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經濟,社會事業,旅遊風景,
行政區劃
大段鎮:轄大段、東風、鳳竹、潭坊、滸村、滸口、鶴吼、九龍、雙紅、古橋、交山、隘口、公益共13個村民委員會,1個集鎮居委會,170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大塅鎮是一片富饒的土地。擁有森林面積1846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達884392立方米,年可生產商品木材5000立方以上,山上珍貴樹種、苗木300多種,毛竹林3萬餘畝,蓄積量260萬根,年可採伐30萬根以上,生產明筍50萬斤。擁有耕地面積18275畝,有50多年種植生薑、中藥材、茶葉的歷史,有大面積的草山草坡,僅紅蘇、龍泉源天然高山牧場就達3500餘畝,這裡有著豐富的電力資源,國家大Ⅱ型水電站—大塅電站、人渡電站、塔下電站、金雞橋電站四大梯級電站裝機達2.5萬千瓦,年發電量上億萬度。境內地熱水、矽石、大理石、金礦等礦產資源亟待開發。
2006年,大塅鎮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銅鼓縣十一五規劃,該鎮已被納入重點城鎮建設範疇,並被確定為全縣中心城鎮建設,到2010年,集鎮面積將擴大到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將增加到1萬人,策應武吉高速(武漢至吉安)、昌銅高速(南昌至長沙)二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山、水、電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力度,著力推進鎮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生態旅遊產業,生態旅遊產業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鎮GDP的40%以上,建成現代化、多功能的繁華城鎮,朝建設“贛西北生態旅遊休閒重鎮”的目標奮進。
大塅是銅鼓的東大門,贛湘邊貿的重要集散地,江西紅色旅遊的主動脈通道,這裡歷史悠久,風土人文濃郁,環境寬鬆,資源充沛,商機無限,我們將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厚的回報來迎接各界朋友和客商到大塅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經濟
大段鎮農業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以生產茶油、生薑、乾椒、“明月山”牌優質蜜本南瓜、“聖女果”櫻桃西紅柿而聞名。區域內以“一瓜一花”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在大嶺村建有以嫁接山茶花為主要品種,輔以廣玉蘭、深山含笑、樂昌含笑、杜鵑、雙面紅、華木蓮、閩楠等60多個品種,總面積達800畝的宜淞花卉苗木示範園,花卉苗木主要銷往上海、浙江等省市。在樣路口創辦了宜春市五百里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其“明月山”牌南瓜系列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稱號,並從國家商標總局取得了註冊商標,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
大段鎮耕年產糧食4000萬公斤,活立木蓄積量11萬立方米。 大段鎮是個農業大鎮,土壤類型繁多,主要為紅壤土、水壤土、潮土三個類型,其中紅壤土占總面積的55.24%,水稻土占43.85%。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評均氣溫17.6—18.2℃。
傳統農產品以水稻為主,糧食年產量達4000萬公斤。大段鎮充分利用丘陵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照“壓糧擴經”的思路,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在種養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以葛根種植、麻雞及良種豬養殖為典型的商效農業產業。其中葛根種植面積達2460畝,產值超過180萬元,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運作,綠健葛業有限公司年加工葛根10萬公斤,年產葛粉1.5萬公斤,產品遠銷上海、浙江、廣東、湖南等省市。麻雞養殖專業戶220多戶,年產麻雞150多萬羽,市場拓展到湖北、浙江、上海、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為加快生豬生產,大段鎮1994年興建了“萬頭養豬場”,1999年引進100多頭加拿大雙肌臀大約克良種豬,改良了品種。在示範基地的帶動下,2002年底,年出欄生豬千頭以上的養殖大戶6戶,出欄生豬近3萬頭。此外,大段鎮還發展了銀杏種植1000畝,葡萄種植100畝,大棚蔬菜200畝,高產油茶改造2000畝,金銀花種植200畝等,特色農業蓬勃發展。
工業經濟主要以木業加工、家具製造、手工夏布、建材行業為主,尤其以家具工業城為龍頭,打造木業塊狀經濟。工業城規劃用地1000畝,已開發200畝,已引進6家家具企業,尤以江西省霏歐凰家具製造有限公司和宜春市袁州區長盛木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共投資1000萬元,已建成投產。
大段鎮地形以丘陵地帶為主,森林覆蓋率大,以山茶為主,經濟林以杉木、松木為主,集鎮面積為2個平方公里,集鎮人口8千多人,大段鎮政府所在地位於三水線路旁,交通便利,三水線、洪豐線、洪湖線等公路貫穿其中,大段鎮每個村委會、村民小組都通路、通車。
2005年,大段鎮實現財政收入2046萬元,國民生產總值達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20元,各項存款餘額15069萬元。大段鎮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05年農村經濟發展百強鄉鎮,被宜春市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在宜春市各項考評均進入先進行列。有6家民營企業稅收上百萬元台階,1家上200萬元台階,9家民營企業進入宜春市納稅大戶百強。
2005年,共引進外來項目16個,計畫外來資金1.8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9005.94萬元,完成年度計畫的225%。總投資3億元的華泰二期工程和佳宸板業、凱越化工、一鳴化工等一批投資過千萬的項目均已開工建設。改造升級老項目,擴大生產規模。縣福利精製棉廠投資1500萬元新建精製棉生產線一條,企業產值利潤增長1倍;丁莊鹽場投資100萬元,擴大塑苫面積500公畝,進一步提高了原鹽生產能力。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9.9億元,同比增長69%;工業固定資產投入1.45億元,完成年度計畫的182%。
二是農業在結構調整和培植龍頭上實現新突破。在鞏固糧棉種植面積的同時,大力發展冬棗、大蒜等特色產業,全年種植大蒜1萬畝、棉花7.28萬畝,冬棗新增3000畝,總面積達到1.5萬畝。14個村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3萬畝。按照“兩牛一羊兩禽一豬”的發展思路,落實扶持政策,加快畜牧養殖基地建設,走立體養殖、規模養殖的路子。全鎮新增高標準養殖小區21處,養殖小區總數達到72處。不斷加大畜禽改良和動物防疫力度,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密度均達到了100%。全年共實現畜牧業總產值9389萬元。以建設水產強鎮為目標,堅持養殖捕撈並重、開發利用並舉,進一步擴大了東海、西馬樓及東青高速路兩側養殖基地面積,引進試養了漠斑牙鮃、湘雲鯽、革鬍子鯰三個新品種;全鎮大馬力漁船發展到7對,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6萬畝,淺海護養面積達到5萬畝。“賽夷”水產品牌順利完成了綠色水產品註冊認證及產品商標認證。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東青高速路整治綠化、村莊綠化等工程,綠化林帶110.6公里,造林1.5萬畝,完善林網1.2萬畝、水系綠化7800米,植樹53.7萬株。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投資3000萬元的東營澳牛牧業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計畫投資600萬元的水產品深加工項目,完成投資300萬元。東營雪絨花乳業有限公司順利通過QS質量安全認證,市場競爭實力不斷壯大。銀海、大地等棉花加工企業以及渤海果蔬保鮮有限公司等企業規模不斷膨脹,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三是第三產業在構建載體和集聚群體上實現新突破。按照“多元投資、建好載體、吸引個體、積聚群體”的經營模式,努力加快市場集群建設,拉動了三產的快速發展。高水平完成了鎮區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對東青公路兩側、三乾南住宅區、三乾鎮區段覆蓋綠化進行了詳細規劃設計;實施了東海路南延工程,搭起了新鎮區內優外展的框架。商貿區二期工程全面竣工,120套商品房投入使用;新建高標準經營大棚3000平方米,全面啟動了政府駐地首集市場,有效集聚了鎮區的人流、物流。
(二)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創樹新典型。2005年,我們相繼承辦了東青高速公路丁莊段沿線綠化整治工程、支脈河防汛設施配套工程、三乾節水改造二期工程、廣青路路域綜合整治工程等多項事關全縣大局的重點工程,以及榮烏高速公路、黃大鐵路等重點建設項目的協調任務。東青高速公路綠化整治工程歷時一個月,整修坑塘22個,綠化林帶10.8公里,造林1301.1畝,植樹14.9萬株,在全縣樹立了樣板。支脈河防汛設施配套工程共投資68萬元,完成土方1萬餘方,修建防洪建築物7座,砌石400餘方,混凝土100餘方,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嚴格按照縣委提出的“高、緊、嚴、快、實”的要求,堅持“早、快、好、省”的原則,搶時間、抓質量、促進度,高標準完成了三乾節水改造二期工程、廣青路路域綜合整治工程的預定目標任務。三乾節水改造二期工程共完成土方18萬方,砌石2000方,歷時兩個月,創造了近年來全縣水利建設工程施工速度最快的紀錄。廣青路路域綜合整治丁莊段工程歷時70天,整治土方53.4萬方,年前已完成調引黃河水對土地進行了壓鹼改良。工程期間,省、市、縣領導多次蒞臨現場觀摩指導,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統籌發展取得新成績。根據縣委的決定,著眼長遠發展,本著“積極穩妥,穩定有序”的原則,整合公共事業資源,清河辦事處順利劃歸丁莊,實現了人員、資源最佳化配置,促進了共同發展。堅持政策、精力、財力“三傾斜”,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創新教育管理模式,教育事業再創佳績,中考成績再次名列全縣鄉鎮榜首,鎮中心學校作為全省“三農”現場會觀摩現場之一,受到與會領導的一致肯定。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工作機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深受民眾歡迎,全縣農村衛生工作會議和全市醫療衛生質量管理效益年現場會相繼在我鎮召開。高度重視貧困民眾和弱勢群體,發放撫恤金、自然災害救助金、低保金等204萬元。高標準實施了農村特困民眾安居工程,並榮獲“全市實施農村特困民眾安居工程先進單位”。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部減免農業稅,發放種糧直補款40.7萬元;鞏固完善“五通五保五救助”體系。新打吃水深井5眼,修建鄉村柏油路30公里。紮實推進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完善生態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創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文明村活動,城鄉生態環境大為改觀,被評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全年共創建縣級小康文明村2個,市級小康文明村3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省暨市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在我鎮全面啟動。加強“平安丁莊”建設,全年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社會秩序持續穩定。
一年來,我們緊緊咬住發展不放鬆,戰勝了種種困難,經受住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嚴峻挑戰和考驗,用好了一系列加快發展的機遇和條件,創新了發展的理念、思路和辦法,為全鎮今後的大發展、快發展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一是思想的大解放,認識的大提高,是克服困難、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針對巨觀和微觀帶來的種種困難,我們在解放思想上狠下功夫,通過集中培訓、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思想解放的程度不斷得到提高和升華,發展的針對性和成效進一步增強,全鎮上下營造起了個人爭做一流工作、企業爭創一流品牌、社會創造一流環境的強烈發展激情和高遠發展境界,有效化解和克服了種種矛盾困難,實現了新的發展、新的跨越。
二是抓住關鍵,才能突破重點、帶動全局。我們以縣委提出“突破丁莊,帶動北部鄉鎮”為契機,明確提出了“依託招商引資膨脹工業規模,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特色農業,圍繞東城南擴做活三產文章,統籌社會發展構建和諧丁莊”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工業強鎮、農業立鎮、商貿興鎮三大戰略,抓住關鍵環節,突破重點工作,發展成效顯著。
三是想乾、敢幹、會幹、大幹,才能幹好、乾實、乾出成效。近年來,我鎮經濟社會之所以能夠實現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得益於全鎮廣大幹部民眾以滿腔的工作熱情和積極的工作態度,立足於幹事創業,想乾敢幹,大幹苦幹,真抓實幹;更得益於全鎮上下善於用心用腦地去乾,在發展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創新工作思路和辦法,提高了工作實效。
社會事業
大塅鎮是銅鼓縣東河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悠久的歷史,毛澤東同志親自在這裡領導和發動了聞名中外的秋收起義,騰代遠將軍曾在這裡轉戰近3個月。該鎮嚴格按照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布局,高標準嚴要求,新建環城路3公里,九龍路寬34米,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農貿市場、汽車站、幼稚園、電信、信合、醫院、菸草及居民用房臨街而立,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是全省文化百強鎮,天柱峰國小、鶴吼希望國小兩所全寄宿制學校成為全省教育示點,每年接待全國各地參觀人數上萬人次。鎮黨委、政府於2003年6月對集鎮總體規划進行修編,進一步擴大了集鎮面積、完善了集鎮功能,全面提高了集鎮品味,1999年、2003年二次榮獲市建設局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
這裡交通便利,武吉高速、昌銅高速穿境而過,銅修省道串連各村,鎮內公路四通八達,旅遊專線直達縣城,通訊網路遍布全鎮。這裡四季分明,風光旖旎,雨量充足,氣候溫和。國內少見的南方丹霞地貌沿公路成帶狀分布,處處奇峰羅疊,秀麗多姿,深壑幽谷,山環水繞。天柱峰國家級森林公園座落於該鎮中心位置,浩瀚瀲艷的九龍湖、香火裊裊的靈石庵、雲纏霧繞的水上一線天,奇險高聳的天柱峰等眾多自然景觀和純樸的客家風土人情讓人留連往返,隘口湯里天然溫泉更是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旅遊風景
天柱明珠
自1987年大段電站水庫建成以後,天柱峰國家級森林公園便得以建成,天柱峰便因此有了靈氣。
池山
山頂有一水池。晉道士羅文通數十年隱居此山,後稱大段,此山風景名勝有名,有三疊泉、百丈瀑布,有香爐碗水如鏡,長年不涸,可供飲喝。還有九曲澗、仙人廚、雷公宴、九獅會、十三飛龍山、許遜師娘諶母殿等景點,遊人不斷。總面積88平方公里,主峰老仙峰,海拔962米。山間周圍有群峰環抱,有三迭百丈瀑布,九曲澗和山岩水簾香爐水,長年不謁。山西南有一天然岩石、直伸山外,稱“秀谷飛岩”,頂平面積10餘平方米。另有雷公台、仙人廚、婆孫峰“歐石岩”、“仙人洞”洞等景點,山上有“大段諶母殿”廟宇,坐落在主峰一華里之地,建於宋代、清乾隆二年(1737)修葺。在南部山腰建有“青雲寺”,神龕上塑有諶母娘娘聖像。大段還擁有豐富的名優土特產品,其中大段的茶葉、生薑、豆腐乳被稱為“大段三寶”而馳名中外。旅遊項目包括登山、朝聖、野營、垂釣、划船、游泳、龍光洞探險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