朝日新聞還提供網路信息服務和數字廣播,其中“asahi”自1995年開始向社會提供服務以來,作為日本網上最大的新聞網站而名列前茅。除此之外,朝日新聞積極從事展覽會、音樂會、戲劇和體育事業等各種活動的策劃和舉辦。它長期致力於促進同中國的友好交流,至今已經舉辦了中國文物展、書法展、遣唐使之足跡等大量與中國相關的活動,並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和廣泛好評。

創刊者

村山龍平
為《朝日新聞》創刊者,併兼日本政治家。明治12年(1879年)與上野理一於大阪創朝日新聞,標榜以「不偏不黨」及「公正無私」的態度做為辦報原則。1905年因發對日俄媾和,村山龍平說:“只要堅持主張,即使報社垮了也在所不惜。” 因受限於日本殖民地的言論管制政策,無法在台發行新聞號外,直到昭和6年(1931年)滿州事變後,時局丕變,方成功向台灣總督府提出申請。昭和7年(1932年)1月10日在台發行「大阪朝日新聞台灣號外」,並於翌年11月15日設立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昭和15年(1940年),「大阪朝日新聞」與「東京朝日新聞」統一改稱「朝日新聞」,為日本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的新聞社。1891年任眾議院議員,1930年任貴族院議員。
《朝日新聞》創刊者村山龍平《朝日新聞》創刊者村山龍平

發展現狀

《朝日新聞》每日出版早報和晚報。在東京總社出版的早報為36-40版,晚報為16-20版。除此之外,還有英文版日刊報紙、雜誌、圖書、年鑑等。據統計,《朝日新聞》2005年的平均發行量為早報825萬份、晚報386萬份,每天合計發行量高達1211萬份,是全世界發行量第二大的報刊。
《朝日新聞》還與國內外20多家報社、通訊社建立了特約通訊和契約關係,其中包括美聯社、路透社、新華社、塔斯社、共同社、時事社、朝鮮通訊社、《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朝日新聞》與《紐約時報》集團旗下《國際先驅論壇報》有合作的關係,2001年4月2日正式發行一同出版發行了《IHT/Asahi》,以取代朝日新聞出版的另一份英文日報《朝日晚報》。為了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朝日新聞》擁有2架雙引擎飛機、5架直升機,記者隨時可以從東京總社大樓頂層的停機坪乘飛機出發及時趕到新聞現場。
在內容方面,除了時刻發生的新聞事件以外,《朝日新聞》還關注一系列人類在要面臨的問題,包括各國之間的較量、全球環境問題、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問題、核武器擴散以及地下資源爭奪問題等等。

報導方針

《朝日新聞》最初在大阪創刊的時候,辦報宗旨是分辨世間的善惡的(《朝日新聞》創刊時宗旨描述為“勸善懲惡,引導、教化俗人、婦人。版面輔以插圖、注音,雖兒童亦可一見而解其意”),當東京的《朝日新聞》創刊之後,其辦報宗旨則是為了使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報紙。當年《朝日新聞》在大阪出版時,為了儘快傳遞新聞,報社從東京向大阪拍發電報。
《朝日新聞》把“尊重事實、客觀公正、真實準確”的報導方針作為今天努力的準則和明天追求的目標,讓《朝日新聞》成為廣大民眾判斷是非的準繩,成為日本新聞媒體的代表。這就是《朝日新聞》的傳統。
《朝日新聞》一直在日本報紙廣告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受到嚴峻考驗。日本報紙的整體廣告收入也面臨挑戰,現代報業拓展新的媒體增長點。在新媒體方面,《朝日新聞》還開創了讀者社交平台——Aapara俱樂部,目的是建立於讀者緊密的關係。

熱議事件

安倍批判

2014年2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對《朝日新聞》展開激烈批判,認為它是以打倒安倍政權為宗旨的。安倍領導聯合執政黨,憑藉占據過半數議席的優勢,曾在國會強行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引起各在野黨和日本知識階層的強烈反對和批判。對此,《朝日新聞》也堅持反對立場,對安倍政權展開批判。
(註:更多詳細內容還可翻閱參考資料:) 

微博銷

參考訊息網7月19日報導據外電報導,日本發行量最大的一家報紙18日表示,就在中日兩國的領土爭端愈演愈烈之際,它在中國社交媒體的賬號被刪除了。
法新社7月18日援引《朝日新聞》東京總部的話說,2014年《朝日新聞》在中國的所有4個微博賬號都被關閉了,這顯示出“反常的現象”。它說:“如果這些賬號是被故意刪除的,我們真的感到遺憾,我們的這些賬號有大量冬粉……我們強烈要求運營商儘快重新開通賬號。”
微博無法進入微博無法進入
據報導,一些新浪微博用戶說,《朝日新聞》的賬號是17日消失的。消失前,它大約有130萬冬粉。還有一些新浪微博用戶18日張貼蠟燭的圖像來紀念《朝日新聞》微博賬號的消失。
報導說,賬號被刪除的原因尚不清楚,新浪網沒有立即對此事發表評論。曾經擔任《朝日新聞》社交媒體賬號編輯的微博用戶“王左中右”發帖寫道,賬號是奉“上級指示”被關閉的,他(她)沒有給出細節。
報導指出,在2012年9月東京“國有化”釣魚島中的三座島嶼後,北京的措辭變得“激烈”,並向周邊海域派出了巡邏船。東京表示,這三座島嶼的“所有權”只不過是從“私人所有”變更為“政府所有”。

批評安倍

2015年1月25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廣播協會電視節目中表示,將於二戰結束70周年發表的“安倍談話”不會原封不動地沿用“村山談話”中“殖民統治”“侵略”等關鍵措辭,而是表達安倍政權對二戰結束70周年的認識和思考。節目播出後,日本主要政黨黨首立刻提出批評和質疑。此外,日本主流媒體也於27日紛紛發表社論,言辭中除了擔憂安倍此舉將架空“村山談話”之外,更多的是敦促安倍正視侵略和殖民地統治歷史,強調唯有在二戰結束70周年談話中對“殖民地統治和侵略”進行“反省”與“道歉”,才能算是繼承“村山談話”。
《朝日新聞》27日發表社論稱,安倍25日關於二戰結束70周年談話的表態令人震驚。如果不明確反省“殖民地統治”與“侵略”,就不能算是整體繼承“村山談話”。圍繞這些關鍵措辭的討論不能看作是“瑣碎之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