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造橋蟲是一種生物物種,分布於我國各大豆主要產區,其中以黃淮、長江流域受害較重。
基本介紹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有顎亞門
- 中文名:大豆造橋蟲
形態特徵,分布與危害,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大豆造橋蟲種類較多,包括夜蛾科中部分步曲夜蛾幼蟲及尺蠖蛾科幼蟲兩類。前者幼蟲有腹足2對(不包括臀足),後者幼蟲僅有腹足1對,爬行時都是蟲體伸曲前進,因此通稱造橋蟲。
黑點銀紋夜蛾成蟲體長15-20毫米,褐色。前翅腎形紋外側有3個小黑點,中室下方有1個“U”形和1個卵形小銀斑,“U”形銀斑上有一黑點。老熟幼蟲體長35毫米,淡綠色,胸足淡黃綠色、2對,背線、亞背線白色。
分布與危害
經常為害大豆的造橋蟲有棉大造橋蟲、黑點銀紋夜蛾、大豆小夜蛾和雲紋夜蛾等幾種,分布於我國各大豆主要產區,其中以黃淮、長江流域受害較重。幼蟲將葉片食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可將葉片吃光,對大豆產量影響較大。
發生規律
多數為1年發生3代,在豆田內混合發生。成蟲多晝伏夜出,趨光性較強,成蟲多趨向於植株茂密的豆田內產卵,卵多產在豆株中上部葉背面。初齡幼蟲多隱蔽在葉背面剝食葉肉,3齡後主要為害上部葉片。幼蟲多在夜間為害,白天不大活動。幼蟲5-6齡,3齡前食量很小,僅占一生總食量的6%-11%;4齡幼蟲食量突增,占總食量的14%-21%;5齡進入暴食階段,占總食量的70%左右。防治的關鍵時期應在2-3齡幼蟲期施藥。
防治方法
1、誘殺成蟲 從成蟲始發期開始,用黑光燈誘殺。
2、藥劑防治 在幼蟲3齡以前,百株有幼蟲50隻時,用90%萬靈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4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均勻噴霧;也可每667平方米用2.5%敵百蟲粉劑或2%西維因粉劑2.5千克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