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漁場

大通湖漁場

大通湖漁場地處湘北洞庭湖中心的大通湖垸內,是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靜水湖泊,素享“三湘第一湖”美譽。1956年由湖南省農業廳投資興建,現擁有湖泊養殖水面12.5萬畝,省級良種繁育場200畝,魚種池3680畝,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基地8240畝,生態養殖園1200畝,是目前湖南省規模最大的集水產品繁育、養殖、加工、貿易、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國有水產企業。2002年大通湖漁場由益陽市畜牧水產局直管劃歸大通湖區管理,並在大通湖漁場所在地沙堡洲成立大通湖區沙堡洲辦事處行使政府管理職能,與大通湖漁場合署辦公。總人口2560人。下設養殖分場、街道辦,下轄大通湖天泓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和平水產有限公司、湖南大通湖錦大特種水產有限公司、湖南大通湖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湖南小康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欣宏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水產公司,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有初級國小、衛生院一所,公安、政法、漁政、國土、電視、電力、電信等機構健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通湖漁場
  • 地點:湖南省
  • 時間:1956年
  • 生態養殖園:1200畝
概況,經濟,地理位置,企業發展方向,領導成員分工,

概況

總人口2413人,企業員工1108人。2004年11月,中共益陽市委第20次常委會議決定,大通湖漁場由益陽市畜牧水產局職管劃歸大通湖區管理,設立沙堡洲辦事處,行使政府管理職能,與益陽市大通湖漁場合署辦公。辦事處設有黨政綜合辦公室、人口和計畫生育辦公室、民政與勞動保障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財政所、漁場管理站。總場下轄三大水產公司(即:湖南錦大特種水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和平水產有限責任公司、益陽市大西湖水產有限責任公司),下設魚種養殖場、省級水產良種繁育場等實體單位。是目前湖南省規模最大的集水產品繁育養殖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大型國有水產企業。

經濟

2005年大通湖漁場下轄的和平水產有限公司、錦大特種水產有限公司通過了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成為活水動物供港基地,獲得了淡水產品出口經營權,實現了鮮活水產品直接出口港澳的夢想,年出口額百萬美金以上。大通湖漁場生產的“大通湖”牌主要產品:鱅魚大閘蟹草魚黃鱔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鱅魚獲首屆湖南國際漁業及飼料工業博覽會金獎。青魚中華鱉、大閘蟹、黃鱔等產品,獲第八屆中國·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
2007年,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推進行動”方案,省、市漁業主管部門將我場推薦為全省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單位。一年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為契機,強化了水產品生產環節的管理,提高漁業生產標準化、品牌化和組織化程度,完善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通過大力推行水產健康養殖,改善養殖設施條件,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在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水產養殖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示範作用。幫助和帶動了區域內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的轉變,達到了促進漁業增產增效,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的目的。生產的“大通湖”牌鱅魚、大閘蟹、黃鱔、中華鱉產品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鱅魚、大閘蟹產品獲得 “湖南名牌農產品”稱號。實施的中華絨螯蟹(大閘蟹)生態養殖技術推廣項目,獲得益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大閘蟹、鱅魚、黃鱔、中華鱉分別榮獲中國·湖南(國際)農博會第四、六、七、八、九屆金獎。“大通湖”牌註冊商標被認定為湖南省著名商標,大通湖漁場榮膺湖南品牌信譽百強企業。2007年底,國家農業部授予大通湖漁場“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稱號。
“大通湖”牌水產品銷售網路遍布各地,在湖南長沙、株洲,廣東佛山、順德,江蘇常州,浙江杭州,香港元朗等地設有專賣市場,年銷售各類水產品2.2萬噸,銷售總額達2.26億元,由於產品質量好、市場信譽度高,“大通湖”牌水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地理位置

大通湖漁場地處湘北,水陸交通方便。東距岳陽市110公里、南距益陽市120公里、西距常德市170公里、北距荊州市200公里、公路與省道S202線相接。“大通湖”源於清朝光緒年間“東通東洞庭、南連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納藕池水。四通八達,故稱大通湖。享有“山美張家界,水美大通湖”,“三湘第一湖”的美譽。現東臨大通湖區河壩鎮,南抵南灣湖部隊農場和沅江市四季紅鎮、大通湖區千山紅鎮,西靠南縣沙港市鄉,北界南縣明山鎮、烏嘴鄉。東西極長15.75公里,南北極長13.7公里,地域周長55.47公里,積雨總面積128508.5畝。大通湖水域遼闊,是我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淡水品種多達109種,其主要名優水產品有中華絨螯蟹(大閘蟹)、中華鱉黃鱔鱅魚鰱魚青魚、草魚、鯉魚、白魚、鯽魚、黃顙魚、翹嘴紅鮊、烏鱧等,水生植物86種,底棲軟體動物22種。
大通湖生態環境良好,水質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要求。大通湖漁場水產養殖操作規範,行業自律性較強,2004年經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創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區。在水產品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實施標準化生產。在產業化發展中實現了產地環境無害化、基地建設規模化、生產過程標準化、質量控制制度化、市場行銷品牌化、產品流通標識化。

企業發展方向

2008年,大通湖漁場通過將大湖養殖使用權出讓,引進了戰略投資者陳紅文,新組建了大通湖生態水產股份有限公司。漁場將以新公司為龍頭,把漁場建設成為全省農業產業化的閃光點,全市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全區財源建設的增長點。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141工程,即建成年產10萬噸飼料廠,建成40萬頭牲豬養殖場、實行魚豬生態養殖,建成年產10萬噸魚品加工廠,同時,利用大通湖生態資源優勢開發大通湖生態旅遊業。依託各種宣傳平台將“大通湖”商標打造成為全國馳名商標。完成“大通湖“品牌原產地認證,將大通湖建設成國內主要淡水水產品的重點產區。

領導成員分工

向見軍: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漁場黨委書記。
主持辦事處黨工委、漁場黨委全面工作。
何慶輝:辦(場)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漁場場長。
協助書記管理全面工作。
主持辦事處、漁場行政、經濟等全面工作。
楊文發:辦(場)黨(工)委委員、紀委書記、辦事處副主任、漁場副場長。
主持紀檢、審計、監察、最佳化經濟建設軟環境全面工作,協助書記主持辦(場)黨(工)委黨務工作。
分管辦(場):黨建、組織人事,宣傳、信息、廣播、電視,老乾、老科協、統戰,城建、交通、國土,黨務公開、績效考核,機關黨總支等工作。
主管辦(場)屬部門和單位:黨政辦、經貿辦(城建、交通、國土線)、職工管理和安置辦(統戰線)、街道辦、城建公司。
對口區級單位:紀委、優辦,審計局,辦公室、黨群部,規劃建設交通局、國土資源局。
彭世欽:辦(場)黨(工)委委員、人大政協聯絡委員會主任、辦事處副主任、漁場副場長。
協助主任、場長主管政府經濟工作和城鄉統籌工作,主持人大政協工作。
分管辦(場):財政,勞動和社會保障,信訪,合作醫療,民政、殘聯,工商、稅務、保險、物價、金融,政務公開等工作。
主管辦(場)屬部門和單位:財政所、民政與勞動保障辦、信訪辦、職工管理和安置辦、經貿辦(金融線)、黨政辦(政務公開線)。
對口區級單位:人大政協聯工委,計畫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發展局(民政辦、合管辦),信訪辦,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保險公司、銀行、信用社。
曹學良:辦(場)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辦(場):農業、水利、林業、畜牧水產業,民兵、武裝,農機、科技,農村“四潔”、創森、城鄉統籌等工作。
主管辦(場)屬部門和單位:農林水利辦、綜治辦(人民武裝線)、養殖分場。
對口區級單位:農林水利局,武裝部。
劉文衛:辦(場)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辦(場):人口和計畫生育,政法、綜治、維穩、政府法制,漁政、聯防聯管,消防,聯繫服務民眾工作站等工作。
主管辦(場)屬部門和單位:人口和計畫生育辦、綜治維穩辦、漁政站、經貿辦(消防線)、信訪辦(聯繫服務民眾工作站線)。
對口區級單位:計生委、綜治委、政法委、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消防大隊,農林水利局(漁政線)、民眾工作部。
帆: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辦(場):招商旅遊、項目建設,教育、衛生、血防,民族宗教,通信,工業、電力,安全生產,環保,工會、婦聯,共青團等工作。
主管辦(場)屬部門和單位:經貿辦、職工管理和安置辦(工會)、文體衛站、綜治辦(共青團線)、黨政辦(電信、移動、郵政線)。
對口區級單位:總工會,招商旅遊局,經貿局,社會發展局(教育、衛生線),黨群部(民族宗教線),環保局,技術監督局,電力公司,移動、電信、郵政。
郭忠超:辦事處正科級幹部。
協助書記抓好為民辦實事工程和協調辦(場)中心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