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遠景評價

《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遠景評價》是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黑龍江地礦局、內蒙古地礦局、山西地礦局、有色總公司黑龍江有色地勘局為主要完成單位,趙一鳴、張德全、徐志剛、姚志強、李偉實、盛繼福、鮑修坡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遠景評價
  • 外文名: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 evaluation of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Greater Khing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 主要完成單位: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黑龍江地礦局、內蒙古地礦局、山西地礦局、有色總公司黑龍江有色地勘局
  • 完成人:趙一鳴、張德全、徐志剛、姚志強、李偉實、盛繼福、鮑修坡
  • 類別:科研項目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遠景評價》
獲獎序號
19980057
項目名稱
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遠景評價
主要完成單位
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黑龍江地礦局、內蒙古地礦局、山西地礦局、有色總公司黑龍江有色地勘局
主要完成人
趙一鳴、張德全、徐志剛、姚志強、李偉實、盛繼福、鮑修坡
獲獎證書編號
KJ—98—2—57
獎種
科技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本項目是國家“八五”科技攻關《緊缺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所屬的一個課題,經過多部門聯合攻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主要有: 1、以當代地質構造理論為指南,綜合該區地質礦產、重力、航磁和地學大斷面最新成果,編制了1∶250萬大興安嶺及其鄰區和相關礦產成礦圖,從不同層次揭示了全區礦床的分布規律和受控因素。 2、在深入研究本區與成礦有關的花崗岩類的時空分布、產出構造環境、岩石學特徵及其含礦性的基礎上,指出銅多金屬礦化主要與燕山期和華力西期花崗岩類岩漿作用有關。這些岩體可劃分成Cu(Au、Ag)、CuMo、CuPbZnAg和CuSn四種主要類型。 3、提出了大興安嶺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因分類方案,劃分出6個重要成礦(區)帶,建立了礦床成礦系列、區域成礦模式和多級成礦分帶模式,為隱伏礦預測奠定了基礎。 4、首次在呼盟南部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確定了兩個紫金山式淺成低溫熱液硫酸鹽型Au、Cu(Ag)礦,並具較大找礦遠景;確定內蒙古敖腦達巴為我國首例斑岩型銀錫銅礦床;在多寶山、銅山等大型斑岩銅(鉬)礦床的輝鉬礦中發現高含量Re和187Os;對銅多金屬礦床的成礦作用用地球化學觀點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 5、指出本區古生代和中生代大氣降水與淺成—超淺成侵入體廣泛相互作用,對多寶山、白音諾和浩布高等大型多金屬礦床的形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6、建立了地物化遙綜合找礦模式,提出了一大批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部分靶區已經驗證,提交了科研儲量。 該項研究提供的報告水平高,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