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山石窟

大象山石窟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境內,是一處石窟藝術與古建築文化完美結合的勝地。殿宇窟龕錯落有致、疏朗自然,亭台樓閣、斗拱飛檐,是傳統古建藝術珍品;雕塑自然、書畫壁畫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型藝術的獨特風格,自古聞名遐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象山石窟
  • 地理位置:天水市甘谷縣境內距縣城五華里處
地理位置,人文歷史,著名景點,交通提示,

地理位置

甘谷大象山,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境內距縣城五華里處。石窟東距著名的天水麥積山石窟100公里,西去武山水簾石窟40公里,三處石窟由於地理位置的鄰近和長期的歷史背景相同,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甘肅東部佛教石窟寺藝術的特有風格和體系。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300多年。
大象山石窟
大象山石窟

人文歷史

大象山石窟距縣城五華里處, 那裡有一座正看如旗,橫看似龍的山巒拔地而起 ,舊名文旗,現名大象山。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
石窟東距著名的天水麥積山石窟100公里,西去武山水簾石窟40公里,三處石窟由於地理位置的鄰近和長期的歷史背景相同,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甘肅東部佛教石窟寺藝術的特有風格和體系。
甘谷有著十分豐厚的文化積澱。據甘谷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從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人面鯢魚彩陶瓶所表現出的中華民族圖騰——龍的雛形以及被列為“四大漢簡”之一的甘保漢簡、精美的北魏石造佛像、造像塔到華貴浪漫的唐三彩風首壺;從萬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七十二賢之一的孔門弟子石作蜀、蜀漢大將軍姜維到“行完而潔”的翰林學士鞏建豐等名貫千古的隴上先賢,無一不反映甘谷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映襯出甘穀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這裡自古商貿活躍,漢唐時期為古絲綢之路商旅重鎮,宋有“茶馬大市”之盛名,明享“商旅之家”的美譽。
據考證,大象山石窟始鑿於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其中甘谷大佛釋珈牟尼佛造於盛唐,身高23.3米,腰寬10.4米,和顏善目,儀容莊重,體魄雄偉,斜披袈裟,結跏趺坐於蓮座之上,安詳而寧靜地迎接來往遊客。
大像山橫嶺之上樓閣鱗次,祠宇相望。自山腳攀登而上,經韋陀殿,再穿越飛棧閣道直上至最高處三聖殿,上有石刻:“白雲封處”。山上樓閣殿宇建築,依山就勢、密布山嶺,層層樓閣,座座殿院、逐台登高。計有土地廟、墨翟殿、伏羲殿、接引佛殿、文昌閣、魯班殿、財神殿、無量殿、韋陀殿等。相傳魯班殿為大像山建築全部竣工後用所剩零塊木料拼湊為梁架而建造,殿宇結構奇巧,玲瓏剔透,獨具匠心,充分顯示了建築技藝。窟龕以大像窟為中心向左右羅列,西側緊倚飛雲岩,有七窟,東側攘連松花崖,有十四窟,大佛洞窟兩旁依山勢建有長長的走廊將窟龕相連。這些窟龕大部分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 現存二十二個窟龕 ,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甘谷大佛為釋迦牟尼佛。大象山自從以大佛聞世更名後,世人一直沿稱大像山。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歷史、典故後,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為起名大象山更為確切。雖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義深遠。 從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大象山石窟正式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進行維修。2001年該石窟升格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象山石窟
大象山石窟

著名景點

據《甘谷史話》記載:甘谷境內的文化景點大致可分為石窟景觀、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三大類,按其分布,可用“一廓兩線”來概括,即:古冀文化長廓、石鼓山風景旅遊線和禮辛鎮古遺址旅遊線。
1、 “古冀文化長廓”主要包括以大象山為中心,沿渭河一線分布的蔡家寺、渭水峪遺址、南山寺及毛家坪遺址等多處遺址。石鼓山風景旅遊線包括尖山寺森林公園、古坡海潭寺、九墩牧場及石鼓山等多處自然景觀。禮辛鎮古遺址旅遊線包括新興姚仲紀念址、貫寺青磚牌坊和禮辛鎮遺址等。
2、文旗山是秦嶺山脈西端的一條余脈,東西走向。山體挺拔,毓靈峻秀,巍峨多姿。文旗山與東側的簸箕山遙相呼應,統稱旗鼓山。文旗山因其巔懸崖上開鑿塑造的一尊通高27.3米的釋迦牟尼大佛像,而稱作大佛寺,為甘谷縣八景之一。有民謠說:“佛鄉有個大佛寺,頂得藍天咯吱吱。”甘谷縣八景中稱之為“懸崖大象”。
3、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現存二十二個窟龕,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交通提示

交通:大象山位於天水市甘谷縣。距離火車站有8公里。在車站有直達甘谷的汽車,也可乘火車直接從甘谷車站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