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浴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洛河的支流, 大浴河,發源於黃龍縣紅石崖,向南進入澄城縣,於蒲城縣中固村附近匯入北洛河,全長102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浴河
- 別名:大峪河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渭河支流洛河的支流
- 地理位置:陝西省東部
- 流經地區:陝西省黃龍縣、澄城縣、合陽縣、蒲城縣
- 發源地:陝西省黃龍縣紅石崖
- 主要支流:102
- 河口:陝西省蒲城縣中固村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水庫,灌溉,水力發電,
幹流概況
大浴河,發源於黃龍縣紅石崖,向南進入澄城縣,於蒲城縣中固村附近匯入北洛河,全長102公里。
大浴河位於縣境東部,為澄城與合陽之界河,下游毛家坡段與蒲城縣接壤。發源於黃龍土石山區。水源有三:一出揣天峰東佛爺崖下南流,稱史家河;一出羅圈山南,稱曹家河;一出將軍廟山南麓九泉,稱寺莊後河。三源流程不長,匯流後由趙莊以北紅石崖入境,經羅家窪、莊頭、雷家窪、交道、醍醐鄉及韋莊鎮部分地域於韋莊鎮毛家坡出境。總稱大浴河,在蒲城縣永豐鄉曲里匯入洛河。境內流長59.65公里,流域面積237.44平方公里,
大峪河大峪河發源於黃龍山佛爺嶺,為澄城、合陽兩縣的界河,自北而南經蒲城縣永豐鎮注入洛河,全長77公里。在本縣流經皇甫莊、防虜寨、王村、和家莊、獨店5個鄉(鎮),流程49.5公里。流域面積512平方公里。
大峪河系洛河左岸支流。源出黃龍山南麓,流經合陽、澄城,在蒲城縣永豐鎮東堡入境,至西固村匯入洛河。在縣境內流長13公里,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河床寬8米。常流量為0.5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2217萬立方米。為重碳酸——硫酸根鈉鎂型水。下游建有大峪河水庫,可抽灌農田6000畝,並有少量水產。
水文特徵
縣境內常流量0.3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0.2立方米/秒,年總徑流量91.45萬立方米,溝谷切深在80~160米之間,在大峪河村一帶河底最低處高程558米。平均年徑流量1244.9萬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89立方米,平均比降5.28‰,屬常流河。
主要支流
後溝,位於黃龍縣紅石崖鄉駐紮駐地東3公里。南北走向,北起王家溝、南 至澄縣河坡村與上川交匯入大浴河,全長8公里。溝內有七個自然村、最大寬度250 公尺,開墾程度達90。有一長流河。因此溝是大浴河後支岔之一而得名。
上川,該川溝位於黃龍縣紅石崖鄉駐地。南北走向,北起石板廈、南 與大浴河交匯,全長10公里。溝內有10個自然村。開墾程度90%,最大寬度250米,溝內有一常流河。因該川位於大浴河上游而得名。
明嘉靖《澄城縣誌》載:“將軍山南,泉三原合之,水可盈斗,中隔土嶺一里許,鑿引達縣,可以利民。撫按移檄查修,今尚未舉,時其有待乎!”這三股泉水源頭明時屬澄城地域,民國年間劃歸黃龍墾區,今屬黃龍縣。泉水匯流注入大浴河。明時由於科學技術水平落後,測水不準。實際常流量僅有0.004秒/立方米,並不是盈“斗”。建國後在此處建成一座小(二)型水庫即佃家莊水庫。
治理開發
水庫
紅石崖水庫,位於大浴河西支流黃龍縣紅石崖鄉曹家河。設計庫容160萬立方米,沿山土石乾渠7.05公里,其中石渠4公里,於鹹和村北上原。設施灌溉面積1萬畝。1969年10月開挖土石乾渠,1973年勘測設計水庫,當年冬季開始大壩清基回填。施工近10年,水庫主體工程尚尾留溢洪道,乾渠穿通隧、涵洞3座。建石拱渡槽1座。土、石渠毛斷面形成。土壩回填,質量管理不嚴,壩體沉陷裂縫嚴重,不能蓄水。放水涵洞未按設計施工,斷面彎曲不規則,並有裂縫,逼迫另開。乾渠需襯砌方能放水,鄉依賴國家投資補助。因澄、合兩縣大浴河爭水未了,渭南地區水利主管部門難以列入計畫。縣水利部門後期也未調濟資金扶助,加之連續幾年降雨較多,遂將尾留、改善工程擱淺。
定國水庫,位於防虜寨鄉定國村西大峪河谷。1970年12月動工,1975年4月竣工。大壩為均質土壩,高33.7米,長190米,頂寬5米;總庫容527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62萬立方米;溢洪道屬陡坡式寬頂堰,最大溢洪流量170立方米/秒;總乾渠長46公里,建築物140座。共移動土石方183.98萬立方米,投工212萬個,投資190.1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35.45萬元,余為自籌。1982年,國家又撥款30萬元,襯砌乾、支渠38.6公里,對30多座建築物進行維修。設施灌溉面積1.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9000至10000畝,緩解了防虜寨、王村等公社21個村莊的2.5萬人和5000多頭牲口用水問題。
大峪河水庫,在永豐公社,1975年建成,總庫容156.5萬立方米,進庫泥沙55.5萬立方米,年均淤積7萬立方米,降低了水庫壽命。且使土層變薄,地力減退,農作物減產。
大峪河水庫,以建於大峪河下游得名。位於縣城東25公里,永豐鎮中固村北側,系永豐鎮興辦。設水庫管理站,有12名管理人員.總庫容為11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65萬立方米。土壩高22米,頂寬20米.輸水洞為臥管式,可引流量1.0立方米/秒,有溢洪道設施,泄洪能量為107立方米/秒,控制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建有兩座電力抽水站,抽水灌溉農田6,500畝.水庫養魚年產4.5噸。大峪河水庫始建於一九七四年,使用良好。
團結水庫,系永豐鎮溫湯村委會興建工程,位於溫湯村北側,總庫容量30萬立方米,抽水灌溉3,300畝,年產魚2噸。
勝利水庫,位於澄城縣大浴河中下游,是一座集供水、灌溉、防洪為一體的小型綜合水庫,水庫建成於1974年11月,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38米,壩頂高程510米,壩頂長240米,水庫原設計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設計,設計洪水位506.65米,洪峰流量314立方米/秒,洪水總量443萬立方米,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509.70米,洪峰流量580立方米/秒,洪水總量627萬立方米。設計總庫容66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22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502.8米,滯洪庫容390萬立方米,死庫容50萬立方米,死水位492.0米。該庫溢洪道位於大壩右肩,為開敞式正槽溢洪道溢流方式,自由溢流,溢流堰為寬頂堰,堰頂高程502.80米,設計泄洪流量158立方米/秒,校核泄洪流量368立方米/秒,放水設施為放水塔,位於大壩左肩,設計放水流量1.5立方米/秒,最大放水流量4.5立方米/秒。承擔著下游秦202線,茨溝公路大橋和7個行政村10500餘人,9座國小670名學生和1.5萬畝農田的防洪保全任務。
灌溉
幸福渠,渠首位於合陽縣皇甫莊坡下大峪河上游二龍寺處。1958年8月開工築壩,10月1日引水上原。掘隧洞8處,修原邊渠10公里、乾渠30公里、築斗門24座,支渠4條。主體工程用石3000餘立方米,動土500萬立方米,投工110萬個。國家投資5萬元。1964年,縣上撥款對乾、支、斗、分、引渠進行整修,修大陂塘4個。可澆農田5000多畝,可供沿渠28村3600戶10萬多人畜用水。後因與澄城縣曹家河村發生糾紛,王村公社又建定國水庫,幸福渠歸定國水庫管理。
大浴河,澄城縣北自王家河南至姬家河、李家河,約有水地千畝。因河水常流量小,下河常於傍岸處掘坑蓄水,接濟灌溉。
水力發電
1960年代末,澄城縣曾在大浴河建小型水力發電站3座。
段家河水電站,莊頭鄉段家河村段文洲,肄業於原西北農學院水利系,1958年由西安市水電局回鄉勞動鍛鍊,倡導村民利用大浴河水力建發電站,並擔負設計和指導施工、安裝設備。電站採用木製雙擊式水輪機,木質水槽加青磚,片石漿砌管道,代替當時既缺又貴的機制水輪機和鋼管。站分兩期施工。第一期於1959年3月竣工,並開始發電,水頭落差14米,常流量0.2~0.25秒/立方米,裝機容量12千瓦,三相低壓輸電,線路長2.5公里,供段家河、泉溝和北坡3個自然村200戶照明、磨麵、榨油、軋花。第二期工程,1961年動工,年底建成發電,裝機容量5千瓦,與前站併網供電,除磨麵、榨油、軋花外,並安裝流動水泵,灌地20多畝。
姬家河水電站,繼段家河小型水力發電站之後,下游姬家河村在白家溝口建水電站。引水常流量0.32秒/立方米,引水渠道長2100米,安裝雙擊式15馬力水輪機1台,配10千瓦電機。建成發電後,供130戶照明,並帶粉碎、軋花機各1台,安裝4K—18水泵1台,灌地70畝,水電站建機房6間,村民投工3萬個,自籌資金1.7萬元,國家補助1.3萬元,縣水電局陳世欣設計、組織施工和安裝。
李家河水電站,1964年7月籌建,1965年3月破土動工,1966年2月竣工,5月發電,引水常流量0.33秒/立方米,水頭落差8米,安裝混流式14馬力水輪機1台,配10千瓦發電機。建成發電後供132戶照明,帶磨麵機2台,粉碎機2台和鍘草機、軋花車等,縣水電局技術員王林正設計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