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大荒地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
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0.10公里, 國土面積15.90平方公里,海拔185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
降水量700.00毫米,適宜種植0等農作物。有耕地1243.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7畝;有林地2104.00畝。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38戶,有鄉村人口1620人,其中農業人口1620人,勞動力90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98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43.00畝(其中:田0.00畝,地1243.00畝),人均耕地0.77畝,主要種植0等作物;擁有林地210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0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9868.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129戶通
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437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
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5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8戶,共
鄉村人口1620人,其中
男性816人,女性804人。其中農業人口1620人,勞動力90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0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
農業承包契約437份,
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206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00萬元,有固定資產3.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43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 0.77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2,10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水面面積 1,970畝;荒山荒地 8,665畝,其他面9,868。有鐵礦銅礦等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今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6.4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3.1萬元,占總收入的22.4%;畜牧業收入139萬元,占總收入的4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85頭,肉牛56頭,肉羊378頭,肉雞4490隻;第二、三產業收入91萬元,占總收入的27.9%;工資性收入69.3萬元,占總收入的21.2%。農民人均純收入182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9.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8人,在省內務工163人,到省外務工5人。
人文地理
大荒地村委會:駐地大荒地。以駐地得名。解放前屬會澤縣拖布卡區拖布卡鄉。解放後亦同。1956年屬東川礦區拖布卡區拖布卡鄉,1957年屬因民區拖布卡鄉,1958年屬東川市因民區拖布卡鄉,1959年屬拖布卡人民公社,1965年設大荒地大隊。1984年5月改大隊為鄉,屬拖布卡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大荒地村公所,屬拖布卡鄉。2005年撤鄉並鎮,屬拖布卡鎮。轄大荒地、新廠溝、董家梁子、老乾溝等8個自然村,有1243畝耕地,主產玉米、紅薯。有鐵礦、銅礦資源。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1、維護管理好鎮村公路,修通村組公路。
2、解決新塘、大荒地、余家包村小組人畜飲水管道工程。
3、建設好五小型水利工程,觖維修排子地、補味、新塘人畜飲水溝渠3條。
4、戶均達到“三池一廄”配套工程一個。
二、大力發展種植養業
開發利用好小江河谷熱區資源,大力發展冬早蔬菜,發展以柑橘為主的經濟林果。引導農戶引進畜禽優良品種,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三、發揮要地資源優勢,積極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