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坐落在
大連市 西崗區白雲山北麓,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平方米,固定資產7000多萬元。學校創建於1979年2月,是教育部批准獨立設定的全國44所省級電大之一,下設8所縣區分校。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 校本部現有教職工178人,專職教師89人,在校生15000餘人,累計培養本、專科畢業生總計3萬餘人。經過30年的建設,學校現已發展成為
專科 、
本科 多層次,業餘、脫產多形式,涵蓋經、法、文、理、工、教育等多學科,辦學設施趨於完善,師資力量日漸雄厚,教育體系相對完整,系統網路遍布城鄉的具有現代遠程開放特色的
高等學校 。
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圍繞“品牌立校、強師興校”的辦學思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全員素質。學校教師以中青年教師為主,
碩士研究生 以上學歷占教師總數76%,正高級職稱21人,副高級以上職稱56人,教師隊伍在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都趨於合理並形成梯隊。
教學活動 1999年秋季開始實施“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為大連電大迎來了辦學的新高峰,開放教育已經成為大連市成人教育領域的一個知名品牌。學校每年開放教育招生數占大連市成人教育招生數的40%,名副其實地成為大連市現代遠程教育的主力軍。學校開設了開放教育14個本科專業和18個專科專業。
北院教學樓 大連電大系統基本實現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教育的能力,基於網路的多媒體教室管理系統已達到全國電大領先水平。
學校網路中心平台出口達到30 M ,8TS光纖存儲,並與中國網通合作,8個分校8條2 M 專線已全面開通;建立了四大
信息管理系統 :教學監控系統、雙向閉路電視系統、數字語音
廣播系統 、智慧型呼叫對講系統,使教學、管理實行數位化監控;95個點的教學監控系統,涵蓋67個教室,可實現視頻、語音的實時錄製;開通了有9個節點的雙向視頻系統,6個雙向視頻會議中心,上可聯中央電大,下可通8個分校;建有9個614台微機的多媒體網路教室,一個50台微機的電子閱覽室,一個25台微機的財會模擬實驗室,1個模擬語音室和2個數字語音室;建成了電子圖書館;設立了為學生服務的“一站式”服務大廳。
總之,全系統以
網路學習 為依託的開放教育育人環境得以完善,實現了教學與管理的現代化。
教學管理 學校以嚴格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手段,規範教學過程管理,規範教學支持服務,實現教學環節“標準化”,同時對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網上資源建設與套用等教學全過程進行全面檢查、監督、評價和指導。
南院行政樓 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將抓住機遇,以努力構建大連遠程教育中心和大連社區教育中心為己任,為大連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教學資源 學校現有教職工600餘人,專職教師239人,兼職教師 500人,在校學生人數達3萬餘人。校本部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平方米,固定資產7000萬元,設有辦公室、黨委工作部(人事處)、紀委、工會、教務處、學生處、科研處、財務處、總務處、招生辦、圖書館、繼續教育學院及理工系、財經系、文法系、教育技術中心16個部門。大連電大自建校以來共培養專科、本科畢業生5萬餘人,為大連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留得住、用得著的套用型人才。
學科設定 開設了開放教育14個本科專業和18個專科專業學校。本科專業有金融學、法學、經濟學(經濟分析方向)、英語(教育方向)、英語(商務方向)、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方向)、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會計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科專業有金融(證券投資方向)、法學、英語(商務方向)、計算機套用、教育管理、工商管理(工商企管方向)、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方向)、會計學、行政管理、國小教育、信息系統開發與維護、物流管理、廣告、電子商務、物業管理、建築施工與管理、數控技術、漢語言文學。另外,還有16個成人高職(專)專業、11個普通高職專業。電大教育已遍布我市的城鄉、海島。
招生對象 1.本科專業 (1)具有國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專業高等專科(含專科)以上學
學校領導 歷者。 (2)護理學專業僅限於護理學專科畢業、持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的在職在崗衛生技術人員。 2.專科專業 (1)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試點專業招收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的農村青年。 (2)護理學專業僅限於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專業對口並持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的在職在崗衛生技術人員。 (3)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僅限於在職衛生、醫藥行業技術人員。
組織結構: 學校組織結構圖:
電大組織結構 建校30周年 2009年9月15日,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建校3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
夏德仁 參加慶典,並在講話中高度讚揚了電大30年的辦學成就。他希望電大進一步發揮現代遠程教育在打造大連人才高地中的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教育部成教司司長、中央電大校長
葛道凱 專程祝賀並發表講話。大連市領導李萬才、
懷忠民 、劉俊文、
里 景瑞 、戴玉林、宋善雲、汪集剛、
劉愛軍 、孫世超、姚家凱、
李明 、王萍、
朱程清 、施中岩等出席慶祝大會。大連電大黨委書記任維達主持會議,校長李獻誠致辭。
校慶 慶祝大會上,夏德仁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創辦
廣播電視大學 ,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創造。大連電大創辦30年來,主動適應我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緊緊依託大連產業優勢和科教優勢,積極致力於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努力為各類社會成員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服務,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學習型城市、培養各類專門人才和提高全體市民素質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電大以其突出的優勢和鮮明的特點,已經成為我市最大的現代遠程教育
教學系統 ,成為大連市教育體系中充滿活力和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生力軍。
發展前景 大連經濟的快速發展呼喚現代遠程教育,人才市場上的需求和學習者的需要提供了現代遠程教育社會基礎。大連電大決心把握機遇,堅持面向大眾、面向社區、面向農村和面向海島山區的辦學方向;堅持“一主多元”的辦學思路,把開放教育試點工作放於學校工作的主體和中心地位;貫徹中央電大提出的“擴大開放,保證質量,強化特色,打造品牌”的辦學方針;致力於構建“網路學習環境,全面信息素養,特色教學模式,完備支持服務”的教育環境, 辦好人民滿意的
遠程開放教育 ,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優質人才,構建和諧電大、效益電大,爭創全國一流的
廣播電視大學 。以建立服務於全社會的公共學習平台,建立適應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靈活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機制為目標,為大連建設學習型城市服務,為建設大連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