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鎮(江西省修水縣山口鎮)

山口鎮(江西省修水縣山口鎮)

山口位於修水縣的東南部、修銅兩縣交界處,歷來乃兵家必爭之地,當年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曾整編駐紮於此。面積173.8平方公里,人口20016人,下轄12個行政村,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適合生態農業的發展。

2019年1月,山口鎮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口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修水縣
  • 下轄地區:上桃村、中桃村、桃坪村等
  • 電話區號:0792
  • 郵政區碼:332400
  • 地理位置:修水縣南部
  • 面積:173.8平方公里
  • 人口:21680(2014年)
  • 方言:贛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贛G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鎮情歷史,傑出人物,

建制沿革

山口鎮原為寧州八鄉中武鄉所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命名為山口人民公社,1984年改名為山口鄉,1993年10月撤鄉建鎮,1996年1月撤區後兼併原桃坪鄉為現山口鎮。

行政區劃

全鎮轄上桃、中桃、桃坪、來蘇、柘蓬、辛嶺、火田、石口源、楊坑、秀水十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共141村民小組,4433戶。

地理環境

山口鎮位於江西省修水縣西南部,南與銅鼓縣大鍛鎮毗鄰,東、西、北面分別與本縣的何市鎮、征村鄉、漫江鄉、復源鄉交界。

自然資源

山口鎮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適應水稻、紅薯、大豆等農作物種植和蠶桑,藥材生產,是全縣重點產糧鎮,年產糧食10000餘噸。全鎮有桑園面積4000餘畝,產繭4500多擔。還種有藥材,主要品種有車前子、杜仲、百合、石榴、黃枝子等。豐富的草場資源,為發展牲豬、羊、番鴨提供了便利條件,境內有大小水庫4座,水產養殖得到了發展。林業是全鎮支柱產業,森林面積14832.7公頃,其中公益林面積4333.3公頃,商品林10499.4公頃,活林積畜量58萬平方米,年產豐富的松、杉、雜木、竹、小山竹和香菇,木耳、板栗等林產品。
山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熱情好客。融紅色、古色、綠色為一體,是修水縣生態農業、紅色旅遊、邊陲商貿重鎮。
在山口集鎮的西南方向,有一片規模很大的老房子,那就是山口老街——修水縣境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老街,早在民國元年稱武德鎮,1927年改建為山口鎮,屬修水八鄉的武鄉境內,老街呈南北走向,全長將近三華里,明清時,老街分為八個部分,由北向南稱為八甲,現在,老街的居民還沿用這個名稱。街道兩旁是磚木結構的店鋪,臨街的一面都是木板門,杉樹木板已經慢慢地變得黧黑,但協昌南貨店、祥南廣雜、好古齋等一家又一家的老字號的門牌,依舊曆歷可見,當地上了年紀的人就能夠說出一些老店鋪的名字,這一切,都似乎在彰顯往日的輝煌。

人口民族

山口鎮總人口21680人,其中農業人口17961人,城鎮人口3719人。

鎮情歷史

1927年8月中旬,未趕上南昌起義的中央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轉進修水縣城休整待命。團長盧德銘、政治協理員辛煥文、參謀長韓浚赴鄂找黨中央後,警衛團就由一營營長、共產黨員余灑度指揮。余灑渡接到中共江西省委“保存這支部隊,暫時接受朱培德改編”的指示後,以江西省防軍暫編第一師的名義接受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的收編,征糧收稅,招募兵員,厲兵秣馬,各項工作開展得很順利。月底,余灑度在山口鎮萬壽宮召開工農革命軍建軍編師會議(史稱山口會議),正式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度任師長、平江工農義勇隊大隊長余賁民任副師長,鐘文璋任參謀長。下轄三個團,警衛團為第一團,鐘文璋兼團長,瀏陽工農義勇隊編為第三團,該隊大隊長蘇先駿任團長,平江工農義勇隊補充到一、三團,並組建師部機關八大處。會後,由何長工、楊立三、陳樹華3人共同設計製作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在中國近代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現已列為省級紅色旅遊景點。
坐落在桃坪村的陳家大屋、詹家老祠和全縣唯一保存下來的清代文峰古塔雖經百年風雨面貌依舊。陳家大屋建於清朝乾隆六年(即1744年),坐落在山口鎮桃坪村。共分四間分祠,即退隱分祠、文権分祠,載陽分祠,建陽分祠。祠旁住宅相連,鱗次櫛比,建築宏偉,上中下三重磚木結構,雕樑畫棟,氣派軒昂。文峰塔坐落桃坪河出水口,為七層實心塔,外牆石砌,內填黃土。相傳為鎮桃何水患,保桃坪平安,續桃坪文風之用

傑出人物

山口自古以來文化教育比較興盛,查阜西便是其中傑出代表。查阜西,山口來蘇人,自小聰穎好學,一生致力於古琴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並參與組織著名的“兩航起義”,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放後,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主任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