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窯村是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窯村
- 地理位置: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
大窯村是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下轄村。
大窯村2337人,其中共產黨員35人,農業勞動力500餘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1000餘人,4個自然莊;土地面積2500餘畝,土地肥沃,是度沙性土壤,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00畝,經濟農作物西紅柿、黃瓜600畝,是典型的農業蔬...
大窯村是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下轄村。經濟發展 小梅鎮大窯村位於龍泉市區南部,距市區40多公里,整個村莊依山伴水,美麗的琉華山環抱著整個村落,全村291戶1145人。有著海拔1512米的琉華山見證了大窯村與大窯龍泉窯的點點滴滴,大窯村還有多處明清建築遺產、文物古蹟,不僅安清社殿、陳萬里故居、千年古瓷等無不展示著...
大窯村 大窯村,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2019年9月27日,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各地自主創建和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省級組織專家組進行了現場覆核,經請示省政府同意,認定大窯村為美麗鄉村示範村。2019年12月25日,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大窯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北約33千米的保合少鄉大窯村南山,是中國北方地區一處重要的石器製造場遺址。大窯遺址有多處燧石岩脈露頭,遺址區內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渣、石塊、石片等,發現了包括石製品、動物化石等在內的大量文化遺物。大窯遺址出土石器工具有石錘、石片、石核、龜背形刮削器等,石器的...
大窯村位於龍街鎮東北邊,距離龍街鎮5公里,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全村國土面積698畝。全村耕地總面積435畝(其中:田415畝,地20畝),人均耕地0.6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蔬菜等作物。基礎設施 該村目前已實現五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全部農戶均通自來水、電和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2戶;...
大窯村石器製造場位於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33公里處保合少鄉大窯村的南山。1973年發現,為一由太古界花崗片麻岩和燧石構成的小山。燧石質地堅硬,適於製造石器。山下有土坡,地層構造上為黃土,下為紅土,遠古人類長期在此開採石料和製造石器,在2平方公里的遺址上,古人打制的石器半...
龍泉大窯遺址,是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境內遺址。該窯系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遺址介紹 龍泉大窯遺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沿溪10里的山坡上共有窯址50餘處。始創於北宋早期,南宋晚期極盛。早期生產盤、碗、壺、爐、瓶等,普遍以刻花為主,蔑紋趨減少,釉較薄,晶瑩透明,並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晚期...
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的大窯古道是舊時龍泉挑青瓷的道路,從大窯密集的坳底至烊坳頭,這條古道全是鵝卵石鋪成成的石子路,其中有一段是用瓷磚鋪成的,並一直延伸到古道上的一處涼亭,古代的窯工就在此集中出發。人文歷史 “中國陶瓷研究之父”陳萬里曾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
大窯石器製造場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郊大窯村境內的文物保護單位。中文名 大窯石器製造場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郊大窯村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保護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郊大窯村,是一處歷經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石器製造...
大窯龍泉窯遺址是中國宋代至明代龍泉窯的代表性窯址,於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大窯龍泉窯遺址在浙江省龍泉市西南小梅鎮東北10里的大窯村一帶,西起高際頭村,北迄坳頭村,在沿溪10里的山坡上,共發現窯址53處。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窯龍泉窯遺址在...
東阿大窯遺址是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理位置 東阿大窯遺址位於東阿縣楊柳鄉大窯村東北750米。出土物件 大窯遺址,當地俗稱青冢子,為一龍山文化遺址。遺址高約6米 ,暴露面積2958平方米 ,地表土層黑灰色,採集標本有磨光黑陶片、夾砂灰陶鼎足、鬲足、黑陶杯、灰陶罐等殘片,紋飾有方格紋、籃紋、弦紋、附加堆紋...
1973年10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市東郊大窯村南山坡上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製造場。當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石核、石片、石斧等387件石器,轟動了國內外考古學界。許多外國考古工作者聞訊相繼前來考察。經1976年到1984年進一步發掘,又先後出土大量石器,主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
賈茹 賈茹,1995年4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扶貧專乾。人物經歷 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扶貧專乾。工作分工 主要負責精準扶貧工作。
楊玲玲 楊玲玲,1987年1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支委會成員、計生主任、婦代會主任、婦聯主席。人物經歷 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支委會成員、計生主任、婦代會主任、婦聯主席。工作分工 主要負責衛生計生、計生協、婦聯、黨建、宣傳、統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相關工作。
龔海波 龔海波,1990年1月生。中共預備黨員。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村委委員。人物經歷 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村委委員。工作分工 主要負責村經濟業務的處理、為民服務大廳、道路交通、農業生產。
劉夢 劉夢,1997年9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後備幹部。人物經歷 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後備幹部。工作分工 負責民政、社保、醫保。
龍泉楓洞岩窯,元明瓷窯。窯址在浙江省龍泉縣小梅鎮大窯村北部約一千五百米的峽谷中。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發掘。出土瓷器有碗、盤、格盤、執壺、高足杯、爵杯、荷葉蓋罐、鳥食罐、爐、香熏、洗、福壽瓶、玉壺春瓶、梅瓶、花盆、缽、盅、筆架、筆筒、硯台、硯滴、碾缽、人物及動物塑像、燈、燭台、器座、器...
龍泉境內遺址保護範圍511.9公頃,總計青瓷窯址126處,分布在龍泉市小梅鎮的金村、高際頭村、大窯村、垟岙頭村,查田鎮溪口村、上墩村。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延續歷史最長、窯場最多、分布最廣、產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瓷窯體系,在中國陶瓷史甚至世界陶瓷史上都...
西大窯鎮烈士陵園位於燈塔市東南部西大窯鎮西大窯村,該陵園建設於1986年,1997年維修,2010年重新修建,陵園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西大窯烈士陵園,是為紀念這些在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光榮犧牲的英烈而興建的紀念設施,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全市弘揚愛國主義,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歷史沿革 西大窯鎮...
青瓷窯址,是位於龍泉境內的古窯址。龍泉青瓷始於南朝,盛於宋元,當地的哥窯,為南宋五大名窯之一。龍泉窯為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外銷範圍最大的歷史名窯。經文物普查,現已於龍泉境內發現歷代窯址350餘處。位於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的大窯古窯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市的源口古窯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後壟坑,以地處坑壠內,故名“後壠坑”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在大窯村後面0.5公里的坑壠內,故名“後壠坑”。系田地名,不為。此片田地系大窯村民耕作。故名。歷史沿革 明、清及民國初屬寧洋縣集寧里大坑社大窯鄉;1934年廢里社屬寧洋縣第一區中南城聯保(後稱中南城鄉、徐溪鄉)稱徐溪保;1949年後寧洋...
胡明松 胡明松:1989年5月生。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村委委員、副主任。人物經歷 現任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村委委員、副主任。工作分工 主要負責環保、安全生產、綜治、武裝。
白E258,境內岩壁瀑布直瀉,其色呈白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境內岩壁瀑布直瀉,其色呈白,故名白岩。歷屬大窯村轄下的小村點。歷史沿革 明、清及民國初屬寧洋縣集寧里大坑社大窯鄉;1934年廢里社屬寧洋縣第一區中南城聯保(後稱中南城鄉、徐溪鄉)稱徐溪保;1949年後寧洋縣第一區徐溪鄉徐溪村,1950-1952年...
巷後,俗稱“硿後”,後以譜音演為“巷後”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處“澗隔”後面、中間隔著一道坑硿,俗稱“硿後”,後以譜音演為“巷後”。故名。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境內人口曾達百餘人,後因匪亂,村落蕭條,最後僅剩蘇氏一戶,至1958年移民拚村遷居雷池,逐為廢村。歷屬大窯村轄下的村落,現地屬雙洋...
丁占義 丁占義(1928年-1951年4月),男,遼寧省瓦房店市復州城鎮大窯村土城外人。生前部隊為40軍120師360團4連。1951年4月在朝鮮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部隊為40軍120師360團4連。犧牲情況 1951年4月在朝鮮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