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旱船

大興旱船

大興旱船是江蘇省宿遷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旱船的表演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征服自然、克服困難的實踐過程中的真實反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興旱船
  • 地區江蘇省宿遷
  • 反映:征服自然、克服困難
  • 含義:傳統民俗舞蹈
簡介,歷史淵源,表演特點,道具、服飾,道具,服飾,傳承狀況,

簡介

旱船本意陸地上的船,因其外觀妝扮花俏又常稱“花船”。跑旱船(或玩花船)是江蘇省宿遷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傳統舞蹈。大興旱船最具代表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源於大旱年間當地百姓祭祀求雨的一種形式,同時也蘊含了當地民眾對往日漁民生活的懷舊。大興旱船分單船、雙船和多船表演,以舞為主、說唱為輔,形象地塑造行船時的動作情景。因其唱詞詼諧,表演滑稽,場面熱鬧而倍受當地民眾喜愛。
大興旱船

歷史淵源

大興旱船伴隨著宿遷的廟會、鄉會、民俗節日,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成為民眾自娛自樂的主要傳統民俗文藝形式,其歷史悠久,傳播廣泛。
據史料記載,明朝以前,在宿遷城東約20公里的大興一帶,北有白鹿湖、南有倉基湖,水網密集,泛舟捕魚是當地老百姓的主要生活。明末清初,倉基湖因黃河泛濫漸淤成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總河督靳輔疏浚陸塘河(大興鎮西),白鹿湖乾涸成陸,地域環境的變化,徹底改變了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方式,人們時常效仿當年泛舟兩湖的有趣情景,玩旱船已漸漸成了他們勞動之餘的娛樂方式。自光緒元年(1875年)起,宿遷連續三年嚴重乾旱,當地民眾又把跑旱船作為祭祀求雨的一種形式。
作為傳統民俗文化之一。大興旱船在長期發展中,不斷融入了“淺船”、“撬船”、“頂船”等生活化動作,豐富了表演內容。每當逢年過節,鄉會漁民的後裔組成旱船隊,向大戶人家拜年賀歲。清嘉慶年間(1796-1820),大興旱船藝人陳二(名子不詳)進城經商,利用閒暇時間組建以旱船表演為主的“關口會”,隨後,城內各會相繼建立,每逢春節、元宵節、城隍廟會,各會全部出動,旱船班子進城併到周邊地區表演,有“卓圩(與大興相鄰)旱船扯大蓬”之說。
民國十四年(1925年),城內各會旱船表演日趨成熟,在原有“出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四門亭”。每年從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八,大興的旱船班子都要進城與縣城及城郊的班子進行表演,展開競技,場面壯觀,城鎮數十里百姓扶老攜幼前來觀看。
新中國建立後,旱船舞蹈動作和唱腔被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表演中增加了“船幫子”、“篙拐子”、“醜婆”等角色。如今,大興旱船的表演,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創新。它以弘揚主旋律,倡導新風尚為主要表現內容,表演形式上從傳統的一船表演,發展到多船表演。人物活潑、動作誇張、熱情奔放、幽默詼諧,深受民眾歡迎。

表演特點

大興旱船在表演中角色分工簡單,一般每隻船由4個人組成,1名年輕貌美的姑娘或媳婦擔當“船芯子”,船的左側2人,分別妝扮老漢和篙拐子,右側1人妝扮醜婆,一手挎提籃一手拿著蒲扇。後來在表演中增加了數名“船幫子”,以烘托表演氣氛,“篙拐子”與“老漢”角色也變成1人兼演,“醜婆”由男性反串扮演,裝束上多顯滑稽搞笑。表演步法靈活多變,常把行船的各個環節動作,進行誇張。表演中“篙拐子”為頭,各種招式、花樣的變化都有約定,基本舞步為“十字步”、“碎步”、“墊步”、“弓箭步”、“趾步”、“矮步”、“挪步”等。
“船芯子”進船後,用背帶將船身背起扎牢,雙手用力少許扶握船框,船身便於作前行、後退或旋轉運動。表演內容及台詞多為一些家庭中的公婆、兒媳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愛趣事。過去宿遷城內各會玩旱船“出子”各有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番子”,表演時間約為20分鐘。
1、“開船”又名“起船”。鑼鼓聲中開船,會旗在前,鑼鼓隨後。“篙拐子”和“老漢”在船左側,“醜婆”在船右側,行至廣場。“篙拐子”手持五尺竹篙做撐船動作圓場,也叫“邊撐”、“打場子”。“船芯子”碎步圓場,二人配合默契。
2、“蕩船”。“篙拐子”手持竹篙撐船變搖櫓狀。隨著旱船劇終,二人“十字步”蕩船,鑼鼓停,“老漢”、“醜婆”上場插料打諢,引眾人發笑。隨後,由“船芯子”演唱或多人對唱、插其曲調為淮紅調。演唱曲牌如:[四季遊春]、[虞美佳人]、[小五更]、[八段錦]、[扣百子]等。伴奏樂器主要有四胡和二胡,並有專人敲擊小瓷碟、打板,來把握演唱節奏。
3、“淺船”。“老漢”和“醜婆”說唱畢,令船快行,眾人隨旱船圓場一周。“篙拐子”與“船芯子”依次下蹲,又稱“大小波浪”。這時,“篙拐子”打手式或用竹篙向鑼鼓手暗示,鑼鼓聲嘎然而止,船擱淺。“老漢”、“醜婆”、“篙拐子”相互指責,作無可奈何狀。片刻,眾人離船跳水,齊心撬船、頂船,使其進入航道。
4、“四門斗”。圓場一周后,“老漢”、“醜婆”暫退場,“篙拐子”與“船芯子”跑“十字”陣形。二人相對,按東南西北方位“十位”陣形“對沖”,又稱“攮浪”、“戇浪”。之後,“篙拐子”“鯉魚打挺”接做“鷂子大翻身”。這時,旱船原地“打漩”轉圈,又稱“老虎崴窩”。最後,“篙拐子”在原地連續篙轉圈,旱船圍繞“篙拐子”作傾斜狀圓周運動。當“篙拐子”用篙“撩水”時,旱船在原地連續旋轉數圈。
5、“三叩首”。“老漢”、“醜婆”上場圓場一周,鑼鼓停,二人分別說“恭喜發財”、“新年大吉”等“拜門辭”,說畢,鑼鼓聲出,旱船急向前行,船頭點地為拜。如此“三拜”後圓場一周,一行人依次退場。

道具、服飾

道具

跑旱船的道具主要是旱船,它是用稈秸、細竹竿、竹篾、麻繩等材料紮成的船框架,船亭頂端多為四方形(也有橢圓形),裝飾為色澤鮮艷綢花或紙花,船身用綢布圍起,船長2-3米、寬1.5米左右、高1.8米左右。另外,以2米左右的細竹竿作為船篙,角色中人物根據需要有的佩戴頭巾、禮帽、扇子或挎籃等。伴奏樂器:大鼓、大鑼、大鐐、小鐐、小鑼、小鐺、梆鼓。鑼鼓點式有:[急急風]、[慢長鑼]、[游西湖]、[太平春]、[醉八仙]、[青果湖]、[雙富貴]等。

服飾

“船芯子”身著水紅衣褲,戴假髮,盤頭留纂兒戴花。
“篙拐子”身穿藍布長衫,腰扎紅布帶,頭戴禮帽,手持五尺細竹
“老漢”頭頂破禮帽,身穿深灰色長衫,右手持可開可合破油紙傘,左手持長桿菸袋起。
“醜婆”頭戴黑絨帽,上身穿藍色左大襟褂,下身穿黑身大腰褲,束褲腳,右手持戴花蒲扇:左手拎竹編小花藍。

傳承狀況

大興旱船是宿遷旱船的典型代表,在宿遷地區廣泛存在和傳播。自清康熙以來,經歷了八代傳承,在發展中不斷豐富,並湧現出許多代表性的傳承人,他們有清嘉慶年間陳二(“關口會”大領);清同治年間的吳景齋;清光緒年間的陳士賢;民國時期的錢祥、柴長慶(大興旱船班子隊長)、陳加棠(城郊旱船班子隊長)以及解放後的李占魁、傅錦佩(大興旱船班子隊長)、陳友祥、劉漢傑、於慶堂、鮑樹光、羅緒文、於洪南等。
羅緒文,男,65歲,宿豫區大興鎮大興居委會二組,農民。中學畢業後就從事民間文化編導演藝術工作,曾編寫演小品《查線》、《接公公》、《嫁公公》、《重拍結婚照》等參加省市文藝會演,並多次獲獎。大興旱船表演通過他精心的挖掘整理、編排與導演,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又有了新的傳承和發展,在市、區民間文藝匯演中又榮獲一等獎。該同志被省文化廳評為江蘇省文化明星,多次受市、區政府表彰並授予市、區先進文化工作者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