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

《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是由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趙一鳴、張德全、姚志強、趙玉明、李偉實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70065[08204]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70065[08204]
項目名稱
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趙一鳴、張德全、姚志強、趙玉明、李偉實
研究起始日期
1991-07-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5-12-01
主題詞
銅礦;多金屬礦;礦產勘查;礦床遠景評價;大興安嶺
任務來源
01

成果摘要

“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是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勘查與評價研究”所屬的第一個研究課題(編號85-901-01)。 編制萬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和相關礦產成礦圖,從不同層次揭示了全區礦床分布素,展示了深部構造的控礦作用。指出嫩江、得爾布乾、西拉木倫和黃等斷裂為區內中生代重要的控岩控礦深(大)斷裂,它們及其旁側派生造系統,控制了本區岩漿成礦帶及礦床呈帶-列-結展布規律。研究了關花崗岩類的時空分布、產出構造環境、岩石學特徵及其含礦性,指出主要與燕山期和華力西期花崗岩類岩漿作用有關。這些岩體可劃分為Ag、CuM0、CuPbZnAg和CuSn四種主要類型。厘定了花崗岩類含礦性的七條。(嶺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因分類方案,劃分出6個成因類型24個亞類和6個)帶,闡明了各成礦帶礦床的時空分布規律;建立了重要成礦區帶的礦區域成礦模式和多極成礦分帶樣式,為隱伏礦成礦預測奠定了理論基礎重要新發現有:首次在呼盟南山岩盆地中,確定了兩個紫金山式淺成低溫熱液硫酸鹽型Au、Cu(Ag)坡層控銅多金屬礦床中,發現了火山噴氣-沉積成因的新證據;提出了富銅礦床主要受第一期褶皺的次級褶皺轉折端控制,在這類礦床中首次物鑽黃鐵礦等;在多寶山、銅山等大型銅(鉬)礦床的輝鉬礦中發現了187Os,具有很大的潛在經濟價值;發現在多寶山大型斑岩銅礦區外圍存大的銅元素降低場,並和該區中奧陶統安山岩圍岩的清磐岩化帶重合。對與銅多金屬礦床有關的交代了系統深入研究,劃分出11個重要交代岩建造和6個交代系列,為尋找了重要找礦標誌。提出本區古生代和中生代大氣降水與淺成-超淺成侵作用,對多寶山、白音諾和浩布高等大型銅多金屬礦床的形成起著極為總結了本區主要屬礦床的地物化遙等找礦標誌,建立了地物化(遙)綜合找礦模式;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部分靶區驗證結果、共獲銅科研儲量363萬t(其83萬t),銀7030t(其中D+E級2223t),鉛鋅52l萬t(其中D+E級159.70.7t(其中D+E級5.7t)。 研究以構造成礦帶為主線,深入研究了區域成礦規律,進行了有效的成礦預測,在及礦產勘查評價方面均取得了重大進展或創新成果)總體上已達到國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