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詔太和城遺址
- 外文名稱:Nanzhao Taihe City site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市下關鎮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免門票入園
- 著名景點:南詔德化碑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雲南大理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建議遊玩時長:1.5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起源,主要景點,城牆,南詔德化碑,遺址意義,太和城由來,交通信息,旅遊指南,
歷史起源
唐開元25年公元737年,蒙舍詔皮羅閣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739年建都太和城至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為南詔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40年之久。今《南詔德化碑》尚存。元郭松年《大理行記》記太和城:周回十有餘里。城廢於明初。南詔德化碑立於贊普鐘十五年即唐太曆元年(公元766年),是南詔王閣羅風被迫叛唐投吐蕃以後,為說明阻絕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不得己叛唐而立的。碑文內容豐富,對南詔初期歷史敘述極為詳細,著重講述了南詔和唐朝原的密切聯繫及雙方交惡的經過,雙方三次兵戎相見,最後南詔歸吐蕃的過程。為研究南詔的形成、社會制度、雲南各民族的關係、南與唐王朝和吐蕃的關係,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資料。
興起於巍山的南詔在唐王朝支持下,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了五詔。同年唐玄宗封南詔王 皮邏閣為“雲南王”,這標誌著南詔國的建立。此前,洱海周圍還有許多小部落,史稱“西洱河蠻”。他 們為抵禦其它部落的侵襲,在洱海沿岸建築了一些城邑,其中較大的一座便是太和城。南詔在統一五詔的前一年(公元737年)便兼併了一些“西洱河蠻”,占據了太和城。
公元739年,南詔國將都城從巍山遷到太和城。太和城的“和”,為夷語山坡之意,所以太和城的意思就是築在山坡上的城。
主要景點
城牆
現存蒼山頂的金剛城及南、北兩道城牆。城牆多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殘存的北段城牆高出地面約3米,厚約5米。城址頗具規模,呈不規則三角形,現在遺址僅存兩道夯土城牆,北城牆西從佛頂峰台坡向東北延伸至洱海之濱,長3225m;南城牆西從蒼山五指峰麓向東延伸至洱濱村,長3350m。夯築的殘牆基寬4~5m,高2~4m,全城面積約3km2。位於佛頂峰上的佛頂寺,其周圍地面高出寺內地面0.3m,房基厚近4m,為一面積近3600m2的土台,據傳當年南詔國的避暑宮及金剛城即建於此。
42個方形柱礎用卵石鋪墊平整該建築基址平面形狀略呈方形,由42個方形柱礎組成,建築面積約600平米,其功用性質尚無法判定。
220米長防禦石牆防禦極為嚴密在方形建築基址南側約100米處,勘探發現一道寬大的石牆基。該牆基寬度大、延伸長,應為太和城外城內的另一道防禦牆或隔牆,反映了太和城防禦體系極為嚴密。
部分支釘及窯壁殘片為此處獨有發現一座較為簡易的房基,在周圍區域勘探發現了部分支釘、窯壁殘片等物,這些遺物在其他區域從未發現。綜合以上因素考慮,該區域極有可能為作坊區。
部分明清遺存及春秋戰國時紅衣陶發現了部分明清以來的遺存及春秋戰國時期的紅衣陶遺存,南詔時期遺存僅發現1座瓮棺葬及部分陶片瓦片等。
南詔德化碑
歷史背景
南詔太和城立於太和城“國門”處的南詔德化碑。碑外這個唐代建築風格的重檐亭子叫南詔碑亭,它是1983年為保護德化碑而修建的。亭內的這塊巨大石碑就是德化碑,它是雲南最大的唐碑。德化碑是南詔民眾歌頌閣邏鳳的文治武功的功德碑,碑文還著重表明南詔不得已而叛唐的曲衷。唐朝與南詔的兩次戰爭,都發生在唐玄宗天保年間,史稱“天寶戰爭”。應該說,戰爭的責任主要在唐朝;而唐軍大敗又說明南詔政權已成為一個不可小視的力量了。
天寶戰爭,雖然南詔取勝,閣邏鳳認為:“生雖禍之始,死乃怨之終,豈顧前非,而忘大禮。”這段“德化碑”里的話說明閣邏鳳仍顧念南詔與唐朝的臣屬關係。於是,他派人“收亡將等屍,祭而葬之,以存舊恩”。這就是在下關城區天寶街南側的“大唐天寶戰士冢”,也稱萬人冢“。
天寶之戰後,閣邏鳳又統一了整個雲南,南詔逐漸成為世人矚目的政權。閣邏鳳也成為雄才大略的一代南詔王。這時,他令人撰文,詳述天寶戰爭的原因、經過,並著重言明不得已而叛唐的苦衷,將其刻製成巨碑,於公元766年立於王宮門外。他立此碑的目的何在?《新唐書?南詔傳》記載他的一段話說得比較清楚:”我上世世奉中國,累封賞,後嗣容歸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閣邏鳳及其後繼者異牟尋一直想改善與唐朝的關係。安史之亂後,唐朝也重新調整對南詔的政策。於是,到了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派使者崔佐時來大理,與南詔異牟尋會盟於點蒼山下,叛唐43年的南詔又與唐重修舊好。次年唐德宗又派御史中丞袁滋前來南詔,重新冊封異牟尋為”雲南王“。
簡介
太和城遺址內有南詔德化碑,碑面正文原有3800餘字,現只存256字。碑文主要記述了南詔政權建立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史實,碑文相傳為南詔清平官鄭回撰,唐御史杜光庭書。文章婉轉動人,辭藻華麗,書體遒勁秀拔。唐大曆元年(766年),南詔王閣邏鳳立此碑於太和城宮門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金石家王昶訪獲,嘉慶三年(1798年)李亨特就地建亭保護。此碑是研究南詔歷史及其與唐朝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德化碑本身:高3.97米,寬2.46米,厚0.6米。正面碑文3800餘字,為行書,由於滄桑變化和風雨剝蝕,現僅存256字。碑的背面有1300多字,正書,是南詔清平官、大將軍等職銜和姓名等。碑文為南詔清平宮(宰相)鄭回所撰,唐流寓使杜光庭書丹。鄭回在後來異牟尋重歸於唐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應該說他撰此碑文深含情感,又準確地體現了閣邏鳳的意圖,碑文文辭典雅,結構嚴謹,婉轉曲折,駢散交替,警句疊出,實為一上乘佳作。總的說來,德化碑對研究唐朝、吐蕃歷史及其相互關係,有著極高的價值,在很多方面,彌補了新舊《唐書》之不足。碑亭四周有幾副對聯,是評價德化碑的。
文化價值
碑文相傳為南詔清平官鄭回撰,唐御史杜光庭書。文章婉轉動人,詞藻華麗。書體在行楷之間,遒勁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的筆意。唐大曆元年(766年),南詔王閣邏鳳立此碑於太和城宮門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金石家王昶訪獲,嘉慶三年(1798年)李亨特就地建亭保護。此碑是研究南詔歷史及其與唐朝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遺址意義
南詔之所以遷都於此是有戰略意義的。首先,南詔原都巍山,偏南;遷都這裡則為統一後的南詔腹地,便於
統治。其次,太和城西靠險峻的蒼山,東臨浩瀚的洱海,山海為天然屏障,有險可守,不需構築東西城牆。因此,太和城只有北、南兩道城牆。北城牆西起蒼山的佛頂峰,南至洱海之濱,長3.5公里多;南城牆西起蒼山五指山麓,東至海邊洱濱村,長3.3公里多;主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兩城牆皆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較為堅固。至今殘存的牆基寬4—5米,高2—4米。
太和城主要部份建築在蒼山山麓的緩坡上。然而,城內街巷布局未見記載,不知其詳。唐朝樊綽的《蠻書》也僅有這樣一段話:“太和城北去羊苴咩城一十五里。巷隔皆壘石為之,高丈余,連延數里不斷。”也屬語焉不詳。但據《南詔野史》(胡蔚本)記載,我們可以推知當時南詔王宮、宮室位置。該書說:“南詔德化碑……大理府城南,太和村古城,閣邏鳳叛唐歸吐蕃,立碑國門外,明不得已之故。”這裡說的“國門”,專家認為是指南詔王宮的宮門,這樣,南詔王宮的位置就應該在德化碑以西。德化碑以東,大約是官吏住宅和軍隊駐地。
現在殘存的太和城遺址除南北城牆的幾段殘垣之外,還有山頂的金剛城遺址。所謂金剛城即太和城內的一個小城。它是公元747年增修太和城時修築的一座不規則的圓形城,和太和城北城牆西端相連結,位於佛頂峰上,也是用土夯築而成。修築時,適逢唐朝賜南詔《金剛經》,所以將此城取名為“金剛城”。金剛城遺址今僅存一土台,當年南詔避暑宮可能就建在這個土台上。
自公元739年皮邏閣將南詔國都遷於此,中經閣邏鳳,到公元779年,異牟尋繼位後又遷都至羊苴咩城,太和城作為南詔早期首都共40年。在蒼洱之間,修築城邑,類似太和城,利用山海之險,僅築兩道城牆是一大特點。除太和城外,還有南詔國中後期及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龍口城(上關)等。而這種情況在全國是罕見的。
太和城由來
太和城原為河蠻(白族的先民)所建立的城邑。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沼王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次年(公元738年)以太和城為都城建立南詔政權,直到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止,歷時42年,太和城是南詔前期的都城。山頂有金剛城,建有鶴頂寺,在洱海金梭島上建有南詔避暑宮,可供考察、遊覽。
地址:雲南省大理市七里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
交通信息
交通:可從大理古城或下關乘中巴前往,從下關出發約需15分鐘,票價2元,路旁可以看見有“太和城遺址”的標牌。
旅遊指南
住宿:沒必要在此居住,可作為參加大理的一個活動。可在大理住,推薦MCA和四季客棧,因為具有國際青年旅館的特點和價格。
飲食:本地最為著名的就是“三道茶”了,也稱回味茶。另有洱源扇也可一嘗。
購物:有服裝、各式掛包、壁掛等。用蠟染布製作的服裝多次榮獲輕工部全國優秀旅遊產品獎、中國文化時裝優秀獎和省優秀民族產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