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朵夫

大衛朵夫

大衛朵夫是被柴可夫斯基稱為“大提琴界的沙皇”的俄國大提琴家達維多夫(K.Davidov,1839~1889)曾擁有的著名大提琴,由巴洛克時期義大利著名提琴製作家斯特拉迪瓦里製作。現為華人提琴家馬友友所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衛朵夫
  • 外文名:Davidoff Stradivarius
  • 產地:義大利
  • 製作者:斯特拉迪瓦里
基本信息,流傳歷程,擁有者,

基本信息

Davidoff Stradivarius應該是全世界公認最有名的大提琴了,它是史特拉底瓦里在一七一二年製造的。以其曾經的擁有者著名大提琴家達維多夫(K.Davidov,1839~1889)的名字來命名。

流傳歷程

它是佛羅倫斯的梅迪西家族向史特拉底瓦里訂購的。權傾一時的梅迪西家族要求以最好的材料與最精美的手藝製作,所以史氏挑選最好的雲杉與楓木,用最專注的心情打造,完成了這支無論是尺寸、形狀及工藝都屬完美的史氏大提琴,背板楓木的紋路細直中等間距,平穩緊密而結實,側板也是由同一塊楓木所切割,表面則是溫暖而棕紅色澤的油漆,外觀呈現溫潤的質感,同時又創造於史氏的黃金時期。
一七〇〇年開始是史氏提琴製作最精美成熟的階段,也是史氏將大提琴尺寸確立的時期,從此歐洲制琴家相繼模仿他的尺寸製造大提琴。這支琴原本珍藏在梅迪西家族的碧堤宮,但在一七三七年奧地利軍隊占領佛羅偷斯時,大提琴從宮中失蹤,當時正處於一片混亂中,無從得知這支琴如何遺失,此後百年名琴都不曾現世。
後來在瓦史雨斯基(Wasielewski)於一八八八年出版的《大提琴的歷史》,提到此名琴十九世紀初時在柯密葉(Korczmiet)手上,他是住在立陶宛的德裔大提琴家,之後賣給了俄國阿普辛伯爵(Apraxin),一八一七至一八四三年之間,阿普辛伯爵又賣給俄國維霍斯基伯爵(Wielhorsky,1793—1866),他們之間的交易條件是:四萬法郎現金加安德烈·瓜奈里大提琴一支及純種馬一匹。
維霍斯基伯爵是個很愛藝術的音樂愛好者,據說為了學習大提琴演奏,特地進入聖彼得堡的提琴學校習藝兩年,花大筆錢買下此名琴則是為了具擁藝術家的架式。伯爵是俄國西方音樂的推手,創立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他邀請很多西方音樂家前來俄國演奏,如孟德而頌、李斯特舒曼等人,這些知名音樂家都曾受遇他熱情招待。
為什麼這支最好的大提琴會命名“大衛朵夫”?卡爾·大衛朵夫(Carl DavidoV, 1838—1889)是當代歐洲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一八三八年生於俄國統治下的拉脫維亞,家世高尚且甚具愛樂淵源,父兄分別是有名望的醫師與教授。他十二歲學琴,音樂造詣與天分極高,但父親堅持他必須完成正式教育後才能走上音樂之路,於是他遵照父命在聖彼得堡取得數學學位,再轉往德國萊比錫學習作曲,一八五九年畢業於萊比錫音樂學院作曲科,不久後舉行個人大提琴演奏,結果演出極為成功而大獲讚賞,奠定了他成為音樂家之路。
大衛朵夫二十一歲時,已聲名遠播,同時取得該院大提琴教職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大提琴首席,他巡迴歐洲各地演奏,成為樂壇閃耀之星,返回俄國後,受聘為新設立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教授,以他傑出的表現與身份,他極需一支足以與他匹配的大提琴。
關於大衛朵夫如何獲得維霍斯基伯爵擁有的知名大提琴,有很多傳說。根據馬友友的說法是:
一八六三年,大衛朵夫獲得聖彼得堡音樂學校教授職,維霍斯基伯爵是該音樂學校創立者之一,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大衛朵夫拜訪伯爵,看到他似有心事,於是大衛朵夫問:
『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你如此煩惱?』
『我已七十歲,為慶祝生日,我要將我的大提琴送你。』維霍斯基伯爵說道,大衛朵夫以為是開玩笑,直到第二天,伯爵派人將琴送到他家,他才相信這是事實。當時伯爵年歲已大,心想他的演奏生命即將結束,他珍視這支大提琴是世界最好的提琴,為了碓保名琴能留在國內,並提後進,所以親自將此琴傳承給大衛朵夫。
大衛朵夫相當具有提琴演奏天分,不需多作練習就能輕鬆上台演奏,他的學生說大衛朵夫在演奏會之前,常帶著這把琴進教室,請學生代他為琴暖身,因為他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拉奏。他也常進沙皇宮御前獻藝,以音樂家身分成為皇宮的座上常客,擁享尊容有如高官貴族。
一八七六年,他已是音樂學院的總監,一八八七年他四十八歲時,被發現與一位年輕鋼琴家有婚外情,因此被迫放棄所有的職位,一八八九年,他五十歲,在音樂廳演奏貝多芬奏鳴曲時意外病倒,而過後就去逝。他寫作的曲子大多輿大提琴有關,表現內心的孤寂與難掩離愁的情懷,頗具特色,他出版的《大提琴教科書》,為國際知名的大提琴理論與練習的教本。
此名琴在伯爵手上時,就己做現代化的修改,即修改琴頸、低音梁、指板及琴弦等,以獾得更高音階及強度,而到了大衛朵夫手上又加上支撐腳。在大衛朵夫去世後,名琴由家屬繼承,當時英國提琴商希爾公司曾企圖向家屬購買,家屬開價六萬法郎,希爾嫌貴而放棄,並且批評說:『此琴在大衛朵夫手上操勞過度,磨損甚大,而且保養不周,根本不值此價。』
一九〇〇年,業餘小提琴家郭皮列(Goupillat)向家屬買下此琴,一九二〇年希爾又向郭皮列買進,之前希爾嫌價錢昂貴,但後來還是認為值得買進。到一九二八年,此琴已上漲四倍價錢,希爾又賣給美國的渥里茲(Wurlitzer)提琴公司。當時美國報紙曾大幅報導:
『大衛朵夫大提琴於昨日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抵達紐約,這支一七一二年史特拉底瓦里大提琴現由渥里茲提琴公司擁有,估計現值美金八萬五千元,法國郵輪巴黎號昨晨到達紐約,載著最名貴的貨物,它不放在貨艙而是放在船長房間,世界十支史特拉底瓦里大提琴中已有二支在美國了』。
當時小提琴名家海飛茲也搭這艘船到美國,但他的新聞只占報紙底下小小一幅,可見海飛茲的名氣尚不及運支大衛朵大提琴。但渥里茲提琴公司不久後又賣給英國收藏家史特勞斯(Herbert N.Straus),史特勞斯死後,遺孀再把琴委託渥里茲提琴公司出售。
當時倫敦的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e,1945—1987)正在尋找好的大提琴,渥里茲公司認為這是成交機會極高的買主,欲將大衛朵夫提琴送到倫敦給杜普雷鑑賞,因為提琴的運輸有風險,提琴委託人史特勞斯遺孀原本不願讓提琴遠渡重洋,最後協定渥里茲老闆親自搐帶提琴搭頭等艙飛機到倫敦,杜普雷試拉幾天后,越看越滿意,最後由杜普雷的教母霍蘭(Ismena Holland)買下來贈送杜普雷。
杜普雷生於英國一個充滿音樂氣息的家庭中,她曾向幾位大師如卡薩爾斯及羅斯托波維契等學琴,她的音樂情感表達渾然天成,十六歲在倫敦首演,關於演奏生涯,一九六七年與猶太裔的鋼琴家兼指揮家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結婚,被視為樂壇的金童玉女。
杜普雷在演奏生涯高峰的一九六八年罹患多組織硬化症,因而終止演奏生涯,而大衛朵夫提琴則早在五年前就已病倒,那時就拉不出聲音來,因此被擱置不用,後來被送到巴黎修琴家瓦特羅(EtienneVatelot)工作室,一放就是十年光陰。當時樂壇流傳著一個浪漫的傳聞:在杜普雷的房間內僅能擁有一個愛人,早期的情人是大衛朵夫大提琴,後來丈夫巴倫波因占據了這個情人的位置,而大衛朵夫是有生命的大提琴,需要演奏者的哄勤安撰,被冷落之後,就無法在拉出聲音來了。
一九八〇年代,杜普雷夫婦遇見剛成為職業演奏家的馬友友, 之後與之成為好友,杜普雷介紹馬友友去巴黎瓦特羅處看大衛朵夫,馬友友與大衛朵夫因此有了初次見面的機會,馬友友試奏了十五分鐘並且極為喜愛。一九八三年,杜普雷與丈夫巴倫波因決定將大衛朵夫借給馬友友,馬友友花了很長的時間調教它,這支琴的音色才逐漸發揮應有的水準,沉睡已久的名琴終於被喚醒了。
杜普雷在一九八七年過逝時年僅四十二歲,大衛朵夫再次被送上拍賣市場待賣而沽,馬友友可享有優惠價格購買,但無奈的他不得不選擇放棄'因為他家中有兩個幼子,經濟上不允許花費高昂的金錢買琴。但有一位知名慈善家珍惜大衛朵夫的未來命運,為確保名琴能繼續為偉大的提琴家所演奏,於是將琴買下來贈送馬友友
馬友友一九五五年生於巴黎,是祖籍浙江的華人,父親馬孝駿博士是位小提琴音樂家,曾在台灣的文化學院音樂系任教。馬友友四歲學琴,五歲就能輕鬆拉奏三首巴哈的組曲,七歲時移居美國,經特別推薦演奏給大提琴大師卡薩爾聽,大師簡直無法相信一倜七歲的小孩能拉得如此之好。
馬友友後來進入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受教於羅斯門下,此時他的技巧已無懈可擊,為了充實更多的人文內涵,他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人類學系。馬友友曾演奏巴哈與鮑所里尼的巴洛克音樂,為追求原始音色與精神的重現,他還將大衛朵夫修改成巴洛克時代的提琴:巴洛克琴橋、巴洛克琴弓、並取下腳支撐'將琴夾在雙腳之間演奏。
馬友友是本世紀最有名的大提琴家,他對這支琴的評語是:樂器的反應甚為靈敏,音色豐富、清晰純淨又富有內涵,極弱音毫不費力地流淌’在每一把位皆能使感官為之深深悸動與共鳴,每個音符皆能吻合演奏者的表達欲望,在每次想放下拉奏前,我必須下定決心不被這美麗的音色所惑。它的油漆創造它偉大的動人印象,有時在黃昏時刻,當夕陽餘輝射入,大提琴反應出閃爍之光,不僅顏色變化無限,連油漆的透明度輿深度也隨之一再變化,它呈現不同的印象’讓視覺與想像融合為一。

擁有者

達維多夫(K.Davidov,1839~1889)
傑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e,1945-19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