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渾,位置是福建省武吳屯鄉下轄的一個行政村,歷史名人有哀(衷)長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渾
- 位置:福建省武吳屯鄉下轄的一個行政村
- 地形:地勢平坦,四面環山,形如盆地
- 歷史名人 :哀(衷)長吉
基本信息,地理交通,歷史文化,歷史名人,
基本信息
地理交通
大渾村地勢平坦,四面環山,形如盆地。
有大渾溪從上游的閩贛界山自北向南流來,緩緩穿過大渾畈(fàn,本地方言,指連片的田地),經鎖山後,在吳邊村匯入東溪,東溪為崇陽溪支流。大渾境內河段約四里,築壩四座,兩岸沃野成片。
大渾村四通八達,在東北西南四個方向分別與同屬吳屯鄉的小渾、上村(倪厝小隊)、小際、彭屯四村毗鄰,各有通道。有水泥公路通到吳屯鄉治、武夷山市城區,至城區三十餘公里,駕車只需半個鐘頭左右。
歷史文化
大渾村是吳屯鄉乃至武夷山市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隋唐時即有居民。民國時,吳屯屬崇安縣(今武夷山市)第六區,區公所設在大渾。
解放後設有“大渾國中”,後撤。有“大渾國小”,加上幼稚園,原有七個年級。近年人口外流,撤點並校,大渾國小基本荒廢。大渾人注重教育,改革開放以來受過大中專教育的不下百人。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為“大渾會”。武夷山自古以來,為了紀念吳屯鄉出生的高僧“辟支古佛”扣冰和尚,縣城、吳屯鄉、嵐谷鄉等等,都有廟會,大渾會是其中之一。
大渾村的大姓有“衷”、“林”、“翁”,故有林厝、翁厝。但衷姓人口最多。大渾是福建衷氏的發祥地,其始祖稱“永昌公”,為隋朝大業年間為避戰亂從中原遷來。村中原有明代所建的衷氏宗祠,毀於近代。
歷史名人
哀(衷)長吉:字叔選(巽),又字壽之,晚號委順翁,崇安大渾里人。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進士,授邵武簿,調靜江軍掌書記,秩滿,遂命駕而歸,結廬武夷山中。徜徉林泉,托興吟詠,雖老,手不釋卷,諸如內典、實錄、讖緯、方書,務窮其奧,後學多師事之,卒年八十九。有《雞肋集》行世,《全宋詞》輯其詞六首。(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七《福建通志》《萬姓統譜》卷十七)
衷一鏡:崇安大渾里人,生失怙,恃二兄,撫以成人,事兄嫂如父母,長讀書,任俠,人皆以義士稱之。(《崇安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