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舞蹈

大曲舞蹈(grand song and dance),中國唐宋大曲中的舞蹈。大曲是中國古代融音樂、舞蹈、歌唱於一體的多段體樂舞套曲,在漢魏“相和大曲”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常在宮廷筵宴中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曲舞蹈
  • 外文名:grand song and dance
  • 性質:中國唐宋大曲中的舞蹈
  • 特點:程式化
舞蹈形式,歷史淵源,

舞蹈形式

大曲舞蹈是一種以隊舞形式表演的舞蹈,程式化特點突出。每套大曲由同一宮調的若干“遍”組成。每遍各有專名。通常認為其結構主要分為“散序”、“中序”和“破”三部分。舞蹈在“破”部出現(有時“中序”入舞)。“破”是全曲高潮,舞蹈的進入更增強藝術感染力。一般散序段自由,為慢板;“中序”段入拍,舞容舒緩;入“破”加速,接近結尾時舞蹈又逐漸慢下來直至全舞結束。

歷史淵源

唐代著名大曲舞蹈有《霓裳羽衣》等。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有“散序六奏未動衣,陽台宿雲慵不飛”、“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句,描繪出大曲舞蹈的意境特色。
宋大曲有別於唐大曲,少用全曲,多用選段,稱“摘遍”。並融詩歌、念白、舞蹈甚至簡單情節於一體,並有類似“角色”的分工和名號。如有“竹竿子”(又稱“參軍色”,相當於報幕人,因手持竹竿而得名)、“歌舞隊”、“花心”(主角,擔任領唱、領舞和與竹竿子的對白)、“後行”(伴奏的樂隊)等。宋人史浩的《鄖峰真隱大曲》對宋代的《採蓮舞》、《劍舞》、《柘枝舞》、《漁父舞》、《太清舞》、《花舞》等大曲舞蹈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大曲舞蹈表演程式固定:先由“竹竿子”介紹節目內容(稱“致詞”),繼而引導歌舞隊上場,曰“勾隊”。接著奏樂起舞。歌舞過程中有“竹竿子”同“花心”的問答,並重複某些歌舞段落。最後念遣隊詞,奏樂,指揮樂舞隊出場,日“放隊”或“遣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