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達內河輪船公司

大達內河輪船公司

大達內河輪船公司,原名通州大達內河小輪公司,建於1903年,位於江蘇通州(今江蘇省南通市),是張謇創辦的第一個航運企業。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謇為了適應大生企業日益繁忙的運輸需要,以清政府“諭旨”為依據,與沙元炳議設“通州大達小輪公司”(即大達內河輪船公司)。張謇任公司總理,經理是沙元炳,江澤民同志的祖父江石溪任協理。

公司設總辦事處於南通唐家閘,購置輪船、拖輪,專營江蘇境內江北里下河至鎮江一帶航運客貨。公司最初開闢通呂(四)、通海(安)、通揚(州)、南鹽(城)航線,至1918年,又增至靖江東台、大中集、白駒、仙女廟、包場馬塘掘港等10餘條航線,擁有輪船35艘,運輸量巨大,公司利潤豐厚。張謇由此建立起的以南通為樞紐,以航運為主的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業,對江蘇近代地方經濟的繁榮起到了推動作用。

現存公司辦公樓一座,座西朝東,為二層西式樓房。建築外牆及內裝修有所改變,其它保存尚完整。臨河有碼頭遺址,其南邊緊鄰其側另有小樓,為張謇創辦的大達公電機碾米公司辦公樓,一併歸入保護範圍。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大達內河輪船公司
  • 所屬行業:航運客貨
  • 成立時間:1903年
  • 地理位置江蘇南通唐家閘北川橋畔老辦公樓一座
歷史沿革,遺址現狀,

歷史沿革

光緒二十六年(1900)正月,張謇結識了在上海開辦永安輪船公司的浙江人朱葆三,議租他的“濟安”小輪,改名為“大生”。因租價低廉,又允許搭客。朱葆三見有利可圖,於是提出通滬合股經營,通股一萬二千元,滬股二萬元,定由朱葆三負責經營管理,從此“大生”輪開航於通州海門常熟上海等地。但是,通滬合作之初糾紛即起,而兩年後通州股東既沒看到一張股票,也沒見到任何賬目。合作陷入僵局,張謇開始考慮自辦輪船公司。
大達內河輪船公司
公司外觀
光緒二十九年(1903)五月,張謇沙元炳唐家閘北川橋“議商股本,創設大達內河小輪公司”,重新集股二萬六千元,改訂章程,實際接手續辦,從此與朱葆三無涉。初創時定名為“通州大達小輪公司”,後改稱“大達內河輪船公司”,由張謇任總理,首任經理顧蓴溪,僅數月病故,隨後由沙元炳接任,成為公司實際上的首任經理。
1916年,英商祥茂公司將包括三條輪船在內的所有資產,全部賣給了大達輪船公司,最終落得倒閉的下場。這是近代中國航運史上維護主權、外爭權利的一次激烈的鬥爭。
至1918年,公司已擁有輪船35艘,開闢航線10條。
1920年前後,公司共開闢了10條航線,形成了以南通為中心的航運網路,全盛時期曾有小輪20艘、拖輪14艘,開闢航線10條,沿途有56個碼頭。
進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連年災荒、商業蕭條,客貨運量銳減,加之迭遭兵事、匪患、爭航、河堵種種打擊,公司經常在生死線上掙扎。1933年召開股東會,決定停止營業,組織清理;後與海安韓少石(韓國鈞之子)合營一年,依然虧累不堪。1935年改由職工自行維持,並推老股東王鐵生任經理,一年後難以維持,只得將船舶分別抵債,所剩四五艘輪船,則採取縮短航線的辦法勉強支撐,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幾經改組、清債、清算,公司艱難運行。
1956年,參加公私合營,併入鎮江公營的中華旅運社。

遺址現狀

公司現存唐家閘北川橋畔老辦公樓一座,坐西朝東,為兩層西式樓房(另設地下室),共8大間,中有6間設面街鐵藝涼台,入門為螺旋式階沿,整體保存完好。臨河有碼頭遺址,勒石標記“大達輪船碼頭”。該建築現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4月5日上午,原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視察了大達內河輪船公司舊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