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兩列栒子

大葉兩列栒子

大葉兩列栒子(學名:Cotoneaster nitidus Jacq. var. duthieanus (C. K. Schneid.) T. T. Yu)落葉或半常綠直立灌木,高達2.5米;小枝圓柱形,呈灰褐色。葉片較大,寬卵形或寬倒卵形,花通常單生,萼筒鐘狀,萼片寬三角形,花瓣直立,卵形或近圓形,白色。果實寬倒卵形,猩紅色,2-4小核。產於雲南、四川和西藏。生於海拔1600-4000米灌木叢中、雜木林緣或山谷及草坡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原變種)落葉或半常綠直立灌木,高達2.5米;小枝圓柱形,多少排列成二列狀,幼時密被黃色長柔毛,老時逐漸脫落,呈灰褐色。葉片寬卵形或寬倒卵形,長8-15 (20) 毫米,寬7-13 (15) 毫米,先端急尖並常具凸尖頭,稀圓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兩面有緊貼長柔毛,惟上面毛較多;葉柄長1-2毫米,被柔毛;托葉披針形,有柔毛,至果期尚宿存。花通常單生,直徑5-7毫米,花梗長1-2毫米;萼筒鐘狀,內外兩面均無毛;萼片寬三角形,先端微尖或鈍,外面無毛,內面先端沿邊緣有柔毛;花瓣直立,卵形或近圓形,長3-4毫米,寬3毫米,先端圓鈍,白色,有紅暈;雄蕊20,短於花瓣;花柱3 (2-4),離生,稍短於雄蕊;子房先端有短柔毛。果實寬倒卵形,直徑7-8毫米,猩紅色,下垂,有短梗,小核3 (2-4)。花期6月,果期9-10月。
大葉兩列栒子(變種)具有較大葉片,長12-25毫米,寬12-18毫米,先端具短尖,葉柄長約4毫米。
(註:大葉兩列栒子圖冊資料來源)

生長環境

大葉兩列栒子生長於海拔1600-4000米灌木叢中、雜木林緣或山谷及草坡中。

分布範圍

大葉兩列栒子產於雲南西北部。分布到緬甸北部。

近種區別

大葉兩列栒子是直立性灌木,小枝和葉片都多少呈兩列式排列;小枝幼時密被黃色長柔毛;葉片質地較厚,兩面均有長柔毛,上面較密;花單生,萼筒外面無毛;果實猩紅色,常具3小核,秋季凋落較遲,引人注目,這些特點易與栒子屬其他種類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