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盜(漢語詞語)

大盜(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盜,漢語詞語,讀音為dà dào,釋義是盜竊財物眾多或盜竊活動猖獗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盜
  • 拼音:dà dào
  • 釋義:盜竊財物眾多或盜竊活動猖獗的人
  • 注音:ㄉㄚˋ ㄉㄠˋ
釋義,出處,

釋義

1、盜竊財物眾多或進行盜竊活動猖獗的人。
2、指大強盜。
3、指竊國篡位者。

出處

《莊子·胠篋》:“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呂氏春秋·孟夏》:“顏涿聚,梁父之大盜也,學於孔子。”
綠野仙蹤》第八回:“仲彥道:‘弟系綠林中一大盜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誤國欺君,侵剝百姓,雖然高官厚祿,難道不是大盜。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小婦人父及夫,俱為江洋大盜所殺。”
《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炎正中微,大盜移國。”李賢註:“大盜謂王莽篡位也。”
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我高祖創業,太宗成之,三後繼統,王猷如一。大盜間起,開元 中興。力倍造化,功包天地。”王琦註:“大盜指韋武諸賊臣,以其謀危宗社,故曰大盜。”
清·嚴復《辟韓篇》:“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於民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