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中段晚三疊世構造屬性研究

大興安嶺中段晚三疊世構造屬性研究

《大興安嶺中段晚三疊世構造屬性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李世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興安嶺中段晚三疊世構造屬性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世超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針對大興安嶺中段晚三疊世的構造屬性問題,以新近發現的上三疊統沉積岩、晚三疊世正長花崗岩為研究對象,採用多種物源分析揭示上三疊統沉積岩的物源特徵及物源區性質,進而反演沉積環境及構造背景;岩相學、岩石地球化學及年代學相結合,確定正長花崗岩的起源及構造背景。項目預期將揭示大興安嶺中段晚三疊世時期的大地構造屬性,該研究成果將對大興安嶺乃至東北亞地區中生代構造演化細節提供直接的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項目依原有計畫執行,並取得如下結論和成果:1、從古生物學、同位素年代學的研究顯示大興安嶺中段柴河組的沉積時代為晚三疊世。大興安嶺地區上三疊統沉積地層的發現為晚三疊世時期該區的地質、氣候和環境等方面研究提供了素材;2、柴河組剖面沉積岩的主要沉積環境為沖積扇、湖岸沼澤和淺湖灘壩沉積,其構造背景為大陸島弧區,主要物源區為來自循環造山帶的岩漿弧;3、研究顯示大興安嶺中段的布敦化岩體為晚三疊世的花崗岩岩體,輕重稀土元素無分異,具有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和十分強烈的負Eu異常,具有典型的四分組花崗岩特徵,是受到熱液流體交代作用的高分異I型花崗岩。是古亞洲洋在研究區南部西拉木倫河-長春-延吉一線經歷了由西向東的剪刀式閉合後,在三疊紀中晚期進入了後造山階段的產物。 通過以上研究顯示,大興安嶺中段地區在晚三疊世時期仍然受古亞洲洋閉合後造山作用的影響。 本項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10篇,其中被SCI收錄論文2篇,EI收錄論文1篇,核心論文3篇,普通刊物1篇,會議論文3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