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烈士陵園

大豐烈士陵園

大豐烈士陵園,2001年2月16日被鹽城市人民政府命名(鹽政發[2001]26號)。時代:1959年。1999年經市委、市政府批准,與毗鄰的人民公園合併,實行兩園一體化管理。全園占地近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烈士館記憶體有我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多名烈士生平事跡和900多件烈士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豐烈士陵園
  • 始建於:1958年
  • 占地:近70000平方米
  • 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
陵園簡介,陵園歷史,陵園現狀,

陵園簡介

2001年2月16日被鹽城市人民政府命名(鹽政發[2001]26號)。時代:1959年。1999年經市委、市政府批准,與毗鄰的人民公園合併,實行兩園一體化管理。全園占地近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烈士館記憶體有我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多名烈士生平事跡和900多件烈士文物。
始建於1958年的大豐烈士陵園,占地201畝。園內現有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館、烈士英名牆、烈士碑林園、著名烈士英烈園等烈士紀念設施,載錄革命烈士2046名,存放烈士遺物史料952件。

陵園歷史

作為革命老區,劉少奇、陳毅、張愛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留下戰鬥足跡,方強、李增援、易乃千等革命烈士永遠長眠在這片土地,新四軍、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永載史冊。烈士陵園管理處負責人顧海歐告訴記者,從建園開始,我區對於烈士陵園的建設和設施保護一直沒有停歇。1999年,我區將烈士陵園與人民公園合併,實現兩園一體化,投入巨資進行大規模擴建改造,修繕和新建了一批紀念設施。2010年,為提升布展檔次,烈士紀念館採用聲、光、電化美術新工藝等現代科技,將先烈們在艱苦卓絕歲月里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壯烈場面,多視角、立體化地表現出來。同時展館實行專人管理、專人講解,節假日免費向市民開放。2015年,我區將陵園公園一體化建設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政府投入3000多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大規模擴建改造,在提檔升級過程中,其設施保護更加完整。在修整紀念碑、紀念館、晉憩樓等建築設施的同時,我區還推進“慰烈工程”,先後將97座散落於大豐各地的烈士墓遷入烈士陵園,遷入的烈士墓在紀念碑的四周形成一個碑林,園中蒼松翠柏鬱鬱蔥蔥。

陵園現狀

行走在烈士陵園內,乾淨卻不冷清的環境總讓人心靈沉靜、莊嚴肅穆。顧海歐透露,為了給全社會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場所,保持烈士陵園莊嚴肅穆整潔的環境,我區先後投入資金270多萬元,用於紀念大道、園區綠化等基礎設施工程,此外,園區先後新建了樓台亭榭、仿真假山、音樂噴泉等景觀以及河、湖、溪有機結合的自然水景,綠化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如今,集紀念、教育、宣傳、遊覽和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豐烈士陵園,樹木草坪常綠,花卉四季常開,漫步其中,處處綠樹成蔭,四季風景如畫。每年,陵園接待烈士家屬和瞻仰烈士的社會各界民眾40萬人次,免費接待旅遊、休閒、健身的民眾60萬人次,2011年獲得國家AA級旅遊景區授牌,2012年,“精神家園、文化公園、市民樂園”三園服務品牌被民政部表彰的“優質服務品牌”,更先後被評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鹽城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