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縣

修水縣

修水縣,江西九江市下轄縣,古號“分寧”,國史有上望之稱,位於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地處幕阜山九嶺山山脈之間。是()三省,(靖安奉新宜豐銅鼓平江通城崇陽通山)九縣的交界處;三個省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的中心點,自然地理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修水縣面積4504平方千米,下轄18個鄉和18個鎮,2017年戶籍人口882356人,是江西省面積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是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2017年,修水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8.15億元。

修水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體現在“三個第一”: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在這裡設計、製作並率先升起,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這裡組建,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第一槍在這裡打響,全縣有10餘萬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其中在冊烈士10323人。有紅色革命遺址遺蹟60餘處,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被授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評為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

宋代黃庭堅詩書雙絕,與蘇軾齊名。桃里陳氏“一門五傑”(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陳封懷)蜚聲海內外。在現代革命史上,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南方重點林業縣,全縣流行的方言有修水話(屬贛語-昌靖片-都昌小片)、懷遠話(屬客家語-銅鼓片)。2019年3月,被確定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修水縣
  • 外文名稱:Xiushui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江西省九江市
  • 下轄地區:義寧鎮、渣津鎮、古市鎮等
  • 政府駐地:義寧鎮
  • 電話區號:0792
  • 郵政區碼:332400
  • 地理位置: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
  • 面積:4504平方千米
  • 人口:882356人(2017年戶籍人口)
  • 方言:修水話(贛語)、懷遠話客家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山背遺址、黃庭堅墓、靈源摩崖石刻、南山摩崖石刻、東嶺石林 等
  • 火車站:修水站
  • 車牌代碼:贛G
  • 行政代碼:360424
  • 礦產資源:鎢、黃金、鈾、石英、鈹、鉬 等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林業資源,草場資源,水產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文物古蹟,文化藝術,旅遊名勝,黃龍山,東滸寨,千年古鎮,布甲溶洞,湯橋溫泉,山背文化遺址,程坊風景區,修河旅遊風景區,桃里陳氏故居與五傑廣場,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修水歷史悠久,商封艾侯國,春秋為艾邑,先後屬吳、楚、越管轄。漢建艾縣,隋代併入建昌縣,唐代為武寧縣,800年(唐德宗貞元年間)析武寧縣西八鄉建分寧縣,唐宋兩代因之,均為縣等上望的泱泱大縣。元代升為寧州,1801年(清嘉慶六年)改名義寧州。1912(民國元年)改名義寧縣,1914年改名為修水縣,因境內修河得名。
修水是江西西北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漢代以來,屢有重大兵事發生。明清時期,多次高懸過李自成、石達開、李秀成等王師義旗。土地革命前後,修水的革命鬥爭如火如荼,秋收起義首先爆發和湘鄂贛省委及省蘇維埃的駐紮修水,使該縣成為湘鄂贛根據地的中心和著名蘇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修水縣
修水是革命老區,是秋收起義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設計、製作並率先升起的地方,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紅色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全縣現有革命舊址、遺址、遺蹟60餘處,重要的有二三十處。如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團部舊址,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舊址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羅榮桓、何長工、譚政、滕代遠、肖克、王首道等均在修水留下了戰鬥的足跡。在整個革命鬥爭歷程中,有10萬餘修水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冊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342名。有秋收起義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館兩處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徵集、收藏了國家一級文物7件、二級文物12件、三級文物58件及大量尚未定級的革命文物和文獻資料。成為輻射湘、鄂、贛周邊地區乃至全國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修水縣
“五·四”運動爆發時期,這裡就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修水支部。1926年,中共修水縣委第一個支部幹事會成立,胡思先為書記,同年冬,成立中共修水臨時縣委。1927年,震撼世界的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並在修水製作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和臂章。1928年,修水縣楊嗣暴動委員會成立。8月6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在湖南平江起義,成立紅五軍,揮師攻克修水縣城,正式建立了中共修水縣委和修水縣蘇維埃政府。1930-1933年間,曾建立中共修水中心縣委、領導修、武、銅、宜、通等縣黨組織,進行土地分配。1931年,湘鄂贛省委在本縣上杉改組,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正式成立,先後還建立了省總工會、婦聯會、紅軍學校、法庭、醫院、銀行,開辦了兵工廠、被服廠、鑄鋼廠和造幣廠等,修水革命鬥爭達到鼎盛時期。
修水縣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修水革命鬥爭處於低潮,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土地革命時期一萬多名烈士為革命捐軀。抗日戰爭時期,修水成為南昌會戰、上高會戰和幾次長沙會戰的重要防線,日軍曾三次侵入修水,均被抗日軍民擊退。1949年6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29師386團在民主自衛軍配合下和平解放修水。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修水縣,江西九江市下轄縣,古號“分寧”,國史有上望之稱,位於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地處幕阜山九嶺山山脈之間。是()三省,(靖安、奉新、宜豐、銅鼓、平江、通城、崇陽、通山)九縣的交界處;三個省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的中心點,自然地理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
修水縣是江西省面積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其中中心城區規劃面積128平方公里,中心城區框架達到30平方公里,2015年修水縣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2015年修水縣中心城區常住人口20萬,2015城鎮化率48.2%,是江西省地區副中心城市和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修水縣地勢周高中低、西高東低,海拔最高點1715.5米,修水自西向東匯經贛江入鄱陽湖,年均溫16.5℃,年降水量1580毫米,日照充足。宋代黃庭堅詩書雙絕,與蘇軾齊名。桃里陳氏“一門五傑”(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陳封懷)蜚聲海內外。在現代革命史上,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南方重點林業縣,全縣流行的方言有修水話(屬贛語-昌靖片-都昌小片)、懷遠話(屬客家語-銅鼓片)。
修水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體現在“三個第一”: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在這裡設計、製作並率先升起,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這裡組建,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第一槍在這裡打響,全縣有10餘萬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其中在冊烈士10323人。有紅色革命遺址遺蹟60餘處,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被授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評為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
修水風景修水風景

地形地貌

修水是個比較典型的山區縣,以山為主,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境內四周群山環繞,北有幕阜山,南有九嶺山,均為東北——西南走向,從四周向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形。中、低山占總面積的65%,高丘占總面積的20.5%,低丘占總面積的13.5%,河谷階地僅占總面積的1%。全縣地勢西高東低,向東北傾斜,略如碗狀。全縣地貌分五種類型:
①中山類型:海拔1000—1500米,少數山頭超過1500米,面積580.4平方公里。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頭有64座,黃龍山主峰高達1511米,五梅山主峰(山門峽)高達1716米。中山地區農田極少,植被覆蓋較好,800—1000米的地帶多為針、闊葉混交林,1000米以上多為灌叢和草叢草場,可以種草養畜,發展草食動物。
②低山類型:海拔500—1000米,面積2346.6平方公里。低山地區,植被差異較大,南部低山植被茂盛,林木蓄積量豐富,是本縣木材主要基地。西部山區,植被較差,水土流失嚴重,是長江流域水土保持重點地區之一。
③高丘類型:海拔300—500米,面積924.9平方公里。地形波狀起伏,地貌形態多姿,多為次生植被,主要有松、杉和油茶林。這類地區的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對發展農村小水電十分有利。
④低丘類型:海拔300米以下,面積606.1平方公里。山上以松杉和油茶林、混雜灌木林為主。山腰、山麓廣布農田。東南部以水田為主,西北部水田、旱地各半。
⑤河穀類型:海拔100米以下,面積45平方公里。分布在修河及部分一級支流兩側,有寬狹不等的崗地、平地和窪地。農田集中,光熱資源豐富,土質肥厚,有機質含量較多,水利灌溉條件較好,複種指數較高。水田、旱地以一年兩熟為主,並有部分一年三熟和兩年五熟,但在多雨年份,雨量集中,山洪暴發,易遭短期澇害。
修水縣
修水風景修水風景

氣候特徵

修水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光照較充足,雨量充沛。各地氣候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為1634.1mm,年日照為1600.4小時。
修水風景修水風景
各季氣候特徵是:
  • 春季冷暖空氣交會頻繁,氣溫變化幅度大,常因冷空氣入侵造成低溫陰雨天氣,對春播不利。也經常因暖濕氣流較強及其對流活動強盛,造成局部暴雨、大風、強雷電以及冰雹等災害性天氣過程。四月份開始進入汛期。
  • 初夏處冷暖空氣輻合帶,西南常有低渦東移,產生連續陰雨和連續暴雨,引發洪澇災害。雨季結束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加強並控制本地,修水縣進入盛夏,天氣酷熱少雨,常常產生高溫乾旱天氣。
  • 初秋修水縣由夏季風開始轉向冬季風,經常有冷空氣入侵產生秋寒,稱為寒露風,影響秋季作物生長,特別是影響二晚齊穗。深秋受變性高壓控制,秋高氣爽,風小雨少多日照,有利秋收冬種。但經常發生秋季乾旱。
  • 冬季較寒冷,少雨乾燥,盛行北風,常因強冷空氣(寒潮)入侵,產生降溫、降雪和冰凍天氣過程。雖然冬季偏暖,但極端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也經常出現。
日照
修水縣境內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2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8%。大於10℃期間的日照為1254小時,平均每天有5.6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76%。
氣溫
修水縣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3—17℃。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在27—28℃。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為3—4℃。平均氣溫年較差為24—25℃。極端最高氣溫為44.9℃(出現在1953年8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1.6℃(出現在1967年1月16日和1972年2月9日)。初霜一般出現在11月中旬,最早為10月24日,最晚為12月15日。終霜一般出現在3月中旬,最早為2月15日,最晚為4月8日,年平均無霜期247天,最長為289天,最短為223天。
降水量
修水縣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以上。降雨季節分配不均勻,4—6月降雨集中,多年平均為700—800毫米,占全年47%, 10—12月為140—190毫米,占全年10%。降雨年際變化較大,最多的1954年2296毫米,最少的1968年只有1088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修河是境內主要水系,修河及其11條支流,流貫全境。修河發源於幕阜山東麓,上游又稱渣津水,匯合司前水,大橋水,東港水,東津水,山口水,北岸水,杭口水,奉鄉水,安溪水,三都水等,蜿蜒曲折,呈樹枝狀分布,向中心河谷輻合。在曾家橋起稱修河,向東北出境,流經武寧、永修,在吳城匯合贛江後注入鄱陽湖。西部汨羅水,發源於黃龍,經水源、大橋和湖南平江,注入洞庭湖
地表水資源
平水年地表水總量37.4萬萬方,已利用的有2.67萬萬方,利用率為7.14%。與全國12%比,利用率低。
修水縣
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資源受氣候、岩性、構造、地貌等多種因素控制,富水性極不均一,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全縣總量為4.78萬萬方,已利用1563.5萬方,利用率為3.27%。地下熱水資源豐富。如白嶺溫泉有三處,水溫40℃以上,總出流量1.656升/秒,渣津司前株樹下溫泉,水溫21.5℃,出流量20.268升/秒;黃沙湯橋溫泉,水溫62℃,出流量3升/秒。
水能資源
修水縣境內河流眾多,水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蘊藏量達39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0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51.28%。水能分布以山口水、東津水最多。

林業資源

根據中國林業部“八、三、二、五”的標準,修水縣被定為中國江南48個林業縣之一。據該縣林業局的資源調查,全縣林木種類有91個,320屬,714種。全縣林業用地面積497.71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3.69%。活立木蓄積量736萬立方米,全縣人平均山地5畝多。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307.7萬畝,占山地的62.02%,疏林地面積37.7萬畝,占山地的7.56%;灌木林24.5萬畝,占4.94%;無林地123.5萬畝,占24.81%。全縣天然林占林地的93.09%,人工林46.8萬畝,占林地的6.91%,經濟林40萬畝,其中:油茶35.7萬畝,占88.53%。全縣荒山牧草地123.4萬畝,大部分適宜林木牧草生長。

草場資源

修水縣草場面積69.3萬畝,可利用面積59.7萬畝。可分為六大類:即低山丘陵草叢草場,面積29.5萬畝,占42.6%;低山丘陵疏幼林草叢草場,面積16.1萬畝,占23.2%;農隙閒地草叢草場,面積8.9萬畝,占12.9%;低中山草叢草場,面積8.8萬畝,占12.8%;低中山丘陵草叢草場5.8萬畝,占8.4%;人工草場,面積555畝,占0.08%。

水產資源

修水縣水域面積15萬餘畝,占全縣總面積2%。其中河流面積11.2萬畝,水庫面積3萬畝,池塘面積1.2萬畝,可利用養殖面積3.2萬畝,占水域面積的16.58%;水產動、植物資源:魚的品種有草、青、鰱、鱅、鯿、尼羅羅非魚、鏡鮮、紅荷苞鯉、銀魚、日本鯽、東北鯽、鱖等30多種。貝類有圓角無齒蚌、背角無齒蚌、河蜆、田螺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茭白、菱角、水浮蓮、細綠萍、紅萍等多種。
修水縣
該縣漁業生產是一個薄弱環節,普遍存在“三低”,即水面養殖利用率低;塘、庫養魚單產低;漁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占的比例低。

生物資源

修水縣自然條件適宜多種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名貴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野生動物資源:哺乳類主要有金錢豹梅花鹿、獐、山獾、黃麂、南狐、貂、水獺等;爬行類主要有蘄蛇、金環蛇銀環蛇等;鳥類主要有環頸雉、相思鳥、貓頭鷹、鸚鵡、斑鳩等。
野生植物資源:珍稀樹種有53種。其中:屬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鐘萼木、香果樹、銀杏、鵝掌楸、羅漢果、天竺桂、青錢柳(即甜茶樹)。野生木本糧品種有茅栗、板栗、棠葛粉、蕨粉、細葉木諸等。可以制酒的有金櫻子、獼猴桃、野葡萄、棗子、柿子、楊梅等。特別是獼猴桃資源豐富。野生藥材有1000多種,主要有杜仲、白朮、三尖杉、厚朴、黃芪、川芎、桔梗、金銀花、土茯芩、淮山、黃蓮等。此外野生豆類有艮豆二種、綠豆一種、豇豆三種、小豆五種、扁豆二種、米豆一種。

礦產資源

修水縣礦藏儲量十分豐富,已發現礦產35種,礦種多、分布廣、規模大、品位高、易開採,主要礦產有鎢、鈾、石英、金、大理石、長石、石煤、石灰石、鈹、鉬、瓷土、雲母、花崗岩、青石板等。
鎢礦儲量豐富,總儲量約24.4萬多噸。主要分布在港口、布甲、黃港、黃坳等地。香爐山鎢產品位最高,儲量最大,由中國五礦公司開發利用。
石英資源可采儲量達200萬噸,遠景儲量3000多萬噸。
石煤是該縣非金屬礦的主要礦產,分布很廣,可靠儲量47.7億噸,石煤中還含有一定數量的釩、鈾、鉻、鋁。
修水縣
石灰石是石煤中的伴生礦,分布也很廣,全縣可靠儲量約50億噸,是石灰和水泥的原料,還可以加工輕質碳酸鈣,為化學工業提供原料。
瓷土儲量約2500萬噸,分布在古市、義寧等地;陶土儲量7000萬噸。
大理石分布在港口、橫山、四都等地,儲量豐富。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縣戶籍人口882356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140831人,鄉村戶籍人口741525人。年末常住人口760087人,其中城鎮人口329042人,鄉村人口431045人,城鎮化率43.29%。人口自然增長率7.63‰。

政治體制

縣委書記:孫朝輝
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林
縣委副書記:歐陽明華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袁觀雲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艾 菲
修水縣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汝琴
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但傳捷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秦小雄
縣委常委、農工部部長:梅 勇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萬 強
縣委常委、修水工業園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張立軍
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熊運鋒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劉淑川

經濟

綜合

初步核算,2017年,修水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8.1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10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81.04億元,增長8.6%;第三產業增加值65.01億元,增長11.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1∶48.2∶38.7。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6%、51.4%、37.0%,分別拉動經濟成長1.1、4.6、3.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22174元,增長8.5%。
修水縣

第一產業

2017年,修水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現價總產值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農業產值17.53億元,增長3.3%;林業產值3.88億元,增長8.4%;牧業產值7.92億元,下降4.1%;漁業產值3.27億元,增長6.5%;農林牧漁服務業2.15億元,增長3.4%。
2017年,修水縣洪澇災害對糧食生產產生影響,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0565公頃,比上年下降3.4%,其中稻穀播種面積37494公頃,下降5.3%。全年糧食總產量263300噸,比上年下降3.0%;其中稻穀產量227373噸,下降4.1%。
2017年,修水縣油料種植面積10496公頃,增長6.1%;油料總產量17513噸,增長6.5%。年末可採摘茶園面積4119公頃,增長7.9%;茶葉產量5484噸,增長48.1%。棉花種植面積544公頃,減少3.7%。水果總產量4073噸,增長1.3%。
2017年,修水縣全年肉類總產量49796噸,比上年增長7.3%。蠶繭產量4453噸,增長0.6%。
2017年,修水縣全年水產品產量1.82萬噸,比上年增長8.3%。

第二產業

2017年,修水縣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2.6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總產值147.62億元;重工業總產值195.07億元。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完成總產值339.90億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完成總產值2.79億元。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完成總產值58.99億元。分三大主導產業看,礦產品精深加工業完成總產值110.76億元,增長24.7%;機械電子產業完成總產值12.36億元,增長20.5%;綠色食品產業完成總產值57.06億元,增長17.1%。
2017年,修水縣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3%;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26.80億元,增長14.0%;實現利潤48.96億元,增長12.4%。全年工業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2.71億元,增長12.5%;實現利潤38.51億元,增長9.0%。
2017年,修水縣全年全社會建築業總產值27.39億元,比上年增長4.1%。

第三產業

貿易
2017年,修水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89億元,比上年增長13.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43.90億元,增長13.1%;鄉村零售額15.98億元,增長12.8%。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零售額16.30億元,增長21.8%;限額以下零售額43.58億元,增長10.1%。按消費形態統計,住宿餐飲收入9.98億元,增長13.2%;商品零售額49.91億元,增長13.0%。
財政金融
2017年,修水縣全年財政總收入23.89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68億元,下降7.9%。分部門完成情況統計,國稅部門完成11.51億元,增長68.0%;地稅部門完成9.06億元,下降20.3%;財政及其他部門完成3.31億元,下降7.0%。全年共實現稅收收入20.57億元,增長12.9%,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6.1%。
2017年,修水縣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51.38億元,增長8.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城鄉社區等八項重點支出總計完成36.81億元,增長10.8%
2017年,修水縣金融機構幣各項存款餘額206.08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7.29億元,增長12.1%;金融機構幣各項貸款餘額131.95億元,增長12.7%。
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和旅遊
2017年,修水縣全年旅客周轉量55286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4%;貨運周轉量7112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3 %。
2017年,修水縣全年郵政業務總量3035萬元,比上年增長12.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50.6萬戶。寬頻用戶12萬戶。
2017年,修水縣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46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9.7%;旅遊綜合收入38億元,增長31.2%。

社會事業

教育

2017年,修水縣有普通初級中學37所,在校學生34896人,普通高級中學5所,在校學生7648人,專任教師2517人;國小354所,在校學生數74418人,專任教師3111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3256人,專任教師144人。
修水縣

文化

2017年末,修水縣有縣級圖書館2個,藏書16萬冊,全年圖書借閱20萬人次。全年組織文藝活動564場次,送電影下鄉5271場次。全縣共有電影院4個,放映隊19個,全年電影觀眾50萬人次。城鄉有線電視用戶12.8萬戶。
修水縣

衛生

2017年末,修水縣共有衛生機構492個,其中,縣級醫院6所,鄉衛生院35所;年末共有床位2837張。年末衛生工作人員370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562人。

社會保障

2017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5元,比上年增長1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6元,增長8.7%。
2017年末,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693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215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50127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750998人。全縣低保人數47213人,其中城鎮7642人,農村 39571人。五保集中供養率53%。全縣90周歲以上老人1769名,享受政府長壽補貼520萬元。
2017年,修水縣投入扶貧資金9.73億元,整合財政涉農扶貧資金6.68億元。預計全縣47個貧困村退出,5147戶20784人脫貧。

交通運輸

修水城市交通便捷通暢,政府全面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政策,城區有82輛公交汽車,240輛計程車,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為23.9%,高出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分擔率的13.9%,縣城有71個停車點,3863個停車泊位,百輛汽車停車位37.4%。
山區坦途山區坦途
公共運輸
修水縣公共運輸主要以修水龍寧公交公司線路為主,目前是九江市下屬的各縣市里公交軟硬體系統做的最好的一個縣。修水公交現開通運營的線路達10條,其中郊區線路4條。 2011年,修水公交公司引進空調巴士運營,填補了當時修水縣尚無空調公交的空白。修水公交大多數票價實行一元通票制,其中,空調車夏季2元。2012年8月開始使用手動語音報站公交系統;2013年6月開始使用自動語音報站智慧型公交系統;2013年6月開始使用修水市民公交IC卡(可到聯盟商家刷卡打折消費),公交智慧型調度系統正在籌劃中;2015年1月1日,修水縣引進11米長度公車(宇通ZK6108HGC公車、福田BJ6105C6MHB公車),標誌著修水公交從此邁入11米時代,也是九江市下屬的各縣市里唯一率先使用大容量11米公車的縣。
在修水最新城市規劃中2011-2030線路規劃里以柯龍公路為中心軸,形成“一軸多環”的串聯式總體布局。到規劃期末共設12條線路,其中快速公交線路3條,旅遊公交線路1條,普通公交線路8條,線路總里程為170公里,占規劃城市主次幹道總里程的82.52%。
公交線路
線路名稱
路 區 間
途 經 站 點

1路
良塘總站 — 良塘總站
良塘總站→總站廣場→寧紅商貿城→良塘公寓→人民醫院南院→市民服務中心→二中→移民新村→茶博園→福利中心→檢察院→南橋小區→衛生局→匯源國小→聯盛廣場→中醫院→南昌銀行→珠江酒店→東協佳苑→人民醫院北院→散原中學→良友大樓→二小→林業大樓→工商局→澄江花園→修水報社→馬家洲公園→珠江酒店→南昌銀行→中醫院→聯盛廣場→匯源國小→衛生局→南橋小區→檢察院→福利中心→茶博園→移民新村→二中→市民服務中心→人民醫院南院→良塘公寓→寧紅商貿城→總站廣場→良塘總站
2路
五傑廣場 — 吳都
五傑廣場→二小→山谷公園→金三角→羅橋→安馳修理廠→公路分局→修水一中→消防大隊→蘆塘加油站→食品廠→玻纖廠→駕校→長青陵→走馬國小→走馬崗→森源電子廠→贛北鎢業→吳都
3路
五傑廣場 — 湘竹
五傑廣場→林業大樓→山谷公園→高速公路連線線口→汪坑十字路口→韓源毛家→青水橋新村→山谷泉酒業→峰華源路口→萬順連電子廠→何家店工業園→何家店路口→桐源→桐樹嶺→鐃家井→湘竹
4路
二小 — 良友大樓
二小→林業大樓→山谷公園→七聖廟→婦幼保健院→東電公司→四小→獅子岩→樟樹下→寧紅大市場→三中→民政局→南昌銀行→珠江酒店→東協佳苑→人民醫院北院→散原中學→良友大樓
5路
駕校 — 良塘總站
駕校→蘆塘加油站→修水一中→六小→婦幼保健醫院→東電公司→四小→獅子岩→樟樹下→寧紅大市場→三中→民政局→中醫院→聯盛廣場→匯源國小→衛生局→南橋小區→檢察院→福利中心→茶博園→移民新村→二中→市民服務中心→人民醫院南院→贛北城→良塘總站
6路
良塘總站 — 山谷公園
良塘總站→贛北城→人民醫院南院→市民服務中心→二中→移民新村→茶博園→福利中心→檢察院→公安局→文體中心→計生委→司法局→凱旋國際→秀水家園→景昕花園→珠江酒店→東協佳苑→人民醫院北院→散原中學→良友大樓→二小→山谷公園
7路
茶子崗叉路口 — 良塘總站
茶子崗叉路口→征村鄉政府→福灣→贛北城→人民醫院南院→二中→移民新村→建材市場→良塘總站
8路
良塘總站 — 竹坪
良塘總站→汽貿城→贛北城→人民醫院南院→二中→移民新村→敬老院→惠普駕校→馬家坳→南圳→竹坪
9路
新一小 — 婦幼保健院新
新一小→恆豐花園→時代華庭→新城花園→南昌銀行→民政局→三中→寧紅大市場→樟樹下→獅子岩→東電→婦幼保健院
10路
民政局 — 良塘總站
民政局→ 中醫院→ 聯盛廣場→ 匯源國小→ 衛生局→ 南橋小區→ 新職高→ 良塘第三安置小區→ 物流園→八小→小商品市場→ 汽貿城→ 良塘總站
出租汽車
修水縣
修水縣計程車擁有量為240輛,分屬全縣2個計程車公司,分別是新國線計程車公司和宏強計程車公司,都統一安裝GPS和稅控計價器。計程車起步價為3元/公里,後每公里1.4元。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修水有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結束的全縣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縣有古文化遺址116處,其中上奉山背跑馬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為山背文化黃龍山黃龍寺,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黃龍宗宋時傳入日本,在日本猶有15個支派,黃龍山有晉葛洪,宋黃庭堅等名人石刻和眾多名勝古蹟。縣城南山崖曾是黃庭堅讀書之地,現已闢為黃庭堅紀念館,館藏文物豐富,其中以眾多黃庭堅碑刻、墓誌、著作等資料,最為著名。自宋代以來聞名朝野的雙井村,有黃庭堅陵園以及石刻等遺址遺蹟。清水岩內有周敦頤等名人題刻。近代陳寶箴父子故居及遺蹟,保存完好。革命歷史文物和遺址,以縣城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和上衫鄉的湘鄂贛省委省事蘇舊址最著名。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和烈士館,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修水10324名革命烈士樹起巍巍豐碑。渣津的兜率寺始建於隋開皇年間,是修水佛教傳播最早的弘法道場。唐宋達到鼎盛時期,宋代為本縣六大禪院之一,歷代高僧輩出。僧墓、古蹟眾多。2002年釋法照禪師主持投入巨資重建梵宇。2007年9月,由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授牌為“江西省重點寺院”。
修水縣

文化藝術

流行方言
修水縣流行的方言有修水話(屬贛語昌靖片都昌小片)、懷遠話(屬客語屬銅鼓片)。
(1)修水話,屬贛語昌都片。昌都片是贛語十一個方言片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西贛江下游及鄱陽湖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區,包括南昌市南昌縣新建安義永修、修水、武寧、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奉新、靖安以及湖南的平江,共14個縣市。
修水縣
(2)懷遠話,屬客語銅鼓片,分布在山口、何市、上奉等鎮。贛西北的客家話(銅鼓片)已獨立於其他片系生存了多年。 受當地江西方言以及毗鄰湘卾(瀏陽,平江)諸縣口音及措詞的整合,客家話銅鼓片已在一定程度上從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的本音本語飄移。這種飄移足以造成銅鼓客家人及其他片系客家人之間口頭交流一定程度的障礙。飄移的另一因素是銅鼓客家話要獨立應付大量新生辭彙,很難創生出與其他片系一致的術語。銅鼓本地人稱客家話為“懷園聲”。未見有人用銅鼓客家話發表文學作品,但民間藝人用銅鼓客家話創作並演唱了大量的山歌。老藝人塗雪枚在20世紀六十年代創作並演唱的“翻身賣糧”等精品曲目曾灌制唱片公開發行。客家話銅鼓片也散見於鄰近的萬載,宜豐,上高等地。
修水茶俗
修水盛產茶葉,“雙井茶”早在宋代就名譽京師;“寧紅”茶葉也一向以“茶蓋中華,價壓天下”而稱著于海內外,修水人居家時卻很少喝這種頗具特色有頗為別致的待客茶。
修水縣
待客茶俗一般是這樣:客人進門,主人遞上一碗鹽菊花涼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涼茶有色,有香,又略有鹹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許花椒子,那種麻辣香酥又生涼意的味道,使你喝後心神一爽。客人喝著涼茶,熱情的主人已在著手準備香料茶了,其中香料因人因地而異,多的可達十餘種,如:炒芝麻、炒黃豆、炒花生米、炒糯米、鹽可蘿蔔乾、鹽生薑絲、甚至有放鹽筍丁、鹽醬瓜丁等等的。講究的還把紅蘿蔔等切成梅花形,圓環形。這些香料最基本的是菊花、芝麻、豆子、幾乎是每泡必備,所以修水人有句俗話:老大老大娘三樣喜,女婿、菊花、雞。可見菊花在居家中的重要性。 對於需要進一步表示敬意的客人或想挽留吃飯而客人時間卻不允許的,主人接上來奉上的是“滾茶”,其實已是麵點臘肉湯一類,另有一番講究的。有時客人急著要走,主人搞茶不贏,則要包上三五個雞蛋,硬塞給客人,稱作“當茶”或是“代茶”。
這一套待客的茶俗,代代相傳,過去,一直很少變化,從中也可看出,舊日裡無熱水瓶,要一下泡出香料茶或滾茶,根本不可能,故先以涼茶應急。此外,山區集市貿易欠繁榮,來了客人,臨時砍肉困難、臘肉、雞蛋則可隨到隨取,不致窘迫,如今生活條件不同了,有些人視情況已取消了涼茶,靠集鎮近的,“泡泡茶”也儘量用新鮮豬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麥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類的飲料待客,以顯示生活富足。時代的步伐,已經邁入茶俗的領域了。

旅遊名勝

黃龍山

黃龍山,自然風景秀麗,系幕阜山脈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豐、水美的自然景觀而著稱,被譽為“江西的香格里拉”,同時其歷史底蘊厚重,影響深遠。黃龍山是幾百萬年前劇烈的地殼運動的產物,屬褶皺斷塊山。黃龍山自古未遭人為破壞,至今一派原生態、純自然的原始風光,自然景觀大小難以勝數,黃庭堅蘇東坡等歷代達人賢士題詩賦句,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章石刻,又為其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歷史內涵。景區內曾被歷朝三次封賜的祖庭黃龍寺至今猶存,香火興旺。南宋慧南(詳見《中國名人大辭典》)大師開創黃龍一宗,使黃龍寺成為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中國禪宗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源地,舉世聞名。從隋朝開始一直成為宗教與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深受黃龍宗影響的日本佛教界,經常專門派人前來拜謁黃龍祖庭。黃龍山蘊藏豐富的常年不低於70ºC的溫泉,具有很好的藥用功效。為方便遊客,景區建有多處風格別樣的休閒避暑山莊和溫泉洗浴場所,是人們休閒度假的理想之選。每年3月舉辦的黃龍山登山節和黃龍寺特定的佛事節慶活動都會吸引大量遊客。景區內主要景觀有:龍王峰、龍湫池、試劍石、鳴水瀑布、黃龍寺摩崖石刻、劉磐墓、犀牛望月、石田三畝、泰清溫泉、玉皇殿、石龜問松、八卦石等40多處。

東滸寨

東滸寨風景區位於修水縣征村鄉潭坑村境內,總面積約14400餘畝,因附近啊有兩座山如鐘似鼓的山而得名,鐘鼓鐘鼓,東滸東滸,因鐘鼓與當地方言東滸相似,所以當地老百姓口口相傳,“鐘鼓寨”也就變成了“東滸寨”,八千多萬年前,這裡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一次大的地質構造運動,使這裡由海洋變成陸地,方才形成今天這種獨樹一幟的丹霞地貌。
東滸寨境內方圓3公里內山勢雄偉,古木參天,懸崖峭壁,清泉暗河,撲朔迷離。
東滸寨分大小兩寨,由兩座高聳的岩山組成,相隔為深300餘米,寬幾米的大裂谷,俗稱銀子坑,銀子坑由一塊巨石(天橋)連為一體。寨四周懸崖林立,僅有險道(俗稱十八盤)通往大寨山頂,山頂操兵場地勢平坦,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
東滸寨是太平天國時期起義軍的駐地,岩洞、操兵場、石桌、泉井、石馬、系馬樁至今保存完好,還有罕見的方竹生長。旅遊區內還有五馬歸巢、油鹽石、虎跳夾、龍巖、紅岩寺等景點,其中虎跳夾為長200米,寬2至5米,深100餘米的裂谷,谷內清泉叮咚,至今無人探問。

千年古鎮

渣津鎮,商周時期開始建城,古稱艾侯國,是古艾文化策源地 、佛教文化發祥地、中共蘇區根據地,同時也是全國生態小城鎮建設的樣板鎮 。渣津鎮龍崗坪的商周遺址,創造了上下二千年的古“艾”文化 。始建隋朝開皇末年的兜率寺,是宋時黃龍宗派重要弘法道場,香客絡繹不絕 。2002年,由高僧法照禪師住持規劃重建後的兜率寺,規模浩大,氣勢宏偉,是周邊地區舉行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革命時期,彭德懷 、騰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渣津鎮親自指揮戰鬥,現存革命舊址多處 。渣津烈士陵園,安葬烈士有1006名,墓碑上刻有徐先華等烈士芳名,墓前建有烈士亭,豎有烈士塑像,是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境內的龍峰山巍峨雄姿,是其天然屏障;美麗的修河穿境而過;古樟 、古杉 、石松 、奇棕等珍貴樹種隨處可見 ,自然環境保護良好 ,使得其成為全國生態城鎮建設的典範 。主要景觀有:古艾遺址 、龍安寨自然風景 、千年古寺—兜率寺 、烈士陵園 、石人洞 、石人峰 、龍崗坪 、石門秀水 、萬壽宮等 。

布甲溶洞

布甲鄉位於修水縣最北部,於贛鄂兩省修水、武寧、通山三縣交界處,全鄉版圖為114平方公里。境內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景色秀麗,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全鄉平均海拔在750米。峰巔海拔1550米的太陽山野生中草藥上百種,是天然藥場。座落在布甲村的布甲溶洞,洞深400餘米,分四關三廳,洞內兩側溶岩畫廊,鐘石滿目、姿態各異、美不勝收,特別是後廳三柱筍石如三尊菩薩端坐其中,一尊酷似觀音坐蓮,滿面慈容,迎接遊客朝拜。相傳宋代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本鄉洞上、畫灣兩村傳道授業,故有“蛤蟆不叫念書台”“黃雀不跳畫灣地”的傳說。

湯橋溫泉

黃沙鎮湯橋溫泉位於縣城南東30公里, 於十里秀水下游,湯橋集鎮之中。這裡山清水秀、四周翠柏蒼松,又有全縣聞名的石咀水庫和最大的水產養殖場。湯橋乃嘉慶皇帝的太師萬承風故里和安葬地,現故地尚有萬承風的陵墓和牌坊,萬承風屬修水歷史上著名的學者和名人。嘉慶皇帝主政期間,萬承風力薦嘉慶來自己的故鄉休閒、沐浴,一睹和享受湯橋這一自然景觀。
修水縣
湯橋地熱分布面廣(約1000平方米)且孔泉多處。水溫為62度,為高熱溫泉。其礦化度為38毫克/升,價值為8.5弱鹼性。屬重碳酸鈉型溫泉,每天涌量為759.2噸,據專家考證,溫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元素,尤其對人體的皮膚有其獨特的理療作用。

山背文化遺址

山背文化遺址位於修水縣上奉鄉山背村,距修水縣城約36公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水縣
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修水的山背文化、廣東曲江的石峽文化、福建閩江的曇石山文化為東南地區三種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961年1月-9月,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鑑定工作組在修水縣山背地域發現43處古文化遺址,並選擇跑馬嶺、楊家坪及養鴨場三處遺址進行試掘,揭露面積200平方米。調查和試掘共獲480件石器。

程坊風景區

程坊風景區位於江西省東津水電站庫區,距縣城34公里,該區域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美不勝收,到處峰巒疊嶂,林木繁茂,古木參天,鳥鳴山幽,碧波蕩漾,有“小桂林山水”之稱。特別是水庫的形成,庫區有了3萬畝水面,蓄水8億立方米,且水澄碧晶瑩,水質甚佳,透明度達7米以上,無污染物質,淨化能力強,屬國家一級水體。水域開闊處達5000米,觀賞仰角4-5度,視野寬廣,狹處只有幾米,曲折幽邃。不論從哪個角度,都難以辨別出水的流向和盡端。四面臨水的孤島12個,最大的近千畝;三面臨水、一面臨山的島嶼100多個。從縣城至庫區碼頭全線為三等級油路和水泥路。

修河旅遊風景區

省級風景旅遊區。位於修水縣境內雙井村到楊梅渡村總長約36公里的修河及沿岸地區。“大廣”高速可直達景區。距南昌、九江、長沙、武漢均在230公里以內。是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風景區。景區1995年7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5年又再做規劃,進行深入開發建設。 風景區整體規劃面積約70平方公里,主要以36公里修河觀光長廊為線,以沿途山谷故里景區、濕地野趣景區、修水人家景區、野外拓展景區、抱子望歸景區、石林溶洞景區、楊梅渡古樟群景區為點而組成,被稱為“一線串七珠”。 景區內有清可見底、沿岸植被保持自然原生態風貌的修河。有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故居、墓葬、摩崖石刻群。有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團部舊址)。有鐘靈毓秀、神秘奇特的石林溶洞和千畝桃林、梨林掩映輝映等景觀。區內景點有100多處,著名的有雙井訪茶、石磯釣月、草徑閒鷺、十里秀水、旌陽野渡、雲岩曉鐘、魚舟唱晚、抱子望歸等,被稱為“修江八景”。
修水縣

桃里陳氏故居與五傑廣場

修水縣
陳氏故居:修水桃里是清末兩代名人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的誕生地,陳寶箴之子陳三立(1853—1937)維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近代愛國詩人;陳三立長子陳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並擅長篆刻、書法、詩文;陳三立三子陳寅恪(1890—1969)現代著名史學大師、教育家,他學識淵博,在國內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陳氏一家三代祖孫四人均載入《辭海》《中國名人大辭典》);陳衡恪次子陳封懷(1900—1993)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分類學家。陳氏一家四代出了這五位傑代人物。

著名人物

自唐宋至清代,本縣共有進士201名,舉人317名,僅宋代即有進士160名。北宋一朝,雙井村出進士48名;歷代有丞相2名,尚書16名,正一品官員3名,從一品1名,正二品5名,從二品4名;
修水縣
知名文學藝術家21名。黃庭堅開創江西詩派,與蘇軾齊名,並稱“蘇黃”,也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宋代名臣徐禧布衣騰達,胸蟠甲兵,殉節永樂城,有“宋殞長城”之嘆。徐禧子徐俯,官至參知政事,又是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名句流傳至今。余玠,南宋政治家、軍事家、四川按撫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屢挫蒙軍。明代周季麟、周季鳳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稱“雙鳳”。清萬承風,為宣宗侍讀。
近代以來,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陳氏一門,有4人名載《辭海》,陳寶箴,官至湖南巡撫,支持維新變法,向光緒帝推薦維新人才,在湘辦新學興新政,為全國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從事變法者。其子陳三立,為同光體詩派領袖,清末民國初詩壇泰斗。三立長子陳衡恪師曾),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三子陳寅恪,聞名海內外的史學大師,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古琴大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查阜西,曾參與組織著名的“兩航起義”。著名中醫徐瀛芳,民國期間,是全國中醫委員會七委員之一,被醫界譽為“中醫科學化先鋒”。當代著名作家胡曠,所著《潘虎》等文已成為當代文學史上文藝性革命鬥爭回憶錄的代表作。
現代名人有著名科學家,原華南植物研究所所長陳封懷,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黃綺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黃蜚秋等。古代和近代縣人留下各類專著272部1198卷,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為驕傲。
修水名人
黃庭堅(1045—1105)宋代大詩人,大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蘇門四學士”之一,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
徐俯(1075—1141)黃庭堅之甥,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
余玠(?—1253)南宋政治家、軍事家、四川按撫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屢挫蒙軍。
陳寶箴(1831—1900)官至湖南巡撫,是當時全國唯一支持維新變法的封疆大吏。
陳三立(1853—1937)維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近代愛國詩人,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第二任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總稽查。
陳衡恪(1876—1923)即陳師曾,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並擅長篆刻、書法、詩文。
陳寅恪(1890—1969)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與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並稱清華大學四大國學大師。他學識淵博,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
陳封懷(1900—1993)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分類學家。
匡一點(1924—2002) 現代詩人。有專著《聽濤樓吟草》、《聽濤樓律苗》等出版。
傅梅影(1928—2011)現代畫家。以畫梅花著稱,出版畫冊《江南一枝梅﹒傅梅影》等。
沈德詠(1954—)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正部長級)、一級大法官。中紀委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

城市榮譽

國家衛生縣城
國家園林縣城
全國生態示範縣
全省生態建設先進縣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省級園林縣城
全省雙擁模範縣
省級文明城市
中國名茶之鄉
全國科普示範縣
省級衛生縣城
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
全國重點產茶縣
中國書法之鄉
全省外貿出口先進縣
全國國家級平安暢通縣
全國茶葉科技示範基地縣
全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先進縣
全省種子管理先進縣
全省木材流動監督工作先進縣
全省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
全省標準化茶園創建先進縣
全省信訪維穩工作先進縣
全省社會救治工作先進縣
全省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
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建設工作先進縣
全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先進縣
江西省十佳魅力新城
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江西的西伯利亞
文章奧府
中國最美的河流
空氣都是甜的
全省城市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全省綠化工程建設優勝縣
江南生態新城
省級生態宜居縣城
省級森林城市
 江西省十佳宜商縣級城市
2014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
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4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
中華生態文明茶鄉
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