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學校以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為中心,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學校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建築學工程碩士四個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
  • 創辦時間:1949年4月建校
  • 所屬地區:遼寧大連
  • 主要院系: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等
大學簡介,中心簡介,

大學簡介

學校科研工作具有較強實力,有1個國家培訓基地(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三束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現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係,聘請名譽教授、客座教授、顧問教授235人。

中心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依託結構工程、水利工程、力學國家重點學科及海岸與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支由院士和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牽頭的優秀教學團隊。中心擁有10個實驗室和1個創新實踐基地,其中工程水力學實驗室與基礎力學實驗室分別於2007年和2008年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於2009年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伴隨著學科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一、創建初期(1949年-1966年)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建校,1960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在1949年(其前身水利系)建立初期,就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學與科研和工程實踐相結合作為辦學主導思想,注重工程實踐、在真槍實戰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學院堅定不移的育人方略。
建立初期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學院教師鼓足幹勁、力爭上遊,顯示出不凡的實力。此間,學院建立了兩個教學和科研實驗基地——水力館和材力館,即為工程水力學實驗室、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室、岩土工程實驗室和基礎力學實驗室的前身,當時在全國高校中堪稱一流。
實驗基地的建設,為提高教學質量、開展科學研究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經過不斷地擴充和完善,形成了在當時國內高校處於領先水平的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學科教學與科學研究的實驗系統,為土木水利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向高水平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培養出以謝世愣院士為代表的優秀工程建設人才,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在此期間承擔了亞洲最大的漁港(大連漁港)和我國第一座開敞式10萬噸級油港(大連新港)的全部設計任務。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圓滿完成設計任務,而且通過讓學生參與大型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使學生在工程實踐中得到真正的鍛鍊,創新能力、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走出了一條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學與科研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特色之路,是學生參與科研和生產實踐、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典型範例,同時科學研究工作也獲得豐碩成果。
二、改革發展時期(1978年-2002年)
十年浩劫,實驗室建設停滯不前。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大。土木水利學院的本科專業由兩個(水利水電和港口航道工程專業)發展到七個(水利水電、港口航道與海岸、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英語強化、交通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專業)。特別是1998年高等教育高速發展時期,學校加大了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力度,興建了多個供教學科研使用的實驗室。由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國內高校及水利、交通科研單位中最早建立的抗震實驗室擴建成抗震大廳,建設了國內唯一的水下振動台。根據結構工程學科、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的發展需要建成了結構實驗室。隨著專業領域的拓展和教學科研的深入,先後建立了橋樑實驗室、道路實驗室、測量實驗室、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於 1986 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90 年通過國家驗收後被批准對國內外開放。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95年通過國家教委驗收並正式對國內外開放。這期間通過世界銀行貸款建成了基礎力學實驗室。
隨著國家新世紀教育改革項目的啟動,掀開了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建設的新篇章。學校以改革為龍頭、以教改項目的實施為契機,大力推進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取得了大量的教學科研成果: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9年“對港口及航道工程專業的專業課程改革”獲國家教學成果優秀獎,1997年“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的建設—校內學、研、產相結合的新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的探索與實踐” 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學科研究生教育教學體系改革、課程建設與素質培養”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培養出水利部副部長周英(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蔣千(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等大量的工程建設優秀人才,成為我國土木水利行業的骨幹力量。
三、高速發展時期(2002年-今)
2002年學校向研究型大學轉型,“211工程”、“985工程”建設極大促進了學校研究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隨著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本著凝練學科方向,寬口徑、厚基礎培養人才的通識教育理念,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土木水利學院以學科內在的相互聯繫和人才培養的科學體系為指導,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發揮其能力潛質為目的,通過合理架構學科,有效分配教學資源,使教學實驗朝著有利於學生廣泛涉獵、重點培養的方向進行整合:成立了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和專業教學實驗中心。2004年建成新的綜合實驗1號樓,成為學院建築環境與設備、岩土工程、建築材料、橋樑工程、基礎力學的教學實驗和科研的重要基地。2005年,綜合實驗3號樓建成,實驗室面積擴大,設備大幅度更新改造,形成了基礎水力學與工程水力學的系統化的實驗體系。
經過多年建設,本科教學取得突破性進展,教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工程水力學實驗室、基礎力學實驗室分別在2007年、2008年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5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高校內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兩個專業(水利水電和土木工程)被評為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三門課程(均含實驗)為遼寧省精品課程,我院學生在全國結構設計競賽等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課程2007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2008年學校將人才培養定位為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為實施精英教育,構建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培養新體系,學院結合土木和水利工程研究領域的學科優勢,實施精英人才培養計畫。結合綜合實驗4號樓的投入使用,學校進一步整合基礎實驗中心、專業實驗中心以及創新實驗中心,成立了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中心的面積進一步擴大,土木工程結構等多個實驗室的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實驗設備水平得到提高。中心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了面向土木、水利類專業和其他相關專業實驗教學平台;成為開展創新訓練的實驗、實踐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基地;是國家21世紀土木水利類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整合後的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於2009年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發揮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的優勢,形成了以院士和知名教授為核心、青年骨幹教師為中堅力量的師資梯隊、科研團隊,以科研促進教學,教學與科研同步發展,形成了多層次、多平台的立體化實驗教學體系,該體系充分發揮中心在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研究領域的學科優勢,實現培養精英人才的目標。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經過60年的積澱,已經發展成為有利於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基地,整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對全國同類高校實驗教學起到了良好的示範輻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