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功能定位學說

大腦功能定位學說(theory of brain-function locali-zation)是18世紀末由德國醫師加爾(F.J。Gall,1758-1828)提出的說明人及動物大腦各部位與其感覺、運動、行為等功能具有對應關係的學說。

他認為人的各種精神特質,都在腦子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某一官能的發展必定造成顱骨的某一區域隆起。從顱骨的隆起能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和性格。他將人的特殊官能劃分為三十多種,並相應地在頭蓋骨上劃分出三十多個區域。後來他的助教斯普爾燦進一步發展了他的學說,把顱骨劃分為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賦予一種精神特質,形成曾在西方風靡一時的“顱相學”。
19世紀後半葉,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研究逐漸形成高潮。經過大量的臨床醫學實踐及科學實驗,陸續找到一些局部的定位關係。
1861年法國醫師布洛卡(P.P.Broca,1824一1880)發現左半球額葉的額下回後部(44、45區)如受損傷,就會喪失說話能力,證實了運動性言語中樞的存在;1870年德國醫師弗利志、希齊士發現刺激大腦皮層表面的某些部位會引起對側肢體的運動和眼動,證實了運動區的存在;1874年德國神經學家威爾尼克(K.Wernicke,1848-1905)發現左半球顳葉的顆上回後部(22區)若受損傷,就會發生不能理解他人的言語的“感覺性失語症”,證實了聽覺言語中樞的存在。但臨床實踐和科學實驗中的一些事實,用定位學說不能完全解釋。
心理學家萊士利(K.S.Lashley)提出大腦功能均勢說(亦稱大腦功能反定位說),認為腦的定位與功能無關,而與腦量多少有關。腦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具有整體性。這一學說在強調腦的整體功能時,否定了腦的不同部位在功能上的分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重視整體作用的前提下,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證實了大腦皮層運動區某一點和某一肌肉有針對的關係,大腦皮層的各感覺區域和各種感覺器官之間有著十分精密的空間關係。隨著腦科學研究的深入,人類對腦功能的認識將不斷深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