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地質地貌,冰川地貌,蒼山地貌,斷層窪地,蒼山瀑布,峰叢峰林,混合花崗岩,蒼山變質岩,大理石地質,褶皺山地貌,資源情況,景觀景點,蒼山,感通寺,清碧溪,雲帶路,洗馬潭,中和寺,無為寺,蒼山神祠,蒼山大峽谷,七龍女池,文化遺址,生態保護,動物,植物,申世歷程,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蒼山是大理的天際線,
蒼山南北延綿50公里,東西寬10-20公里。主峰
馬龍峰海拔4122米。蒼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每兩座山峰之間均有一條溪流,構成了蒼山“十九峰十八溪”的獨特景觀。蒼山東側是
洱海,蒼山與洱海相輔相成,是地殼差異升降的結果。蒼山與洱海構成了優美的高原山水風光。
蒼山是一座有著顯著特徵和獨特地質奇觀並潛在著特殊地質科學價值 體系的標誌性山脈。是中國乃至東南亞地質、地理、生物、氣候的重要過渡區域,是區域分帶的標誌地。是“
大理岩”和“
大理冰期”的命名地,是
變質岩博物館,是垂直生態景觀的展示地。
地質地貌
冰川地貌
大理蒼山是國際上著名的第四紀末次冰期“
大理冰期”的命名地,由奧地利人魏斯曼(1937年)命名。是亞洲大陸第四紀末次
冰川作用的最南部山地之一。對大理冰期及其遺蹟的研究歷史早,地學界將其作為進行國內、外
冰期對比的主要標準地之一。是
末次冰期及以後的氣候變化、生物演化、環境演化等自然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區域。雖然蒼山冰川在規模上不及北美冰川的壯觀宏大,但它是不同地區冰川發育的一種典型類型的代表。由於大理蒼山地質、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過渡性,蒼山大理冰期活動遺蹟得到完好地保存,第四紀末次冰期各冰階、間冰階系列無論在橫斷山、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島嶼以致全球各大山系中都是較完全的。經歷了多期冰川作用,留下了各種各樣的冰川遺蹟外,還有第四紀冰川冰水沉積物保存。是研究第四紀氣候變化的重要地區之一。
冰川是由一層層雪花堆積在一起的,直到重量足夠,於是結成冰晶體。等到這個冰體變得又厚又重發生變質,而形成冰水冰時,它就會開始朝低的方向移動。當冰川在磨過兩旁的山壁時,刮下所有鬆脫的岩石,並且把它們隨著冰塊帶下山去。最後,冰川的冰在遠遠的山谷中融化時,其中所夾帶的岩石、礫石和細岩屑就會不分大小顆粒一起留下形成冰磧。當冰川融化的速度比高山上新冰結成的速度快,冰川就會愈來愈後退,直到消亡。在冰川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中,直接形成的各種堆積物和地貌,稱冰川地質遺蹟。
複合冰斗
冰斗由於冰蝕作用造成的三面環山,後壁陡峻的半圓形窪地。冰斗出口處常有一岩坎(
冰坎)。冰斗一般發生在雪線以上,多由雪坑發育而成。融凍作用和冰川刨蝕是冰斗擴大和加深的主要力量。多個冰斗就組合成複合型冰斗。
在冰川剝蝕作用下,蒼山主脊形成了一條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刃脊,蓮花峰到馬耳峰間的山峰均是保留極好的角峰,主脊兩側冰斗、冰窖、冰蝕/冰磧湖泊/冰蝕窪地串連分布,角峰、刃脊、冰坎、懸谷、冰窟、石河、石海遺蹟比比皆是,冰川幽谷、
槽谷等冰川地貌保存尚好。
刃脊
刃脊冰川谷之間或相鄰冰斗之間的山脊因冰川侵蝕和長期凍裂風化,逐漸變得尖薄陡峭,峰頂參差不齊,形如鋸齒。
角峰
角峰被三個或三個以上冰斗或冰窖包圍的岩壁陡立的金字塔形山峰叫角峰。是由冰斗或冰窖中的冰體向後齧蝕山坡而形成的殘留尖塔狀山體。
冰坎
冰坎橫阻於冰斗、冰窖出口或冰川槽谷的岩坎。冰流自高向下流動過程中,掘蝕而成的數個陡峻冰坡與凹地相間的地形。該地有多級冰階
冰蝕湖
冰蝕湖是冰川在重力和壓力下沿地面運動時,冰川本身和挾帶的岩屑對地面產生挖掘作用,形成窪地,冰融後積水成湖。
蒼山地貌
在距今約2300萬年至180萬年(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期間,兩個大陸板塊碰撞強烈的擠壓,使岩體產生許多破裂面或斷裂帶,冰雪和雨水沿著斷裂帶不斷侵蝕著,流水的沖刷使谷地切割得更深,這樣就形成了坡陡谷深,多呈V字型的峽谷,在溝谷上段形成U型與V型的套疊,出現谷中谷景觀 ,而峽壁上的岩石大多數約是在20億年前就形成的。峽谷發育階段為隘谷——障谷——
峽谷。
蒼山峽谷地貌——蒼山東、西坡朔源侵蝕是形成峽谷的原因,高達兩千多米的落差被分配到不到1米的距離內,使得峽谷中瀑布、跌水、溪流汲汲相連。流水沿著岩層的薄弱帶或橫斷層強烈向下侵蝕時形成。
U、V型谷——在距今約2百萬年的(第四紀)冰川時期,蒼山遭到強烈的冰川作用,冰河鑿就出了橫向呈U型的谷地,多在3600米以上,後期流水不斷侵蝕U型谷底部下切谷地形成剖面呈V字型的谷地,多在3500米以下。
斷層窪地
花甸壩是受斷裂控制的岩溶窪地(斷層窪地),後期經冰川活動的改造,最終為大量冰磧物所充塞,隨蒼山一起上升發育形成現今的高山草甸,四周為中山丘陵和峰林環抱。
蒼山瀑布
蒼山經歷了大規模陸內造山運動的強烈擠壓,蒼山的強烈快速隆生,洱海的相對下沉及漾濞江的下切,使得蒼山兩側各條溪澗有巨大的落差,在山頂至山腳間,存在著高達2千米的高差,沿溪流朔源而上,由於岩石抗侵蝕能力的差別,形成了多級懸崖式河床,當溪流流經懸崖式河床傾瀉而下時,就形成了如今所見的疊水和瀑布。流水攜帶著砂石,不斷地衝擊、磨蝕崖腳,在瀑布之下則形成潭穴。
峰叢峰林
峰叢是底座相連的岩峰,是峰林發育的早期階段,峰與峰之間形成“U”形的馬鞍地,由多個角峰、峰柱組成。混合花崗岩石遭受強烈擠壓後垂直節理髮育,冰雪、流水沿裂隙裂縫侵蝕著岩石,岩塊崩落形成參差不齊的地貌景觀。
混合花崗岩
蒼山東坡3200米至3700米地帶出露了一套
混合岩、
混合花崗岩。蒼山的混合岩是在距今7500萬年的喜馬拉雅中-晚期,因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間的強烈碰撞,巨大的應力場使蒼山岩層發生局部熔融生成了適宜的新礦物和岩石組合,岩石的結構構造和物質成分與
花崗岩類似,稱混合花崗岩。混合花崗岩體出露地表後,遭到冰川雨雪凍融流水的侵蝕風化,形成了景觀變化多樣的混合岩、混合花崗岩地貌景觀。
混合花崗岩成岩後受構造應力作用,垂直節理和張性裂隙較發育。氣溫的變化使岩石膨脹、收縮,造成更多、更大的裂縫,水沿著裂縫不斷的侵蝕,在物理風化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岩石裂解崩落,形成有稜有角形態各異、挺拔奇秀的石峰、絕壁、峰叢、峰林和岩牆。岩石形成於約0.7億年前。
蒼山變質岩
蒼山的岩石是在21億年前就形成的,而這些物質從前是堆積得層疊有序,造山運動和後期地殼板塊相碰撞時,岩石就象手風琴的折褶壓縮在一起,直到形成山脈。蓄積在岩石上的壓力和其間的熱量足以使岩石晶體重構,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原來的岩石發生了變化,變成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岩石,這種岩石叫變質岩,這種再結晶的過程叫區域性變質作用。如花崗岩在受壓遇熱之後變成片麻岩,
頁岩在低溫低壓下變成板岩,
石灰岩、
白雲岩在低級至高級的接觸性變質作用或區域性變質作用下變成大理岩等等,這種變化常常需要漫長的過程。
蒼山主體由蒼山變質岩系組成,蒼山核部和東坡為經過強烈變形改造的中深變質岩系;西坡及南緣為中生代淺變質岩所圍繞;北部雲弄峰一帶為古生代沉積岩和花崗岩侵入體所占據,亦有蒼山變質岩群出露,但岩石一般已經歷過不同程度變質變形改造。洱海以東為
古生代沉積岩出露,但
奧陶系卻有輕微變質現象。
大理石地質
大理岩是由富含鈣鎂質的
碳酸鹽岩類如石灰岩、雲灰岩及
白雲岩等受到強烈的
地殼運動應力場和熱力場的複雜變質作用形成的。大理石的魅力來自變幻的色彩與自然流變的紋飾,成為大自然傑出的藝術創造。美奐絕倫的大理石畫常常成為人們的收藏品。這些色彩與紋飾就演自高溫高壓下礦物的重新組合與固態下的流變作用及變質分異作用在岩石中形成褶皺、流變褶皺的結果。“彩花”和“水花”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礦物成分不同所致。含銅、橄攬石或
蛇紋石的大理岩為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緻密的白色細粒大理岩,又稱“漢白玉”。
褶皺山地貌
蒼山經歷了多期次的拉伸、擠壓造山作用的疊加改造,晚期(喜馬拉雅期)又受到大規模平移剪下的強烈改造和山脈隆升的層次轉換,形成了複雜的褶皺山體。從北到南連綿50餘公里,在冰雪、流水的侵蝕作用下,岩層表面因軟硬差異。
資源情況
蒼山的森林資源豐富,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 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季相景觀。以蒼山命名的蒼山冷杉,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懸崖絕壁之上,是中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有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 、龍膽花、蘭花、綠絨蒿。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氣候適宜,植被茂密,山上有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
四不像”。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雲出處新辟了一條玉帶雲遊路。
蒼山的泉水亦為人稱道。除了18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潭、黑龍潭等;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龍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還是大理石的出產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
碳酸鈣為主,間含微量氧化矽、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被譽為“石中瑰寶”。
景觀景點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蹟類型有7類13種亞類,蒼山每一個露頭點幾乎都是地質遺蹟點。代表性的地質遺蹟類型有:地質事件剖面、岩石剖面、構造剖面、重要岩礦石產地、岩石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水體地貌景觀、冰川地貌、凍融地貌、構造地貌、堆積地貌、喀斯特地貌及地質災害遺蹟。
蒼山
蒼山,是
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蒼山橫亘大理境內,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於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裡凍死了。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古今文人為其留下的詩文佳作:明代楊升庵說它“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各顯其技” ;元代黃華老人的詩碑中寫它“桂鏡台掛玉龍,半山飛雪天風” ;明朝送無極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學士張來儀又形容它“陰岩猶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
感通寺
感通寺,又名盪山寺。唐初高僧李成眉賢者所建。明朝
洪武十六年(1383年),該寺主持無極禪師到金陵朝覲明太祖
朱元璋,以白馬和山茶花作為貢品。朱元璋大喜,御製送無極詩二首,水陸行程詩十八並序相贈,並賜群臣和詩十二章,均刻石豎於感通寺大雲堂前。
雲南詩、書、畫三絕名僧擔當晚年居該寺,圓寂後建墓塔於斯。
清碧溪
清碧溪在聖應峰和馬龍峰之間,又名翠盆水,青龍潭。兩峰險峻對峙,溪水穿石流過,稱為“一線天”。清碧溪的主要景點是“水疊三潭”。上潭中奔涌而下的泉水形成一條飛瀑,潭南面的崖壁上刻有“清碧溪”三字。
雲帶路
玉帶路南起馬龍峰,北止應樂峰,寬2米,長約18公里,是走進蒼山,游蒼山的最佳途徑。沿途主要景點有:清碧溪、七龍女池、鳳眼洞、中和寺、碧玉潭和黃龍洞等。
洗馬潭
在蒼山玉局峰與龍泉峰交接處,海拔3920米,屬第四紀大理小冰期高山冰磧湖。據傳,元世祖忽必烈迂迴遠征大理國時,率兵越蒼山,曾在此洗馬駐紮,故名。這裡原名高河,又稱“瀉河”,原為南詔水利工程設施。《南詔德化碑》載:“遏寒流潦高原為稻黍之田”即指此。潭水清澈,明朗如鏡。潭直徑約170米,周長250米,水深0.5至1.5米,蓄水量為3000立方米。盛產大理特產“
高河菜”和著名的雪茶。
中和寺
中和寺因位於蒼山中和峰而得名。曾被
清朝康熙皇帝賜匾“滇雲拱極”,是大理著名的道觀之一。
中和寺始建於唐
南詔國時期,是南詔國王異牟尋禪封“
五嶽”之“中嶽”點蒼山的中心。
無為寺
無為寺位於蒼山蘭峰東麓,“無為”是佛教名詞,亦稱“無為法”與“有為”相對,指非因緣合成形成,無生滅的絕對存在,原是“涅”的異名。宋代“大理國”第一國王段思平酷愛佛教,在環境清幽,視野開闊的地方修建了無為寺。元世祖忽必烈迂迴遠征大理時,曾在寺附近駐兵,有“駐華台”。寺後有一泓清泉,傳說可以用來治療疫病,稱為“救疫泉”。明代修膳過,有過山門、過廳、兩廡閣、老岩、翠華樓等。
蒼山神祠
蒼山神祠位於中和峰麓南北,坐北朝南,前臨中溪,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唐“天寶戰爭”後貞元十年(794年)唐朝派使者崔佐時來大理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的地方。至此,南詔與唐破裂42年,又重修於好。誓文一本進獻唐王朝,一本異牟尋置於剛建蒼山神祠石函內。現存的是明清至民間時多次維修留下的建築,為一殿二廟,正殿為5開間,單檐歇山式,長14米高8米進深10.3米。
蒼山大峽谷
蒼山大峽谷深藏在馬龍峰與聖應峰之間,怪石嶙峋、古木蒼鬱,極富原始野趣。峽谷中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致的季相景觀。其中還有令人神往的清碧溪“水疊三潭”,及明太守楊邛崍手書的“禹穴”摩崖石刻。
七龍女池
七龍女池是蒼山神奇的疊泉飛瀑景觀。位於黑龍溪中部,其右為馬龍峰。從下而上有天然的七個清泉水池,每個水池西側飛瀑跌宕而下,相傳這七個水池是洱海龍王七位龍女沐浴休息的場所。
文化遺址
蒼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有石斧、石鑿、但以半月形雙孔石刀、斷線壓紋陶、帶流器、帶把器、圓底器等為典型特徵,形成自成體系的洱海地區新石器方化。自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中央博物院吳金鼎、曾昭燏、王介忱等三人奉李濟先生之命,對大理進行古蹟調查。發現21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佛頂乙址、佛頂甲址、馬龍遺址、龍泉遺址、小岑遺址、馬耳遺址、中和遺址、三陽遺址、鶴雲遺址、蓮花四甲址、白雲遺址、蒼琅乙址、蒼琅丙址、下關遺址、五台甲址、五台乙址、蒼琅甲址、蒼琅丁址、蒼琅戊址、虎山遺址、捉魚村遺址等;並對馬龍遺址、佛頂甲、乙二址、白雲遺址、龍泉遺址等四處進行了科學發掘,又對中和峰、五台峰部分進行試掘。
這是雲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規程進行的科學發掘,初步揭示了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為研究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科學證據。解放後,雲南省博物館在蒼山沿線調查或試掘的遺址有:五指山遺址、中和遺址、余家田遺址、小岑遺址、雙鴛村遺址、鶴陽遺址、上關遺址等7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等。
生態保護
動物
白腹錦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羽色最華美的雉類之一,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觀賞雉,白腹錦雞全體可入藥,有止血解毒的功效。昔日在蒼山隨處可見,當它拖著光亮似錦的長尾,在蒼山灌木叢林中輕盈裊娜地奔走時,是一幅絕佳美景。
由於自然環境的破壞、污染,人為的開墾、獵捕,加之旅遊活動的開展,使白腹錦雞的數量急劇減少,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2009年大理州蒼山保護管理局在萬松庵開展了白腹錦雞繁育基地,利用國內成熟的錦雞繁育技術,進行人工繁育,使其種群數量有所增加,達到野外穩定繁殖的規模。2011年將約1000隻白腹錦雞放歸蒼山。
為使白腹錦雞能較好的從人工繁育到自然生存的過渡,蒼山保護管理局職工自願捐款,購買玉米到野外散播餵養白腹錦雞。現清晨登上蒼山,隨處可見白腹錦雞的靚麗身影,在寂靜的山林中增加了活力,構成蒼山的“另類”美景。
植物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昆明植物園主任孫衛邦等專家在漾濞縣鑑定、確認了一株原生漾濞槭。這是漾濞縣截止2012年發現的第五株原生漾濞槭。
漾濞槭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又生博士於2002年在漾濞縣蒼山西鎮石鐘村馬鹿塘發現,2004年《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漾濞槭受威脅的等級評價為“極危”。 2007年,陳又生博士再次到蒼山考察,確認漾濞槭現僅存四株,是世界上最稀有和瀕危的物種之一。
蒼山保護管理局漾濞縣分局多次與昆明植物園、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對原來發現的四株漾濞槭植株及生境進行了保護。蒼山保護管理局漾濞縣分局工作人員在開展漾濞槭保護及生境調查工作中,發現了一株根、莖、葉等都與漾濞槭極為相似的槭樹科植物,經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聯繫,經鑑定,確認發現的第五株是原生漾濞槭,該株株漾濞槭高10.7米,胸莖56米,長勢良好。
申世歷程
2004年9月,為促進大理蒼山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蹟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蒼山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啟動。
2005年5月13日,由雲南省國土資源廳主持,在昆明對大理蒼山地質公園申報材料進行了評審。評審專家組認為蒼山具備國家地質公園申報的條件,一致通過評審,同意上報國家審批。
2005年8月15日至18日,國土資源部在北京召開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會議,通過評審大理蒼山地質公園得分101分(總分110分),在全國53個參評公園中僅次于山東泰山(102分)名列第二。8月24日,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等部門成員參加的第5次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會議在北京召開,經審定大理蒼山地質公園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土資源部以《關於批准山東泰山等53處國家地質公園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87號)檔案,批准大理蒼山地質公園正式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取得成功,為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奠定了一個堅實基礎。
經過2005年至2006年的建設,2007年11月21日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舉行了揭碑開園儀式,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揭碑開園。
2008年,大理州人大通過了蒼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決定。大理州政府成立了以州長為組長的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工作領導組,明確了“申世”工作目標。
2008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委託雲南省地質調查局,負責完成蒼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各項業務技術工作。地調局地質環境院於2011年底完成了國家第七批世界地質公園評審會要求的申報材料。
2012年1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會上,蒼山國家地質公園順利通過評審,已成功進入國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秘書處及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執行局推薦目錄之一,蒼山“申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大理州人民政府調整充實了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工作領導組,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州國土資源局。2012年9月17日召開的州十二屆人民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同意將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作為蒼山地質公園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主體。
2013年1月9日,我國決定把雲南省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和青海省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推選為中國2014年兩個候選世界地質公園。
2013年8月27日,為順應地質公園“申世”的要求,在大理州國土資源局內成立大理州蒼山地質公園管理局,同時將原屬大理州蒼山保護管理局地質公園管理職責調整到大理州蒼山地質公園管理局。地質公園管理局內設地質遺蹟保護科、網路信息科。同時,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為了完成“申世”各項工作,成立了大理蒼山地質公園有限責任公司,主要任務是完成地質公園前導廣場的各項建設任務。
2014年7月28日至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執行局將委派專家瑪蒂尼(Guy Martini)先生(法國)、莎菲(Mohd Shafeea Leman)先生(馬來西亞)和觀察員格蘭特(Patricia Granet-Brunello)女士(法國)實地評估考察大理蒼山地質公園。
2014年9月18至22日,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公園大會將在加拿大石錘世界地質公園舉行。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加強聯繫——以一種對人類有意義的方式將人和地球聯繫起來”。會議期間,將向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授牌。衷心希望大理蒼山順利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大家庭。
2014年9月23日申請世界地質公園成功。
旅遊信息
大理西線:大理-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天龍八部影視城-漾濞石門關-永平寶台山-永平玉皇閣-雲龍天池-雲龍太極圖-諾鄧千年白族村(可前往劍川、麗江,也可原路返回大理前往保山、怒江)。
大理東線:大理-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天龍八部影視城-祥雲水目山-雲南驛-賓川果園-賓川雞足山(可返回大理,可經鶴慶前往麗江、香格里拉,也可從祥雲返回昆明)。
大理北線:大理-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天龍八部影視城-喜洲古鎮-蝴蝶泉-洱源西湖-洱源地熱國-劍川石寶山-寺登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