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社會動亂,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道士行業日漸冷落。就在
阿炳三十多歲的時候,因病雙目先後失明。在貧病交迫的情況下,阿炳被迫走上流浪賣藝生涯。作為一個民間盲藝人,阿炳飽嘗人間的悽慘苦痛,受盡權貴們的欺負凌辱。他所留下的琵琶曲《大浪淘沙》以及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風曲》,表露了他對人生的威慨,對黑暗的擾爭,對未來的嚮往。
曲調來源:
關於這首樂曲的曲調來源,傳說不一,他自己說“也許是從道家學來的吧”,“也許是從僧家學來的吧”,“也許是從街頭上聽來的吧”,經過查證道家曲牌沒有此曲,合奏曲牌中的《大浪淘沙》與此曲也沒有相似之處。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
華彥鈞根據他所熟悉的音調創作的。在這首樂曲中,既有柔美悠長的旋律,又有剛勁短促的音調,高低起伏的音樂,使人聯想翩翩,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有人說這是阿炳一生的真實寫照。
樂曲賞析
樂曲共三段。開始的慢板段落是全曲的主體部分,篇幅較長。在短小的引子之後,主題呈現,旋律深沉蒼勁,柔中帶剛並富於感嘆。時起時伏的音浪,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平和激憤。這個長達十一小節的主題,用段末擴充、換頭、搭尾和通過出現清角音(fa)等變換旋律創作技法,變奏了五次,從多側面揭示主題的音樂內涵。第二段篇幅短小,是個過渡段落,主要用“摭分”指法演奏,並作重複和模進,音樂滔滔不絕,情調輕快,富有動力。第三段速度更快,旋律富有稜角,節奏堅定,音樂鏗鏘有力,表現了一種堅強不屈的氣質,樂曲在充滿自信和樂觀的氣氛中結束。
(註:大浪淘沙曲譜來源)
第一段
樂曲的第一段(1-70小節)是慢板,是全曲的主要部分,它由主題(1-11小節)和主題的四次高潮構成。主題旋律抒情優美,情緒含蓄內向。這諧和柔美的旋律所表露的樂思,有如傾訴,有如冥想,啟迪著人們對生活的深思。音樂既有感嘆式音調,又有吶喊式的音調,節奏有疏有緊,速度從容不迫,旋律蒼勁簡潔,伴隨感情的起伏而變化,生動感人,使人聯想翩翩。樂曲描述了作者生活在舊社會,一生飽嘗了一切辛酸痛楚的滋味,描述了對舊勢力強烈的不滿與怨恨,意欲反抗卻無能為力,只有埋藏心裡的感受。特別是開頭“261”三個四分音符是樂曲的引子,力度不強,速度很慢,餘音深沉不絕,既如同一個悲憤故事的開頭,把人們帶入一種黑暗、孤獨、寂寞的意境中,帶入了對辛酸往事的回憶之中,引出後面對一生坎坷的講述,又像是苦命人一聲長長的無奈的嘆息,給人以沉重之感。
第二段
第二段(71-90小節)一方面是第一段的對比段,在技法上主耍套用雙彈和披的手法,形成雙音的連續進行。段落短小,具有過渡性質。它和第一段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又在節奏與音調上與第一段形成強烈的情緒對比,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過度段,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音樂緩起漸快、輕快流暢,節奏規整單一,有不穩定性,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自由的嚮往,描述了作者內心中兩種矛盾的思想鬥爭不斷加劇,光明還是黑暗?忍耐還是抗爭?
第三段
第三段有如全曲的一個尾部,旋律取材於蘇南民間音樂大哎吶曲《將軍令》的部分音調。掃弦技法用得很經濟(只在關鍵時刻掃拂幾次)。旋律節奏活潑,鏗鏘有力,在激奮的情緒中結束全曲。第三段(90-118小節)是中段的延續,是主體段落的發展與歸結,速度較快,節奏多變,力度從mf 加強到ff,鏗鏘有力,扣人心弦。特別是切分音的出現使音樂更加富有動感,它表現了作者是對未來美好生活,對光明的一種嚮往,然而現實終究是無法改變的,全曲結尾是一個漸慢的樂句,速度的變化使作者猛地清醒了,又回到了現實,依然是一片黑暗。音樂又進入第一主題:失望與信心交替在旋律中,但仍可以感受到作者依然堅定的嚮往和沒有放棄光明的志向。所以說琵琶曲《大浪淘沙》是阿炳內心世界的寫照,是阿炳複雜情感的展現,是阿炳用琵琶演奏的“命運交響曲”。
整體賞析
琵琶曲《大浪淘沙》結構雖分為三段,但第一段是全曲的主體,第二段有如一個過渡,第三段是個短小明快的結尾。因此,他基本上是以一個主題變化發展來表現樂曲思想意境的。在寫作手法上繼承了傳繼寫意的特點,樂曲緊緊扣住節奏的對比變化,在旋律高、低、中昔區的反覆遷回波動中發展樂思。樂曲雖簡練,但在表演藝術上其功夫之深,亦不是一般人輕易可就的。
總的來講,《大浪淘沙》沒有直截了當地述說阿炳自身的坎坷,無論是被社會遺棄的恥辱、羞恨,還是對人生命運的憤懣不平;無論是失去光明的苦痛,還是飽含淚水的憧憬,在阿炳的音樂中是無所在而又無所不在。樂曲是阿炳自己長期對生活的感受,以及受到民間音樂的薰陶之後從心理流露出來的一種音樂。它滲透了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演奏技巧
《大浪淘沙》共分三段,一段為慢板,是全曲的主體段落,二段為短小的過渡段落,三段為稍快的中板。樂曲的風格不同於江南絲竹的小巧秀麗,主段中大量六度以上的大跳,形成了旋律開闊大氣的語言風格。在右手演奏技巧上阿炳主用了琵琶的“核心語言”——彈、挑、輪,用基礎的點、線語言展現樂曲剛毅的性格。
在琵琶演奏技法的套用上,左手的傳統文曲指法吟、帶、泛、輪的細巧安排,增添了主題旋律在表現上的藝術威染力。右手除採用彈、挑、雙彈技法外,不用其它紛繁的技法,以突出主題旋律。
主題通過變奏,鞏固發展了樂思。
變奏一:基本上是主題略有變化的反覆加固。結束時去掉原有甩尾而擴充為三小節較為柔和委婉的旋律,有如低聲吟唱。
變奏二:樂思得到發展,旋律變化亦稍大。如開始的旋律中清角音的反覆套用,造成旋律調式色彩的變化,段落中最高昔的多次強調把情緒推向高潮。
變奏三:變奏二情緒的延續,有如高潮後的餘波,結構上壓縮為十小節。
變奏四:具有收束的意義。變奏四在結構上雖有擴充,但音調多在中、低音縈迴,是情緒上一個內向的發展。
社會影響
經過後世藝術家們的不斷提煉,《大浪淘沙》現已成為琵琶傳統曲目的經典作品之一。
宋飛於1995年成功的將琵琶曲《大浪淘沙》改編在二胡上演奏,宋飛隨王范地學了五年琵琶,能彈奏琵琶曲《大浪淘沙》。她根據自己的彈奏經驗,不僅與鄭小瑛對改編曲作出了修改,並且在演奏中也體現了原曲的意味。全曲最後的一個撥彈音用的很妙,似乎是將全曲所有的音樂給凝聚、盡收在一個音中,給全曲的意境以高度的概括。
作者介紹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正一派道士。曾一度淪為街頭流浪藝人,飽受苦難,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
寒春風曲》三首和
琵琶曲《大浪淘沙》《
龍船》《
昭君出塞》三首。其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動人心,充滿藝術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