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盆菜(下沙大盆菜),流行於廣東省深圳市的民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相傳,下沙大盆菜的習俗起源於南宋末年下沙當地村民慰勞流亡的宋少帝趙昺及官兵的故事,後逐漸發展成為當地黃氏元宵期間全村人共進大盆菜宴的習俗,並傳承至今。現下沙大盆菜的影響已經擴展至下沙村及深圳灣兩岸(包括香港一側)的大部分圍村。大盆菜以蘿蔔、芹菜、芽菇、木耳、支竹、冬菇、荸薺、乾豬肉皮、門鱔乾、油豆腐、魷魚、五花肉、鴨肉、蚝、鮮鱔魚等15種主材,輔以蒜頭、生薑、生蔥、南乳等佐料,採用煮、煎、炸、炒、燒等方法,用大鐵鍋將15種主料分別一一加工好,做成15道不同的主菜。然後以蘿蔔作為第一道菜鋪底,把15道主菜按一定順序一層一層盛入大木盆里,即算製作完成。下沙大盆菜歷史悠久,幾經演變成為當地禮俗、節慶活動的重要內容,對於研究南粵地區飲食習慣、人生禮俗、節慶活動等的形成、發展、演變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2009年10月16日,大盆菜(下沙大盆菜)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盆菜(下沙大盆菜)
- 非遺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 批准時間:2009年10月16日
- 申報地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 遺產類別: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