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氣二次污染物
- 外文名:Atmospheric
- 別名:繼發性污染物
- 形成原因:陽光照射,化學反應
- 主要污染物:硫酸鹽氣溶膠,過氧乙醯硝酸酯等
- 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基本介紹,源頭,類型,殺手,危害,防治,
基本介紹
名稱;大氣二次污染物 英文名稱;Atmospheric
大氣污染物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有100多種。從污染源排進大氣後,直接污染空氣的稱一次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氮、顆粒物(飄塵、降塵、油煙等)、氨氣、及含氧、氮、氯、硫有機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質等。二次污染物是由於陽光照射污染物、污染物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污染物與大氣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有害物質,光化煙霧就是一種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在空氣中相互作用或與空氣的正常組分發生化學反應或者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新污染物,稱為二次污染物。一般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增強。各種從污染源直接排出的一次污染物,本身產生了化學變化,轉變成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大的化學物質,例如S02轉變成硫酸霧。NO2轉變成硝酸霧,以及烴類和N02轉化成光化學煙霧等,後者均比前者的毒性大。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又稱繼發性污染物,是排 入環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氣環境中經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發生變化或與環境中其他物質發生反應,轉化而形成的與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學性狀不同的新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在大氣中被氧化成硫酸鹽氣溶膠,汽車排氣中的一氧化氮、碳氫化合物等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的臭氧、過氧乙醯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機制往往很複雜,二次污染物一般毒性較一次污染物強,其對生物和人體的危害也要更嚴重。
源頭
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分為固定源和流動源兩類。所謂固定源就是位置和地點固定不變的污染源。主要指工礦企業在生產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冶金、鋼鐵、建材等工業企業都是對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固定源。流動污染源是指交通工具在行駛時向大氣中排放的有害氣體而形成的污染源。 按人類社會活動功能劃分,還可以分為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被人們注意到或已經對環境和人類產生危害的大氣污染物大約有100種左右。其中影響範圍廣、對人類環境威脅較大、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有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含物及光化學氧化劑等。
類型
大氣污染通常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種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危害了人體的舒適、鍵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環境的現象。
(一)根據污染物的化學性質及其存在的大氣狀況,可將大氣污染分為還原型大氣污染和氧化型大氣污染。
中國是世界上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大氣污染是我國環境問題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我國的經濟發展、能源結構、地形及氣候條件決定了我國大氣污染具有以下特徵:
①煤煙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問題,主要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
②汽車尾氣污染明顯增加,並逐漸上升為城市大氣主要污染源,總懸浮顆粒物或可吸入顆粒是影響城市空氣品質的主要污染物;
③酸雨分布區域性、季節性明顯,污染物成分特點突出,多以硫酸酸雨為主;
④工業“三廢”任意排放是目前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但農業引發的大氣污染仍不容忽視。
殺手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複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1)總懸浮顆粒物(TSP):總懸浮顆粒物是指粒徑在10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簡稱TSP。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決定於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學組成。TSP中粒徑大於10微米的物質,幾乎都可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進入肺泡。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狀顆粒物,稱為飄塵。可經過呼吸道沉積於肺泡。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氣腫、肺癌的發病與空氣顆粒物的污染程度明顯相關,當長年接觸顆粒物濃度高於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氣時,其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國家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2毫克/立方米。
(2)自然降塵:自然降塵指粒徑大於10微米在空氣中經重力作用就能沉降到地面上的灰塵。其來源以風沙揚塵為主。人吸入灰塵會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呼吸道出現狹窄現象。
4、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4.9時,將會對森林、農作物和材料產生明顯損害。
污染物
5、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捲菸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噁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6、氟化物(F)
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
7、鉛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危害
二氧化硫對健康的危害
大氣中的二氧化硫70%來自燃煤,二氧化硫對眼結膜和呼吸道黏膜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它可引起氣管和支氣管的反射性痙攣,使管腔縮小,呼吸道阻力增加,黏液分泌增多,換氣量減少。嚴重肺、心功能損害時,可造成肺氣腫甚或呼吸道腫脹;導致喉痙攣和聲門水腫,使人窒息而死亡。長期接觸含二氧化硫的空氣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及COPD等疾病。此外,二氧化硫對心血管疾病也有影響。二氧化硫又是一種促癌物質,能加強某些致癌物質的作用。二氧化硫還可形成酸雨,對生態系統、工農業生產和建築設施造成嚴重損害。
氮氧化物對健康的危害
光化學煙霧對健康的危害
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在紫外線的參與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醛類、過氧乙醯基硝酸酯等,通稱為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對人體最突出的作用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紅腫和喉炎。高濃度光化學煙霧能損害深部呼吸道黏膜和組織可導致胸痛,甚至引起肺水腫。甲醛是一種刺激性的致敏物,能造成上呼吸道刺激及變態反應性疾病。
可吸入性顆粒物及其危害
煤與其他碳氫化物由於燃燒不全,向空氣中排出煤煙,是大氣中懸浮微粒的主要來源。直徑小於10μm的微粒可被人體吸入呼吸道,稱為可吸入顆粒物。大於5μm的塵粒易被上呼吸道阻留,部分可隨痰排出,其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慢性炎症。小於5μm的塵粒,可進入支氣管和肺泡,引起支氣管反射性痙攣,黏液分泌增加,呼吸道阻力增大。塵粒作用於肺泡,能促使肺纖維組織增生,影響肺的換氣功能,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有些可吸入顆粒物本身就是有毒的,或吸附其他有毒物質,可引起相應的多種危害。大氣懸浮微粒中含有的苯並(a)芘等多環芳烴是致癌物質。
由於大氣被氯氟烴污染,臭氧層遭破壞,致使射向地面的短波紫外線增多,可使皮膚癌、白內障發病增加,並可危及生物,特別是海洋生物的生存。
大氣污染可使佝僂病發病率增加,某些經空氣傳播的疾病容易流行。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與大氣污染水平有關,污染嚴重可引致公害事件。
防治
從大氣污染的發生過程分祈,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方法,是從污染源著手,通過削減污染物的排放量,促進污染物擴散稀釋等措施來保證大氣環境質量。但目前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還不能徹底根治污染源,因此,大氣環境的保護就需要通過運用各種措施,進行綜合防治。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尋求大氣污染的控制途徑。
(一)採取各種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1、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
2、改善燃料構成
3、進行技術更新,改善燃燒過程
4、改革生產工藝,綜合利用“廢氣”
5、開發新能源,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以減少煤炭、石油的用量。以上新能源多為可再生性能源,在利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化石能源開採使用的環境問題,是比較清潔的燃料。
(二)採用各種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
1、煙塵治理技術
2、二氧化硫治理技術
3、光化學煙霧的治理技術
(三)合理利用環境自淨能力,保護大氣環境
1、搞好總體規劃,合理工業布局:(1)搞好城市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調整工業結構、合理工業布局
2、做好大氣環境規劃,科學利用大氣環境容量
3、選擇有利污染物擴散的排放方式
4、發展綠色植物,增強自淨能力
(四)加強大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