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大連格致新校創建於2009年,廈海翻校址位於東方聖荷西小區,是隸屬於沙河口區教育局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3000餘平方米,設備齊全、戀寒歡婆設施先進。有南北兩個塑膠操場;除常規的公共教室和專用教室外,學校還擁有集采、編、播功能於一體的校園電視台和報告廳;每個教室都配備了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師人手一台的筆記本電腦及學生電腦全部使用高配置的品牌,多媒體已成為教師日常教學的重要手段;有線與無線網路結合,信號覆蓋全校每一個角落;閱覽室有各類府精酷報刊160餘種,生均圖書擁有量76冊。學校國中部和國小部共有24個教學班,國小每班均在30-40人,國中每班均在20人
校辦媒體
《新希望》校刊
大連格致新校團委會
大連格致新校大隊部
校園文化
數字幻方
數字幻方最常見的是三階到十階的。學校數字幻方是六階的,它的每行、每列、對角線之和是一個固定數值——111,這個數值包含兩層意思:①三個1代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通過三方面共同努力,培養出出色的學生。②111的諧音是:一心一意只為你,寓意:學校、老師關注我們的成長與發展,一心一意,傾盡全力。
浮雕牆
整面浮雕牆體現了學校“願意上學、喜歡老師、充滿自信、看到希望”的培養目標。展現出學校師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體現了學校師生喜愛學校、老師愛孩子、孩子愛老師、愛上學的情感。
此外,浮雕中還有土星、原子等事物,象徵學生樂於探究,充滿自信。而展翅飛翔的和平鴿,則寓意全體學生通過國小、國中階段的學習,羽翼不斷豐滿,向著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展翅飛翔。
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傳承文化 養成習慣 探求真知 奠基未來。這一理念也是學校一至四樓校園文化的主題。
其中,一樓主題為養成習慣,這裡呈現了學習、運動、飲食等10方面、總計100個好習慣。因為一樓主要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對於他們來說,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至關重要。
二樓主題為傳承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之最可謂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更能觸動人們的心弦。因此,在二樓,你能看到《永樂大典》、故宮等二十項中國之最。
三樓主題是探求真知。在展現22個翻詢翻生活在大連的兩院院士業績和成果的同時,激勵我們學習他們堅持信念、持之以恆的精神。
四樓主題是奠基未來。這裡有16個傑出的大連人物,即大連之子,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是大連的驕傲,而我們,也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努力成為明天的大連之子。
校訓、校標
學校的校訓是:格物致知,止於至善。源引自《禮記·大學》,含義是:探究了事物的根本,知識自然就增進;修身、育人,都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不達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絕不嫌朽停止自己的努力。“格物致知,止於至善”作為校訓,就是希望師生樹立嚴謹的求學和治學態度,探求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樹立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養成不斷自省提高的良好習慣。
學校校標的主體由校名格致新校的首字母變形組合構成。正六邊外圍結構體現學校嚴謹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整體呈雙手呵護幼苗狀,寓意在教師的呵護和培洪姜拔育下,學生茁壯成長;校標中間造型既似打開的書,又似奮發向上的人,寓意莘莘學子不畏艱辛、勤奮好學、立志成才的進取精神;圓點喻為朝陽,寓意學校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美好前景;整個造型體現了學校“傳承文化、培養習慣、探求真知、奠基未來”的辦學理念。兩個實、虛同心圓組成的背景顯示出學校強大的凝聚力,昭示著全校師生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在工作和學習中踐行“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的校訓,積極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美好情景。
校風
學校的校風是:日事日畢 日新日進。
日事日畢源自海爾提出的管理模式,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程顥、程頤駝槓贈故在《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中有言:“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學風
學校學風為勤、思、行。
其中,“勤”字要求每一個學生對待學習要努力不懈、勤奮專一,同時時刻提醒我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學習上不要有絲毫懈怠。“思”字作為學風是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多思考、多探索、多辨別分析,正如古人所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行”字寓意“知行合一”,就是要求我們不僅要掌握文化知識,還要努力踐行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
教風
學校教風為嚴、實、活。
其中,“嚴”字要求每位老師嚴謹治學、嚴於律己,對待學生既要嚴格公正,又要嚴慈相濟。“實”字對老師的人品和教學態度提出了要求,即:為人淳樸實在、教學認真踏實、實事求是。“活”字取自宋朝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在提醒老師:教學要靈活多樣,像源頭活水一樣不斷推陳出新,同時激活自己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校領導
校長:盧金
國小部校長:於日寶
國中部校長:陳淑娟
學校校標的主體由校名格致新校的首字母變形組合構成。正六邊外圍結構體現學校嚴謹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整體呈雙手呵護幼苗狀,寓意在教師的呵護和培育下,學生茁壯成長;校標中間造型既似打開的書,又似奮發向上的人,寓意莘莘學子不畏艱辛、勤奮好學、立志成才的進取精神;圓點喻為朝陽,寓意學校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美好前景;整個造型體現了學校“傳承文化、培養習慣、探求真知、奠基未來”的辦學理念。兩個實、虛同心圓組成的背景顯示出學校強大的凝聚力,昭示著全校師生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在工作和學習中踐行“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的校訓,積極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美好情景。
校風
學校的校風是:日事日畢 日新日進。
日事日畢源自海爾提出的管理模式,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程顥、程頤在《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中有言:“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學風
學校學風為勤、思、行。
其中,“勤”字要求每一個學生對待學習要努力不懈、勤奮專一,同時時刻提醒我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學習上不要有絲毫懈怠。“思”字作為學風是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多思考、多探索、多辨別分析,正如古人所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行”字寓意“知行合一”,就是要求我們不僅要掌握文化知識,還要努力踐行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
教風
學校教風為嚴、實、活。
其中,“嚴”字要求每位老師嚴謹治學、嚴於律己,對待學生既要嚴格公正,又要嚴慈相濟。“實”字對老師的人品和教學態度提出了要求,即:為人淳樸實在、教學認真踏實、實事求是。“活”字取自宋朝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在提醒老師:教學要靈活多樣,像源頭活水一樣不斷推陳出新,同時激活自己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校領導
校長:盧金
國小部校長:於日寶
國中部校長:陳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