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皮質的重要功能定位之一。位於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前部(Brodmann4、6區)。該區對骨骼肌運動的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Ⅰ軀體運動區
- 科室:解剖
第Ⅰ軀體運動區的功能特點:,解剖結構,1、大腦皮質,2、大腦的功能定位,
第Ⅰ軀體運動區的功能特點:
身體各部在此區的投影特點為:
1、上下顛倒,但頭部是正的。中央前回最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前部與下肢運動有關,中部與軀幹和上肢的運動有關,下部與頭頸部運動有關。
2、左右交叉,即一側運動區支配對側肢體的運動。但一些與聯合運動有關的肌則受兩側運動區的支配,如面上部肌、眼球外肌、咽喉肌、咀嚼肌、呼吸肌和軀幹、會陰肌,故在一側運動區受損後這些肌不出現癱瘓。
3、身體各部投影區的大小與各部形體大小無關,而取決於功能的重要性和複雜程度。例如,手的代表區比足的大得多。
第一軀體運動區接受中央後回、背側丘腦腹前核、腹中間核和腹後外側核的纖維,發出纖維組成錐體束,至腦幹運動核和脊髓前角。在人類,還有第二軀體運動區和補充運動區。
第二軀體運動區位於中央前、後回下面的島蓋皮質,管理上下肢運動,但沒有頭部代表區。補充運動區位於半球內側面中央旁小葉的前方,額上回的內側面。第二軀體運動區和補充運動區主要在協調和計畫複雜的運動中起重要作用。損傷初級運動區引起肌肉癱瘓或輕癱,而損傷次級運動區則只引起較不顯著和較特殊的運動障礙。
運動的控制和動機、學習、記憶等腦的高級功能和感覺功能都有密切的關係。運動是維持個體生存和種族繁衍的基本功能之一。人類在運動的多樣性和精確性有了質的飛躍。運動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即反射運動、隨意運動和節律性運動(如呼吸、咀嚼和行走等)。
解剖結構
1、大腦皮質
是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灰質部分,也是中樞神經系發育最為複雜和完善的部位。據估計,人類大腦皮質約有26億個神經細胞,它們依照一定的規律排列並組成一個整體。原皮質(海馬+齒狀回)和舊皮質(嗅腦)為3層結構,新皮質為6層結構。
2、大腦的功能定位
兩種學說:一是“鑲嵌學說”,其代表人物有Gall,Broca,Wernicke;二是“整體學說”,其代表人物有Goldstein,Lashley。這兩種學說都不全面。大量的實驗和臨床資料表明,隨著大腦的發育和分化,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將這些具有一定功能的腦區稱為“中樞”。必須指出,這些中樞只是管理某種功能的核心部分,其相鄰或其他部分也可有類似的功能。當某一中樞損傷後,其他有關腦區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代償。因此,大腦的功能定位是相對的。另外,除了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樞外,大量的腦區並不局限於某種功能,而是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和整合,完成更高級的神經活動,稱為聯絡區。Brodmann(1909)將大腦皮質分為52個區,這是大家比較公認的經典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