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 、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四通 。全村有 190戶通自來水,有560戶飲用井水,有38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34%)。有1135戶通電,有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63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4.4 %和56.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88戶(分別占總數的87.7%和69.4%)。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泥巴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8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機車7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00畝,有效灌溉率為 49.8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6畝。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戶;建有小水窖 61口;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2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5萬元,占總收入的 19 %;畜牧業收入535 萬元,占總收入的 65.7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5938 頭,肉牛 29 頭,肉羊 85 頭);漁業收入 8 萬元,占總收入的 1 %;林業收入 6萬元,占總收入的 0.7 %;第二、三產業收入110萬元,占總收入的 13.5 %;工資性收入249.8萬元,占總收入的30.7%。農民人均純收入1173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38人(占勞動力的 8.6 %),在省內務工111人,到省外務工12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38 戶,共鄉村人口4303 人,其中男性2207人,女性2096人。其中農業人口4106 人,勞動力2436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 4299人, 藏族 3人,其他民族1人。到2006年底,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27人,參合率63.4%;享受低保19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8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2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3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08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30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交通閉塞,自然地理條件有限,民眾發展意識淡薄,學習和運用科技能力較差;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差,加之產業未形成規模,民眾增收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著力改善交通條件;突出重點培育支柱產業,發展優質蠶桑、經濟林果3200畝,發展以生豬、兔為主的養殖業;每年轉移勞動力1068人,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自然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