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65年,村民在此取土填汪,發現器物,報告上級部門,隨後原
臨沂縣文物部門組織人員到此發掘,因"文化大革命"開始,發掘工作被迫暫停,共清理新石器時代墓葬26座,出土文物768件。其中石器20件,主要有鏟、鐲、鏃、石佩等;骨器23件,主要有骨鏃、獐牙、獸牙等。最多的器物為陶器,計725件,主要有夾砂陶、泥質黑陶、夾砂白陶、夾砂紅陶。器形大多數為平底器皿,三足器鼎和圈足器有豆和柄鏤孔杯。高柄鏤孔杯有30件,胎壁極薄,近似蛋殼,故稱為蛋殼陶,它是龍山文化黑陶中的精品,器型規整,器物光亮漆黑,造型多樣,是古陶中的瑰寶。
出土記
因
遺址高出四周平原地表0.5至1.5米,
大范莊村民眾稱其為"西嶺"。多年以來,經民眾不斷取土使用,"西嶺"面積逐漸縮小,其上層商周、漢代遺存已遭破壞。?
該
遺址發掘清理於1973年3月25日正式開始。參加者有楊殿旭、張鳴雪、劉心健、趙海峰和筆者5個"專職人員"。清理基葬周圍土方和保護現場等任務,由
大范莊村抽調十幾名村民負責。由於當時條件很差,無財力搭建帳蓬,便採取早出晚歸、逐一清理的方案,即每天早晨從
臨沂騎腳踏車趕到發掘現場,集中力量清理完一座墓葬隨葬品之後,再接著清理下一座,當日晚返回。縣文物組運載文物的交通工具,靠一輛地板車。因我當時28歲,在同事們之中年紀最輕,又是南京大學的畢業生,處於知識分子被視為"臭老九"的年代,我便主動承擔運回文物的任務。既要按時發掘清理墓葬文物,又要每天拉地板車往返40多公里,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
遺址現場作業開始後,實地測量遺址南北長160餘米,東西寬140餘米,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發掘清理自東而西,並逐次編號,計有26座古墓葬。這裡墓葬的特點是:分布密集,排列比較整齊,雖深距地表0.5至2米不等,但無疊壓現象和相互打破關係,可確定為氏族公共之墓地;再者,墓室均為長方形土壙(無棺槨),少數築有二層台,墓主人頭南向,70°至90°方位不等,皆系單體仰身直肢葬,骨質已腐朽不全。隨葬品或置於死者頭部,或置於足部,或置於遺體之一側,具體原因不明。?
經過22天的連續作業,發掘清理工作至4月15日基本結束。該
遺址共出土隨葬品768件,分為陶器、石器和骨器三大類。陶器數量最多,有725件,其中夾砂灰陶494件,泥質黑陶212件,夾砂白陶14件,夾砂紅陶5件。石器有鏟、鏃、錛、鑿、鐲和佩等,計20件。骨器為鏃、針、錐和獐牙等,計23件。隨葬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的陶器,平底器有背壺、瓶、杯、碗、匜等;三足器有鼎、鬹等;圈足器有豆、鏤孔高柄杯等。背壺在陶器中數量最多,達284件。其中有部分物品體積很小且火候較低,乃非用性的明器(即冥器,是專為隨葬而製作的象徵性器物)。?
隨葬品
隨葬品分布情況是:7座墓中有獐牙,15座有陶鬹,17座有背壺,18座有豆,19座有黑陶鏤孔高柄杯,23座有泥質黑陶壺。?
大范莊
遺址出土的器物,有明顯的時代特徵:背壺、細頸鬹、台座折腹豆、黑陶鏤孔高柄杯等,屬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器物;深腹平底罐、罐式鼎、繩紋匜、粗頸小袋足鬹、淺盤豆、黑陶壺和鏤孔高柄杯,屬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早期的器物;盆形鼎、長流粗頸大袋足鬹、鏤孔粗柄豆、大平底盤,屬於龍山文化中、晚期的器物。?
該
遺址出土隨葬品有兩個方面突出的價值與意義:一是隨葬品數量懸殊很大,如第17號墓有85件,而第16號墓只有1件夾砂灰陶盆。這種現象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私有制,貧富差別已存在。二是出土30件黑陶鏤孔高柄杯,數量之多時居全國第一位。其通體烏黑髮亮,質地極為細膩,輪制技藝精湛,造型優雅美觀,因胎壁薄如蛋殼(不足半毫米),故被稱為"蛋殼陶"。因"蛋殼陶"的柄部精雕著密集的幾何形鏤孔,所以稱鏤孔高柄杯。一件高20厘米的黑陶杯,重量僅有50克左右,堪稱國寶。它作為龍山文化時期制陶工藝的最高峰,為研究山東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