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街道

大研街道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大研街道

麗江古城的心臟--大研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現有31005人(2010年),納西族人口占77%。古城風光旖旎,民族文化風韻獨特,以其久遠的魅力和生命力,受到全球各地旅遊愛好者的垂青,被稱之為"活著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研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 面積:11.52平方千米
  • 人口:31005人(2010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街道概況,行政區劃,歷史沿革,郵編代碼,社區簡介,古城保護,人口數據,

街道概況

大研街道地處麗江市古城區中心。東與金山街道接壤,南、西毗鄰祥和街道,北接西安街道。主要轄區為大研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核心區域,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面積11.52平方千米,下設新華、新義、光義、七一、五一、北門、義尚、文智8個社區,共55個居民小組,31005人(2010年),納西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7%。位於古城內的木府、獅子山萬古樓、嵌雪樓、玉泉公園等均為街道內重要的歷史人文景觀。

行政區劃

大研街道轄光義、新華、新義、五一、七一、北門、義尚、文智8個社區,51個居民小組。辦事處駐祥和街道義和社區忠義西村,海拔2400米。

歷史沿革

1950年改大研鎮,1958年改公社,1979年改鎮。
1997年,面積56.1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光義、新華、新義、五一、七一、北門、西安街7個居委會和義正、義和、義尚、八河、祥雲、五台、文智14個行政村。
2002年底改屬古城區。
2003年10月,撤銷古城區大研鎮,設立束河、西安、大研、祥和4個街道。

郵編代碼

[郵編]674100 [2007年代碼]530702001:~001新華街居委會 ~002新義街居委會 ~003七一街居委會 ~004五一街居委會 ~005光義街居委會 ~006北門街居委會 ~007義尚居委會

社區簡介

[新華社區]位於大研街道西北部,駐地翠文巷,有476戶、1604人,其中納西1416人。轄萃文段、雙石段、黃山上段、黃山下段。納西語稱“瓦崩”,意為獅子山東斜面。解放前屬義正甲;解放後改名為黃山街、萃文街、雙石街;1952年將三條街合為黃山街;1955年併入新義街。1961年分設新華街,繁榮昌盛之意。萃文段:居委會駐地,起於雙石巷,止於黃山下段,有129戶、431人,納西語稱“補主阿老過”意為桃樹多,而得名“桃園巷”,後來出一些文人學士而改稱翠文巷。雙石段:起於古城入口處,止於萃文段,有99戶、321人,因該巷附近有一座雙石橋而得名。黃山上段:起於黃山下段,往西至與西安街道金甲村相接處,有146戶、517人,依山得名,納西語稱“瓦古”,意為山頂。黃山下段:起於萃文段,往南至光義社區相接處,有102戶、335人。
[新義社區]位於大研街道東北部,居委會駐密士巷。地形呈“井”字型分布。轄積善巷、密士巷、四方街、百歲坊。共有475戶、1512人。其中納西1357人,漢119人。清代屬義正甲,1953年命名為新義街,1966年改名為先鋒街,1981年恢復為新義街。密士巷:居委會駐地,起於新義街向南止於大石橋,西止於新華街,有103戶、361人,因該巷曾居密宗教派而得名,納西語稱“阿義燦”,意為忽必烈部隊駐地。四方街:是大研街道的中心點,有70戶、224人,納西語稱“址慮古”意為古城中心,以前曾稱過仁和街和紅旗街,後來以地理形狀而恢復為四方街。百歲坊:起於大石橋往南止於崇仁巷,有125戶、398人,清乾隆年間,此巷曾出過一位百歲老人而得名。以前曾稱人壽村,新民巷,後來本巷年歲高的老人多,又恢復為百歲坊,納西語稱“激魯鋪”意為河對面。積善巷:位於大研街道以北,起於玉龍花園大酒店後門,往北止於自來水廠,有177戶、529人,該巷因最早的造紙人居住而曾稱“造紙村”,而紙張多用於祭天行善,後來就改稱積善巷至今,納西語稱“生素燦本”意為造紙的村子。
[五一社區]位於大研街道東北部,居委會駐地文治巷。轄文治、文明、振興、文華、興仁上段、興仁中段、興仁下段七個巷段。有1032戶、3486人。其中納西2800人,漢460人,白143人。解放前屬義尚、義勇兩甲,1953年分為新文、五一兩個街,1954年合併為五一街,以“五一”節而得名。文治巷:是居委會駐地。北起紡織廠向南至市醫院古城分院,有238戶、868人,巷內建有一座文廟而得名,納西語稱“恆吉堅”意為廟的上方。王家莊巷:起於市醫院古城分院至南門橋邊,是一條環形巷道,有146戶、532人,因巷內有座“文修橋”而得名,曾住過姓王的官府,又稱“王家莊”。振興巷:北起五一街中段往南至崇仁巷,有85戶、267人,清代為民軍之地而稱“兩營盤”,到1914年為了讓人民振作而改稱振興巷。興仁上段:南起文治巷往北至古城派出所,有159戶、510人,巷內有興仁國小而得名,納西語稱“告肯本古”意為倉庫旁的上村。興仁中段:南起興仁上段往北至興仁下段,長300米,寬2.5米的條石路面。南北走向。有132戶、382人,納西和漢族居多。納西語稱“告肯本慮”意為倉庫旁的中村。興仁下段:南起興仁中段往北至大石橋,有92戶、282人,納西語稱“告肯本滿”意為倉庫旁的下村。文生巷:西起武警支隊,往東至金山建築公司,有180戶、645人。
[光義社區]位於大研街道中心四方街南面,海拔2400米,居委會駐地忠義巷。轄現文巷、新院巷、官院巷、忠義巷、光碧巷、金星巷、金甲巷、木府巷。有820戶、2687人,其中納西2453人,漢199人。解放前屬義和、義勝甲,1953年分為官院、光義兩個街,1956年合併為光義街。取光碧巷的“光”字,忠義巷的“義”字而取名為光義街。忠義巷:是居委會駐地,起於忠義坊遺址往南至食品公司,有201戶、691人,原有忠義坊而得名,納西語稱“木孔”意為南門。現文巷:南起四方街,東與新義社區相連,西連金星巷,北接官院巷,有85戶、256人,因最早有現文國小而順名,納西語稱“建樂過”意為大理人做生意的地方。新院巷:起於七一街關門口,途經劍南春文苑,北通四方街,西連金星巷,北接現文巷,東臨新義社區,南通官院巷,有127戶、312人,據說此巷曾發生過殺父事件而原稱“永紅巷”,後來改稱新院巷,納西語稱“當試羅”意為新居住的地方。官院巷:起於木府北端至木府大門拐彎處,有73戶、241人,明朝時期木氏土司在巷內設有官邸而取名官院巷。光碧巷:起於教師進修學校往北止於白馬龍潭,有162戶、583人,明朝時木氏土司在巷內建有“光碧樓”而得名。金星巷:北起新華社區至府後院,南北走向,有76戶、254人,因有專門製作和出售各種銅器,而取名“金鑫街”,後來改稱金星巷。金甲巷:位於大研街道西北面,獅子山腳下,有35戶、133人,因與西安街道金甲村相鄰而順名。木府巷:位於木府院內(現已搬遷至水電村),有61戶、217人。
[北門街社區]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北2千米處,居委會駐地金虹巷,海拔2440米。轄東嶽巷、文廟巷、玄天巷、金虹巷、子云巷、玉河商場。有876戶、2986人,其中納西1822人,漢455人,白119人。1972年始新建,以前稱北門坡東村及西村。1984年7月正式命名“北門街”,因地處北門坡,故名。納西語稱“瓦古崩”,意為坡坡上。金虹巷:是居委會駐地,東起電話廠往南至玄天巷,東南走向,有114戶、426人,以金虹山為依據命名。東嶽巷: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南400米處,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有90戶、355人,是依據附近“東獄廟”,因“獄”字不吉利,而改稱東嶽廟巷。文廟巷: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東南500米處,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有148戶、566人,是依據附近的武廟寺(又稱文廟寺)得名。玄天巷: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東南面,東與石油站相接,西與古城區一中相連,有120戶、427人,是以附近“玄天閣”為依據命名。子云巷: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西北面300米處,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有125戶、489人,因附近有回族著名詩人馬子云先生的墓而取名“子云巷”。玉河商場: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西1千米處,地勢高,面積20萬平方米,有94戶、226人,因附近原有“玉河農貿市場”而取名玉河商場。水運巷:有185戶、497人,該巷隸屬黑白水林業局,為原金沙江水運出家屬區;原屬西安街道辦事處管轄,2006年劃為大研街道轄區。
[義尚社區]位於大研街道東北面,居委會駐地文明村,海拔2400米。轄文明、文華、文林三個村民小組。有325戶、1170人,其中納西族1139人,白族31人。因境內豎有一座碑坊,刻有“聖旨宗義”的義字取名義尚。1950年為義尚行政村,1955年與文智合併為文義鄉,1958年為管理區,1961年為義尚大隊,1963年為義尚公社,1966年改稱義尚大隊,1984年為義尚辦事處。文明村民小組:是義尚社區駐地,有142戶、503人,因境內有“文明坊”而順名,納西語稱“撕吉”意為三家人居住的村子。文林村民小組:位於大研街道北面,有149戶、535人,清朝年間,因村里曾發生過許多文人而得名,納西語稱“魯高古”意為石頭多的地方。文華村民小組:位於大研街道以北,有35戶、132人,原稱“王家莊”,是因姓王人家居多而得名,後來清朝年間與文明、文林同取文字,取名文華。
[文智社區]位於大研街道辦事處東北3千米處,轄高家莊、文運東、文運西、文蓮、瓦窯、蓮花上、蓮花中、蓮花下、鐵匠、東克智、西克智、榨油、金林街等13個居民小組,有1854戶、6086人(非農除外)。文智一名是以自然村名組合而得名,原屬金山鄉,1950年為文智行政村,1954年為文義鄉,1958年為文智管理區,1961年為文運大隊,1963年改為文智公社,1966年為文智大隊。1984年為文智辦事處,同年劃歸大研鎮區域。2003年成立文智社區。文運居民小組:有126戶、579人,其中文運東村74戶、342人;文運西村52戶、237人;以民國28年(1939年)建立的文運學校得名;納西語稱“海濕滿”。文蓮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西北面,有75戶、332人;納西語稱“瓦科都”意為燒磚瓦的地方,因有專門從事燒磚瓦的人而得名。瓦窯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西南面,有77戶、339人;納西語稱“冷補瓦科都”意為白族人燒瓦的地方;漢名由納西語雅化而得。蓮花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東北面,有213戶、987人,其中蓮花上村有69戶、328人,蓮花中村有79戶、331人,蓮花下村有65戶、323人;因境內有座“蓮花山”而順名。高家莊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西面,有71戶、321人。榨油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南面,有86戶、365人。鐵匠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東面,有53戶、208人。東克智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東面,有58戶、254人;以民國28年(1939年)建立的“東克智國小”而得名。西克智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南面,有75戶、327人;該村位居東克智村的西邊而順名“西克智”村。金林街居民小組:位於居委會北面,背靠金虹山,東起火化廠,西至森警支隊,有1019戶、2374人;該街由原金沙江林業工程公司改制後形成,取金虹山的“金”,金沙江的“金”,林業工程公司的“林”,故名金林街。

古城保護

自2003年11月成立以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世界級精品旅遊城鎮為目標,緊緊抓住麗江快速發展的機遇,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狠抓各項創建工作,努力營造清潔、優美、發展、安全、舒適、文明的生活環境,使全街道呈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環境優美、市場活躍、文化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畫面,贏得了人民民眾的廣泛讚譽。
長期以來,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團結協作,科學決策,始終堅持"政府為主導,居民為主體,社區化管理,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思路,以保護和管理古城為中心任務,積極協調城建、文化、旅遊、治安等部門,建立起了整套分工協作、科學規範、齊抓共建的組織領導機制,使大研古城逐步走上"以保護帶開發,以開發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原住居民是古城的創造者、保護者和延續者,也是古城最鮮活、最有特色的因素,之所以"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等眾多的桂冠戴在這樣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就是因為有成千上萬的原住居民幾百年來一直傳承著歷史、文化和民風,使這座古城古老而年輕,和諧而富有生機活力,在發展旅遊和文化產業的熱潮中,越來越顯示出獨具風格的魅力。 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在工作中不斷分析,總結經驗,探索出了古城保護管理的有效途徑:肯定居民在古城保護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和積極作用,通過爭取各項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調動居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樹立並不斷提高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主人翁意識,使之自覺地參與到各項保護行動中來,真正成為古城的擁有者、保護者和管理者。 街道在古城內設有新華、新義、光義、七一、五一、北門、義尚7個社區居委會,依託社區綜合功能,把原住居民科學、有效、有機地組織協調起來,進行統一管理,讓居民充分發揮保護和管理古城的作用。 在原有民眾性文化活動的基礎上,街道組織社區開展"古城之夜"篝火打跳、民族民間歌舞、傳統民族節日慶典、民族文化展演等一系列獨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專題文化活動,在傳承和延續民族文化的同時,豐富麗江古城旅遊內涵,進一步提高麗江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社區興,則古城興。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社區發展,採用典型引路、示範推廣的辦法,先後在各社區開展了"平安社區、潔淨社區、文明社區、和諧社區、綠色社區、無毒社區"等主題創建活動,使古城內呈現出環境優美、管理規範、言行文明、秩序井然、服務優質、生活和諧美好的良好勢頭,特別是省人大頒布的《雲南省麗江古城保護條例》,使古城人更有信心和決心保護好文化遺產,保護好自己和諧發展的家園。
麗江古城麗江古城
三年來,街道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古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4年,新義社區被評為省級和市級文明村;街道被評為區級文明小城鎮;街道下屬7個社區中有6個被評為區級文明社區。2005年,街道辦事處被評為區級社區工作先進單位;新華、新義社區被評為區級平安社區;北門文廟巷,新華黃山上段、黃山下段,義尚文林村被評為文明小區。2006年2月,街道辦事處被評為市級平安街道辦事處;在全市開展的《雲南省麗江古城保護條例》知識競賽中街道代表隊榮獲一等獎。此外,2005年,街道協助上級部門成功申報"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同年12月張藝謀的《千里走單騎》首映式在古城四方街順利舉辦; 2006年2月3日紀念2.3地震10周年紀念晚會《麗江涅磐》在木府成功舉辦,街道全體幹部民眾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4月,大研街道新華社區被評省委、省政府授予"首批省級文明社區"榮譽稱號。隨著麗江古城知名度不斷提高,每年都有許多國內外元首、政要、知名人士、各級領導、各級黨政代表考察團光臨古城,街道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在古城的環境衛生、治安、旅遊秩序、展示納西族傳統文化上下功夫,圓滿完成多次接待任務,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大研辦事處組織的古城四方街民族打跳大研辦事處組織的古城四方街民族打跳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93606

48291

45315
家庭戶戶數
21989
家庭戶總人口(總)
71874
家庭戶男
35746
家庭戶女
36128
0-14歲(總)
15306
0-14歲男
7897
0-14歲女
7409
15-64歲(總)
73284
15-64歲男
38059
15-64歲女
35225
65歲及以上(總)
5016
65歲及以上男
2335
65歲及以上女
268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64450
31005人(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