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粟鰓金龜

大粟鰓金龜,屬鞘翅目、鰓金龜科的一種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粟鰓金龜
  • 拉丁學名:Melolntha hippocastanica Menetries
  • :鞘翅目
  • :鰓金龜科
學名,寄主,為害特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學名

別名 東方五月鰓角金龜。分布 內蒙古、甘肅、河北、陝西、山西、四川等省。是四川西部地區重要農作物害蟲。
大粟鰓金龜大粟鰓金龜

寄主

玉米、小麥、青棵、油菜、豌豆、甜菜、馬鈴薯及蘋果、林木等。

為害特點

幼蟲為害玉米、小麥、大麥、馬鈴薯、油菜、豌豆幼苗。

形態特徵

成蟲大型,雌蟲比雄蟲肥大,雌蟲較寬,體長28—33mm,體寬12—16mm;雄蟲狹長,體長26—32mm,體寬11—14mm。體黑色、黑褐色或褐色,常有黑褐色金屬閃光,鞘翅、觸角及各足財節以下棕色或褐色,鞘翅邊緣黑色或黑褐色。觸角10節,雄蟲鰓葉部7節,粗而彎曲,雌蟲鰓葉部6節,短小而直。頭部密布小刻點,刻點上有密而直的絨毛。前胸背板上有小圓形刻點,中部稀,兩側密,每側中部附近著生黃灰色長絨毛,后角幾乎呈直角,較突出。小盾片半橢圓形。每一鞘翅各有5條縱肋隆起,縱肋間生有密而大小一致的刻點,刻點被灰白色絨毛,但蓋不著底色。臀板上被有密的刻點和平伏的小絨毛,在端部側緣有長的直立絨毛。臀板端部延伸成窄突,前後寬窄一致,雄蟲長於雌蟲。胸腹部密生長而直的黃灰色絨毛,前足脛節外緣雄蟲2齒,雌蟲3齒。足上的絨毛較少。腹部l一5節腹板側面各有一個三角形白斑。卵乳白色,橢圓形,初產時長3,5mm,寬2.5mm,吸水膨大後,長4。5mm,寬3.6mm,卵殼具有不規則的斜紋。幼蟲大型,老熟幼蟲體長43—51mm。頭部淺栗色,胸腹部隨著蟲齡的增長,由乳白色逐漸變成黃白色。前胸兩側各有一個多角形而又不規則的褐色大斑。肛腹板的刺毛列短錐狀刺毛較多,每列28—38根,相互平行,排列整齊,其前端略超出鉤毛區的前緣。肛門橫列狀。蛹大小與成蟲相近。初為金黃色,後變為黑褐色。頭部彎藏於前胸下。前胸呈梯形,中胸腹板中央有一袋狀凹痕,後胸稍突出,翅緊貼於體,前翅上具有縱脊4條,覆蓋在後翅上,後翅僅露出翅尖部分,達到腹部第3節。腹部背面可見9節,腹面可見8節。第9節向背面翹起,末端分叉。

生活習性

四川甘孜6年完成1代,幼蟲越冬5次,成蟲越冬1次,康定5年完成1代。越冬成蟲於5月上旬開始出土,5月中旬達盛期。5月下旬開始交配產卵,卵期45—66天,7—8月孵出幼蟲。10月份逐漸下移到40cm以下的土層中越冬,越冬幼蟲於次年4月上旬開始上升到表土層取食為害,如此經過4年,第5年6月下旬幼蟲開始老熟,並繼續越冬,幼蟲期長達58個月。第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蟲在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是60—72天。8月上旬到9月中旬羽化為成蟲,成蟲當年並不出土,10月開始越冬。成蟲出土後,飛到蘋果和附近樹上取食交尾,成蟲喜在晴天傍晚8—9時出土,飛翔時發出類似於飛機馬達的響聲,雨天或氣溫低於12℃時,成蟲不出土或很少出土。成蟲在果園和林內的分布規律大體是林緣多於腹地,溝邊多於當風坡地。有的白天潛伏在枝葉叢中取食,全天都可以見到成蟲飛翔,以下午16—22時最盛,主要是雄蟲尋找雌蟲交尾,成蟲有假死性和趨光性。分布上限為4200m,成蟲有多次取食和重複交配的現象,交尾後雌成蟲有飛回原出土地產卵的習性。6—7月間,雄雌成蟲先後死去,成蟲壽命長達10個月左右。雌成蟲喜歡在沖積的砂壤土中產卵,砂壤土和石砂土中比較少,每雌產卵14—47粒,卵產於13—26c2n的土層中,呈堆狀,每堆平均有21粒。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時,最適於卵的生活和發育。初齡幼蟲主要取食腐殖質及植物鬚根。由於成蟲產卵成堆,一年中幼蟲有成團為害的現象,苗木受害更嚴重。在幼蟲階段的5年中,第1年不為害或為害很輕,第2—4年為害果苗和農作物,猖撅為害在第4年,第5年的為害較輕。幼蟲生活在土中,因季節氣溫的變化,垂直移動很明顯,10月中旬開始下移,翌年4月中旬以後又開始上升到5—15cm的土層中活動。幼蟲第5次越冬後。在20—30cm的土層中作土室,土室橢圓形,長2.4—2.7mm,直徑1.9—2.3cm,老熟幼蟲潛伏其中化蛹。天敵有寄生菌、寄生蠅和鴉、鵲、鷹、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