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部不很突出,口鬚髮達,耳大適中,基部較寬,端部較鈍。耳屏短而窄,其長不及耳長之半。拇指具爪。後足大,與脛幾等長,爪強而彎,足背生有硬毛。翼膜著於脛基部。距長,超過股間膜後緣之2/3尾較長,末端突出於膜外。體被絨狀短毛,背毛呈沙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體長約69mm,前臂長約57mm,體重約21g。多棲息在岩洞內,常集小群居住,與其他蝠類同居一洞。11月進入繁殖期,翌年6月產仔,每胎1仔。冬季休眠。可能以其大足捕魚為食。分布於中國山東江蘇、江西、浙江、福建和廣西。
生理特點 大足鼠耳蝠沒有季節遷飛習性,常
集群 棲於
丘陵 或山區、岩洞內。秋末初冬發情,次年6月產1仔。成體一般體重20g-30g,頭體長60mm-65mm,是體形較大的一種鼠耳蝠。最典型的形態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約20mm,相當於其它以
昆蟲 為食的鼠耳蝠後足長度的兩倍,且後足十分尖利,如同魚鉤。
大足鼠耳蝠(圖1) 大足鼠耳蝠是繼墨西哥兔唇蝠、
南兔唇蝠 和索諾拉鼠耳蝠之後被發現的又一種食魚蝙蝠,並且是首次在中國發現的食魚蝙蝠。它們數量稀少,相關部門應加以保護。
大足鼠耳蝠 (Myotis ricketti)具有食魚蝙蝠的形態特徵,但食魚習性待考.以北京房山種群為對象,夜間在洞口懸掛霧網,捕獲取食返洞大足鼠耳蝠共18隻,胃檢發現7例全為魚類(寬鰭(),鯽魚和洛氏()),10例以魚類為主,僅1例全為昆蟲.室內實驗觀察到捕魚行為256次,成功率12.5%.如此,該種具食魚習性的猜測得到證實.回聲定位信號屬調頻型,掃頻範圍從67.40 kHz到23.63 kHz,主頻(38.21±1.18)kHz,聲信號時程(2.58±0.34)ms.這些特徵具有一定的物種特異性.
大足鼠耳蝠(圖2) 大足鼠耳蝠在水面上會採用拖網式(Trawling)捕食行為,這與國外的捕魚蝙蝠行為相同。它在水面捕食與它們的回聲定位信號的特徵有關。大足鼠耳蝠回聲定位信號屬於掃頻時程較短、主頻較低的FM類型。
這種叫聲適合在開闊且背景噪聲較低的環境捕食。如果大足鼠耳蝠在草地近地面捕食昆蟲,背景產生的回聲掩蓋了由獵物反射的回聲,就產生了背景干擾效應。大足鼠耳蝠不能從回聲中獲取關於獵物的精確信息,因此無法判斷獵物的具體方位;而相對“平靜”的水面,對大足鼠耳蝠來說噪聲干擾要小得多。
在北京的大足鼠耳蝠主要吃鯽瓜子(魚)等三種魚。其中的寬鰭鱲愛在水面上遊動,甚至跳出水面,活該啊活該,因此它們暴露出水面的身體,相對水面而言能更有效反射大足鼠耳蝠發出的超聲信號。
一種蝙蝠,原來在中國各地都有分布,現在東南部地區發現較多.大足鼠耳蝠進入科學家的視野最早始於20世紀初,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人員在北京房山區的一個洞穴內發現了這種中國特有的蝙蝠,並經過一系列研究首次證實了該種蝙蝠的食魚特性。
生活習性 我國特有的蝙蝠種類,而且是首次被證實性地發現捕食魚:是繼墨西哥兔唇蝠、索諾拉鼠耳蝠之後被證實的又一種食魚蝙蝠。這在全亞洲是第一次,在全世界是第三次。大足鼠耳蝠食魚特性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它再一次證實動物某一類特殊的生活習性可以在不同地區、各自獨立地起源。
大足鼠耳蝠食魚 大足鼠耳蝠沒有季節遷飛習性,常集群棲於丘陵或山區、岩洞及城牆石縫內,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部,包括福建、廣西、
浙江 、
香港 、
山東 、
陝西 、
江蘇 、
安徽 、
江西 和
雲南 的部分地區,北京地區是很少見的。大足鼠耳蝠秋末初冬發情,次年6月產仔。幼年個體大約6.9g。成體一般體重20—30g,頭體長60~65mm,前臂長53~58mm。耳較短,向前折轉不達吻尖,耳屏狹小,不及耳長之半。身體被毛短而濃密,背部深褐色,腹毛灰白色。其最典型的形態特徵是後足異常發達,長約20mm,相當於其它以昆蟲為食的鼠耳蝠後足長度的兩倍。
編號:
279
拉丁目名:
CHIROPTERA
中文目名:
翼手目
中文科名:
蝙蝠科
拉丁科名:
Vespertilionidae
中文屬名:
鼠耳蝠屬
拉丁屬名:
Myotis
拉丁種名:
ricketti
定名人:
Thomas
年代:
1894
中文名:
大足鼠耳蝠
原始文獻:
Ann. Mag. N.H., 14:300
模式產地:
福建福州 (Fuzhou, Fujian)
國內分布:
山東, 江蘇, 浙江, 安徽, 雲南, 福建, 廣西, 香港
備註:
中國特有種 (Endemic 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