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藍山山脈

大藍山山脈

大藍山山脈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新南威爾斯州,距悉尼以西約65公里處,為大分水嶺支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藍山山脈
  • 外文名稱:The Lanshan mountains
  • 地理位置:新南威爾斯州
  • 著名景點:大藍山
生態資源,世界遺產,入選理由,

生態資源

大藍山山脈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新南威爾斯州,距悉尼以西約65公里處,為大分水嶺支脈。之所以得名藍山,是因為山上生長著各種桉樹,滿目翠藍。桉樹含有油質,可以提取揮髮油,其揮發的油滴在空氣中經過陽光折射呈現藍光所致。山脈由三疊紀塊狀堅固砂岩積累而成,
曾經是當時歐洲移民向西推進的障礙。大藍山山脈地區擁有103萬公頃的砂岩平原,陡坡峭壁和峽谷,這裡溪谷幽深狹長,溪流經年累月地沖刷沙岩,形成了一個個豎直的縫道。很多溪谷深達50米,但入口寬度卻不到1米,往往抬頭只見一線藍天,但下到深處卻會發現別有洞天。
大藍山山脈大藍山山脈
這些包裹在山腹中的溪谷里藏有瀑布、深潭、岩洞、隧道和各種珍奇漂亮的動植物。這裡有114類具有明地域特徵的植物和120種國家稀有植物和瀕危植物。在藍山還發現了幾種進化的古代遺留物種。
大藍山山脈地區擁有103萬公頃的砂岩平原,陡坡峭壁和峽谷,其間到處生長著桉葉植物。藍山被分成了8個保護區,這裡因為桉葉植物在岡瓦納大陸分離後在澳大利亞大陸的典型進化適應和變異而出名。
大藍山有91個桉葉植物種類,這裡的桉葉植物根據多種不同的生長環境發生了結構和生態變異。澳大利亞的物種多樣性在藍山的到的最充分的體現。這裡有已發現的維管隱花植物的十分之一物種,大量稀有物種和瀕危物種,包括具有明顯地域特徵的進化了的古代遺留物種,這些物種現在只能在很小範圍的地區尋覓到。
公元1813年歐洲人布拉斯蘭·勞森歷經艱險跨越山區到達內地,在山入口處種植紀念樹,至今殘乾尚存,是拓荒者遺蹟之一。大藍山的氣候宜人,曲徑旖旎。這裡有高450米的三姊妹峰、吉諾藍岩洞、溫特沃思瀑布和鳥啄石等名勝。

世界遺產

英文名稱:the great blue mountains area
編號:611-014
2000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Ⅱ)(Ⅳ)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入選理由

標準(Ⅱ)和標準(Ⅳ):澳大利亞的桉葉植物在岡瓦納大陸分離後顯示了很強的適應能力和進化能力,具有很高的認知研究價值。藍山地區擁有適合桉葉生長的各種典型生長環境,包括了各種乾、濕硬葉植物生長地、小有加利樹生長的曠野荒地,以及藍山特有的沼澤、濕地和草地。這裡有90類桉葉植物(全球桉葉種類的13%)和所有4種桉葉植物。
藍山地區的植物非常具有地域性,有114類具有明地域特徵的植物和120種國家稀有植物和瀕危植物。在藍山還發現了幾種進化的古代遺留物種,這些物種現在非常稀少,只能在很小範圍的地區內尋覓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