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蠵龜(Loggerhead turtle),俗名綠蠵龜。分布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內溫水海域。中國南海、東海海域有大西洋蠵龜。體大,長可達1米,一般重約100千克。以魚、蝦、蟹、軟體動物和藻類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西洋蠵龜
- 拉丁學名:Caretta caretta
- 別稱:紅海龜、赤蠵龜、靈龜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亞綱:無孔亞綱
- 目:龜鱉目
- 亞目:曲頸龜亞目
- 科:海龜科
- 屬:蠵龜屬
- 種:大西洋蠵龜
- 英文名稱:Loggerhead turtle
繁殖方式,體形特徵,海水生活,瀕危狀況,保護措施,洄遊行為,簡介,難解謎題,
繁殖方式
卵生。產卵期5~7月,每次產130~250枚。卵白色,形似桌球,直徑4厘米。在產卵期可多次產卵,每次間隔2~3周。在間隔期,雌龜在淺海的岩礁上休息。卵經30~65日自然孵化。
體形特徵
大西洋蠵龜的體型較大,背甲曲線長度745~1025 mm (n=16)。背甲紅棕色,腹甲橘黃色。頭寬大,頭背鱗片對稱排列,前額鱗2對。背甲呈心形,臀部窄而高。體鱗平砌。頸盾寬短,椎盾一般5~6枚,肋盾通常5對,第一對與頸盾相切,緣盾13對,具3對下緣盾。四肢漿狀,前後肢各具1~2爪。
海水生活
大西洋蠵龜為海水生活。以魚、蝦蟹等甲殼動物以及軟體動物為食物。每年5 ~7月為繁殖期,在海邊沙灘掘穴產卵,每次產6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徑38~40 mm左右。在自然條件下經60天孵出仔龜。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沖繩島等沿海沙灘。
瀕危狀況
估計數量
中國大西洋蠵龜記錄多在福建(81%),其中一半以上得自福建平潭島沿海。
致危因素及現狀
掠奪性的亂捕濫殺,濫挖龜卵,是西沙群島海龜資源急劇減少的重要原因。據報導:"每年4-7月份大批漁民成群結隊來西沙,尤以瓊海縣漁民為甚。他們不僅在海上撒網捕龜,(本文所指海龜包括海龜、玳瑁、 龜、棱皮龜),而且上島捉龜挖蛋。在每個島嶼附近的海面上都能看到捉海龜的漁船游弋。在中建島看到瓊海00258號漁船已捕有海龜20多隻(該船回瓊海縣譚門港被漁政部門抓獲,海龜沒收放生並罰款);在珊瑚島,有2條裝有海龜的漁船看到調查船開來便倉惶逃跑。每當海龜產卵旺季,捕捉海龜的船隻多達數十條,1條船1年捕捉海龜100隻以上,挖去的海龜蛋多的達1000隻以上。"(歐陽統等,1992)據該文介紹,過去海南島也曾有過較多海龜,正是由於人們捕龜挖蛋,導致海南島早在20年前就看不到海龜蹤影了。台灣省東海岸沙灘風景優美,可惜在人為捕殺破壞後,已幾乎無海龜在此產卵(程一駿,1997)。
馴養繁殖狀況:僅沿海少數水族館或海洋公園飼養1~2頭供觀賞。
保護措施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名錄中。1988年12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與農業部聯合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列為Ⅱ級保護動物。
下一步需要做的:
1、加強宣傳教育,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運用各種媒介,在駐島機關、部隊及民眾中掀起保護西沙群島生物資源重要性的宣傳,特別要大力宣傳嚴禁捕殺保護動物,宣傳島上與海洋里的資源歸國家所有,宣傳不能以破壞生態平衡來爭牟取私利。
2、加強西沙群島資源管理:①駐島有關部門聯合制訂生物資源管理條例,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②取消海島承包的錯誤做法;③限制去西沙群島的船隻,凡進入西沙群島的船隻及人員必須執行上述條例,對進出船隻嚴格進行檢查是否有違反條例情況。
3、加強漁政管理,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知法犯法要嚴懲。
洄遊行為
簡介
大西洋蠵龜是大型的海洋爬蟲類動物,所以發報器的大小不會對其行為構成影響,但因具造價與資料處理
費用十分昂貴,所以到目前為止,採用這個技術來研究大西洋蠵龜洄游行為的桉例,全球不超過兩百個,其中大西洋蠵龜的相關研究亦不到四十個。基本上研究人員發現,海龜的洄遊方式可分成跨海的快速游泳,和沿著大島或是大陸邊緣緩慢游泳兩種。在前一種方式中,對大多數的大西洋蠵龜而言,因水過深,沒有合適的棲地,再加上他的游泳速度很快,經常需要浮上水面換氣,因此一般不會在超過30公尺的水中活動。然而對巨大的大西洋蠵龜如革龜而言,他因追逐大洋中的水母為食,其潛水深度可達一千公尺以上。
在後一種方式中,除格龜外,因沿岸的海域尤其是岩石及珊瑚礁的海岸,多為海龜的優良覓食地,加上母龜在長達三、四個月的產卵期間多會停止進食,因此它們在返回長期覓食地的途中,往往會在這種地方小做停留,以便覓食補充體力。此期間,大西洋蠵龜通常會停留在海底做較長時間的棲息,浮上水面換氣的頻率也較少。此時亦是他們遭到捕殺或漁民意外捕獲機率最大的時候。這兩個不同的洄遊方式,並無一定的排列順序,如望安三號會跨越台灣海峽快速的游到大陸近海,沿著廣東、福建沿海向南遊到香港外海,再跨海游到海南島的近海地區。
當大西洋蠵龜結束其產後洄游之後,便會返回其覓食地。產後洄游時間的長短則視其產卵與覓食地的遠近而定,從九、十天到兩、三個月不等,洄游的距離則從兩、三百公里到數乾公里不等。成龜回到其覓食地後,就會待在那一直等到下次發情才會重新返回其出生地去交配及產卵。這個間隔,從兩到九年不等,但以三年的情形最為常見。雖然有學者認為海龜,尤其是大西洋蠵龜,不但對其出生地,而且對其覓食地的忠誠度很高,因此他的產卵洄游,基本上是在覓食與產卵地之間的來回遷徙。然而,我們並不知道,成龜
的終生覓食地是否在其結束幼年浮游期即決定之,還是在成長過程中,經過一連串的轉換才決定下來的。至於大西洋蠵龜為何不像許多的魚類,每年都會返回其出生地去產卵?生理生態學家對此有一套說法,他們認為對於那些一生多產性而且每次產卵時都得做長距離洄游的動物而言,為了節省洄中所消耗的能量與減少可能的天敵捕食壓力,最佳的生殖策略就是每隔數年才回去產卵一次。由於每頭大西洋蠵龜的發情期都不一樣,因此每年回去產卵的成龜數量變化很大,幅度甚至超過200%。像從民國81到86年之間,在澎湖望安島上產卵的大西洋蠵龜數量變化度為8到14頭之間,而在美國夏威夷島上產卵之母的大西洋蠵龜,數量則介於200到600頭之間,每年產卵的母龜數量均不相同。
難解謎題
大西洋蠵龜在茫茫的大海中是靠什麼才游到它的目的地?長久以來,人們都相信大西洋蠵龜和鮭魚一樣,是靠記憶出生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來決定的,因此不少人在釋放小海龜時,一定要讓它們爬一段沙灘,以便記得其出生地之沙灘及海水的味道,如此一來,當它長大成熟後,便知道那裡是兒家。然而,這種假說在1980年代中期,受到強烈質疑,許多人認為大西洋蠵龜出生的沙灘環境不若鮭魚那么穩定,不但圍繞沙灘的水團會隨著潮汐、季節、風浪等而遷移,其產卵的沙灘也會因各種氣候因素如風暴等而產生大量的位移,甚至搬到附近的島嶼去堆積。另外,大西洋蠵龜如何能從數公里以外的海上聞得到其出生地的氣味,亦是一大問題。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人們都相信海龜出生地的物理及化學特性,無法當成其回家之路的唯一指標。也有人認為,大西洋蠵龜和候鳥一樣,是靠太陽做為航行的指標,但近十年的衛星追蹤研究顯示,大西洋蠵龜為了要躲避天敵,除了短暫的換氣外,幾乎是不浮上水面的,因此每天95%以上的時間是在水面下活動的,在這種情形下,太陽自然無法做為大西洋蠵龜的航行指標!
和強度下,它們的游泳方向,由這些實驗的結果洛克曼提出了這兩種因素為決定大西洋蠵龜洄游指標的假說,他認為當大西洋蠵龜出生時,它會記得出生地之地磁的傾角與強度,而這兩項資料就像地圖上任何一點的經緯度一樣的精確,因此當大西洋蠵龜長大成熟後,它便能按照記憶中的地磁地圖,游回其出生地去交配及產卵。由於大西洋蠵龜的腦中和大洋洄游的魚類一樣,具有類似磁鐵的組織,因此這個假設較能為人們所接受。然而,由於洛克曼所使用的實驗材料是稚龜,因此無發證賣是否成龜仍貝有相同的辨識能力。 另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是,不少產卵沙灘附近的海域,如澎湖的望安等地,都有大西洋蠵龜優良的棲息地,為何它們還要不辭辛勞地洄游到數百甚至數千公里以外的地區去覓食,經過數年後再努力的游回來產卵?他們為何不就近選擇其覓食地呢?演化生物學家認為這種行為和地殼的板塊漂移有關,由於大西洋蠵龜在兩億五千萬年前就出現在這個地球上,而且他對其出生地的忠誠度很高,因此有可能它在演化的初期和許多的動物一樣,都會選擇出生地附近合適的海域做為其覓食棲地。然而,隨著原始大陸的分裂與漂移,大西洋蠵龜的產卵地與出生地也就愈離愈遠,大西洋蠵龜的洄游距離也就越拉越長了!儘管其出生地附近的海域,在新的大陸定形後,會形成優良的生存環境,但因大西洋蠵龜對其覓食地也有很高的忠程度,所以不會放棄其原有的棲地而改在其出生地附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