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公共政策評估的變革:理論、方法與實踐

大數據時代公共政策評估的變革:理論、方法與實踐

《大數據時代公共政策評估的變革:理論、方法與實踐》是2019年5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建冬、童楠楠、易成岐。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數據時代公共政策評估的變革:理論、方法與實踐
  • 作者:王建冬、童楠楠、易成岐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定價:89 元 
  • ISBN:9787520148344
  • 字數:235千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信息、計算以及通信技術的飛速進展持續滲透至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日常活動的基礎,引發人類學習、溝通、協調、生產及消費方式的轉變,這樣的轉變被稱為“第三次浪潮”。在物聯網技術突破數據採集瓶頸,寬頻泛在技術突破數據傳輸與交換瓶頸,雲計算技術突破數據存儲與大規模運算瓶頸時,數據的爆炸式增長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徵,引發近年全球範圍的“大數據”(Big Data)熱潮。
大數據加速了政府決策信息的交流與互動。當前實現公眾參與和有效決策的前提在於既能在所有關鍵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暢通的信息獲取和交流渠道,又能快速準確地進行信息溝通。任何時代的信息溝通都依賴於特定的信息技術,傳統基於網路的電子政務實現了初步的政務信息公開,大數據的出現意味著政府政策信息的平等交流與共享。藉助大數據的全樣本生成能力和分析技術,大數據正在與決策制定的智慧型化融為一體。在政策研究中,大數據是一種促進公共政策科學、有效地制定、分析和執行的方法,屬於政策科學的研究範疇——即促進政策過程的理性。
針對“政策評估”這一政府公共政策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一直延續至今的傳統政策評估模式,將會因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發生改變,同時其內涵也會得到進一步擴充。無論從政策科學發展的需要還是從政策評估理論指導政策評估實踐的現實需要看,大數據與公共政策評估的交叉研究的重要性都無需贅述。本書研究的是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問題,屬於多學科的交叉型研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篇是緒論,主要探討大數據和公共政策評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第二篇是分析研究大數據對公共政策評估的影響性,在分析當前我國公共政策評估的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對國內外學者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研究的調研分析,重點探討大數據對公共政策評估的影響性及風險點。
第三篇是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理論構建研究,基於韋唐(Evert Vedung)的“綜合評估模式”,應將評估理論、方法與實踐有機結合,探討建立了大數據背景下公共政策評估的“N+3+1” 體系,即N種多源數據、三項重點工作和一套指標體系。
第四篇是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案例研究,系統整理了國外在政策評估中成功運用大數據的若干不同類型的案例,探索了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N+3+1” 體系在國內的實踐,為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研究提供套用支撐。
第五篇是對策建議部分,基於前文相關研究,提出促進大數據在公共政策評估中套用的相關建議措施,以進一步完善相關研究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