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朱家村遺址

大朱家村遺址

大朱家村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鄉大朱家村西,屬於大汶口文化遺址。

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共發掘墓葬36座,其中大汶口文化墓葬31座,戰國墓葬3座,漢代瓮棺葬1座,時代不明的1座。出土陶器、石器等文物七百餘件。隨葬品數量相當懸殊,少的只有2件,多者則四五十件,有的甚至多達70餘件,反映出當時社會上貧富分化現象已經相當突出。大朱家村遺址的發掘,為進一步探索中國私有制的產生、文明的起源、氏族社會向國家轉變,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2013年5月3日,大朱家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朱家村遺址
  • 地理位置山東省莒縣店子鄉大朱家村西
  • 占地面積:約 6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224-1-224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綜述,砭石,陶號角,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1964年,大朱家村遺址被發現。
1979年,山東省博物館會同莒縣文物管理所對大朱家村遺址進行了發掘。
2022年,公布大朱家村遺址安防工程。
大朱家村遺址
大朱家村遺址

遺址特點

大朱家村遺設辨墓擔址的坑口距地表較淺,破壞較為嚴重。除個別墓沒有隨葬品外,大多都有隨葬品。隨葬品主要為陶器,以泥制黑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大型器有瓮、尊,壺等,小型器物主要有鼎、單耳壺,高柄杯等。墓葬中普遍隨葬豬下頜骨,少的1個,多的10個,一般4~5個。值得注意的是隨葬品數量相當懸殊,少的只有2件,多者則40~50件,有的甚至多達70餘件,反映出當時社會上貧富分化現象已經相當突出。5件刻劃在大口尊上的圖形文字。
大朱家村遺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頭向東南,葬式為單人仰身直肢,存在拔牙和較普遍的枕骨畸形現象。多數有數甩蘭犁量不等的隨葬品。從文化面貌看,屬於大汶口文化系統,與當地的陵陽河遺址、杭頭遺址年代一致;推定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的絕對年榜洪旬代大約距今4600~4800年前後;

文物遺存

綜述

大朱家村遺址出土陶器、石器等文物七百餘件。大朱家村遺址出土三弧刃石鏟、石斧、石紡輪、石刀、彩陶盆、羊乳形囂、流口院鍵刪罐、高領罐、豆等文物,現藏於莒縣博物館。

砭石

砭石,石質,長6.6厘米,直徑1厘米。

陶號角

陶號角全長32厘米,呈彎牛角形,號體中空,角尖一端最細,中央為圓形吹孔,角身逐漸粗闊,粗端呈喇叭狀,口徑8.5厘米。號身外表刻有三組凸旋線,旋線之間為兩組斜線。此角乃依照牛角號製作,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遺物。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唇振氣鳴樂器。

文物價值

大朱家村遺請烏捆址的文化內涵和發掘意義與陵陽河遺址相同,陵陽河、大朱家村遺址同屬大汶口文化晚期類型,處在大汶口文化向龍鞏鍵山文化過渡的時期。大朱家村遺址的發掘,同樣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分區和社會性質的研究,對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等問題的研究,對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等都具有重大意義,也為進一步探索中國私有制的產生、文明的起源、氏族社會向國家轉變,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保護措施

1992年,大朱家村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乃匪燥只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大朱家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大朱家村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鄉大朱家村西。
大朱家村

交通路線

莒縣內乘坐C202路支線/C202路,在小朱家村下車步行前往。
2013年5月3日,大朱家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大朱家村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鄉大朱家村西。
大朱家村

交通路線

莒縣內乘坐C202路支線/C202路,在小朱家村下車步行前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