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古有“
負山面江,勝概甚偉”之稱的
江西省高安市古郡城譙樓——
大觀樓,原名錦水奇觀樓。坐落在市城錦江北岸,今
高安市人民政府正前。
譙樓始建年代久遠失考,從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原樓匾題"宋祀源流",在
元代兵禍中被焚毀。
明朝萬曆中葉(1588—1604)知縣田一甲按明代風格重建,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由瑞州(今高安)知府石俊主持按原貌再次重建,取范仲淹《岳陽樓記》“......岳陽樓之大觀也”之意改名為大觀樓。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間,改名為“東風樓”,1980年地名普查中,恢復原名“大觀樓”,一直沿襲至今。這座樓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機炸毀,抗戰勝利後,由國民黨縣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冬(1946年)進行了簡易修復,解放後,於1963年9月由高安縣人民檢察院主持作了一次修復,2000年3月,中共高安市委、高安市人民政府決定按明代風格重新修復,工程於2003年元月竣工並正式向遊人開放。
結構
大觀樓,現樓高21.99米,寬16米,長65米,改原來的木質結構為現在的鋼筋混泥土仿木結構。整幢樓由60根朱色的大柱支撐起流光溢彩的歇山頂和飛挑的樓檐,上面雕刻的龍鳳紋、松竹梅紋、花鳥草木等栩栩如生。重修後的大觀樓不愧為高安市的標誌性建築物。
高安大觀樓位於錦江北岸,市人民政府正前方。始建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初為府城譙樓,明萬曆年中期,更名為錦水奇觀樓,清嘉慶二十年(1815)重修後,再次更名為大觀樓。
千百年來,大觀樓經過多次的重建、維修、修復。
1983年5月,由高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0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點。
景點
高安大觀樓前俯錦江和浮橋,後倚市政府大院,頗具明清建築特有的風貌。層層的檐宇,曲折的迴廊,清麗的格窗,無不給遊人以古樸幽雅的情趣。那高翹的飛檐臨空欲飛。憑欄遠眺,前面是繁華的市區中心,高樓林立,一幅頗具現代風味的城市圖畫,對岸是長長的河堤,巨傘如蓋的大樹,微風徐來,秀麗宜人。右邊是雄壯的瑞州大橋。江水如帶,由南向東逝去。
面對此景,使人不禁發出
孔子一樣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白天,浮橋上行人如織,水面上漁船帆影,來往穿行。
夜晚,“錦江明珠”燈火通明,風味小吃熱鬧非凡。
而一年四季,風景又迥然不同,令人樂而忘返.
高安大觀樓前浮橋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楊吳乾貞二年(公元928年)取名永安橋,位於城隍廟前,13舫,比舟為梁,鐵攬繩牽,隨波升降。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增為14舫,元豐年間(1078—1086)增為15舫,又由15舫增至24舫,錦江浮橋位移大觀樓前,
鹹淳年間(1272年)又移置城隍廟前,又過了4年,為抗元兵,仁濟橋炸斷,浮橋復位大觀樓前。明正德九年(1514年)橋兩邊裝上欄桿,浮橋兩岸建起石碼頭,改名迎仙橋。清康熙八年(1669年)修繕後改名錦江橋。
1939年為適應對日作戰將浮橋焚毀,1946年修復,1949年7月國民黨軍潰逃時將浮橋斬斷纜繩放流,1951年縣人民政府修復通行,全長161.85米,共14廂40隻浮船組成。此橋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現成了高安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春天人們在這裡觀龍舟賽,夏天人們在這裡觀景納涼,秋天人們在這裡賞桂看雲,冬天人們在吹簫抒懷,一年四季,高安人的歡聲笑語、天倫之樂都映在錦江那流入東海的清濤里,名曰坐浮橋。坐浮橋談情愛,成了高安人心中的聖地。
近千百年來,這座樓經過了多次重建、改建和維修,雖然風格各異,但一直屹立在錦江北岸,以她獨有的風姿走進歷代名人騷客的贊詩里。
歷史變化
1946年國民黨高安縣縣長龍起鳳(民主人士、解放後曾任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題書“大觀樓”匾。
1958年,原江西省省長邵式平曾書“大觀樓”匾。1986年中國著名書法家黃天壁再書“大觀樓”匾。
1991年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白棟材又書“大觀樓”匾。
1983年5月,高安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並載入了《中國名勝辭典》、《中國旅遊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