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雪粉華

大德歌·雪粉華》是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一支小令。這支小令描繪了一幅淡雅的傍晚郊野雪景圖,勾畫了飽含著作者無限感慨之情的冬景,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嚮往安寧閒適穩定生活的感情,也表現了元朝文人儒士無限的歷世感嘆和興亡之感。全曲用字講究,境界開闊,層次分明,畫面清新淡雅,富於立體感,是描繪景物的好作品,從中可感觸戲曲大家智慧的光芒。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德歌·雪粉華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關漢卿
  • 作品別名:【雙調】大德歌·雪粉華、大德歌·冬景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雙調】大德歌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雙調:宮調名,為元曲常用的十二宮調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雙調。句式為三三五、五五、七五,共七句七韻。
⑵雪粉華:潔白的雪花。粉,白色。或謂“粉”疑當作“紛”,紛華,形容雪之大。華,光彩、光輝。
⑶堪:值得。圖畫:此處用為動詞,猶畫圖。
⑷疏林:稀疏的樹林。噪:鳴叫。
⑸黃蘆:枯黃的蘆葦。掩映:半藏半露。清江:言江水之清,泛指而非實指。
⑹斜纜:斜繫著。艖(chā):木筏,小船。

白話譯文

雪花粉白,就像飛舞的梨花,遮住了視線,讓人看不清飛雪迷濛中的四五家村莊。這漫天飛舞密密飄灑的雪花值得描成圖畫。只見那稀疏的樹林間鳴叫著晚歸的寒鴉。釣魚船斜斜地攬系在枯黃蘆葦掩映的清江下。

創作背景

鄭振鐸胡適吳曉鈴王季思等學者認為“大德歌”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年間創作的新曲調,據此可知這首《大德歌》作於大德(元成宗年號,1297—1307)年間。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曲前四句寫遠景。梨花常常被古代文人作為喻雪的事物,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曲的“雪粉華,舞梨花”也是如此。作者飽蘸著熱愛之情,寫出了雪花的形狀和神態。著一“舞”字,說明北風吹緊。作者仰視天空,雪花紛飛,瀰漫天際,為下文寫具體的景物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北風吹掃,揚起雪粉,煙霧籠罩,仍依稀可辨那擁有四五戶人家的村莊。此言久久平視之景。“四五家”,作者沒有確指,說明煙霧之大,難以辨認清楚,聯繫下句這是傍晚黃昏時的景色。在此,作者既寫出了冬天的特色,又寫出了傍晚的特點。“密灑堪圖畫。”雪花稠密地飄灑下來,是值得描形寫畫的。此句總結以上二句,遠望煙村雪景,銀裝素裹。
後三句寫近景。“看疏林噪晚鴉”句中的“看”字引起下文。疏林,葉落樹疏,冬之景也。“噪”,說明烏鴉之多。烏鴉的叫聲,引起作者的注意,引起作者無限情思。正因為疏林,所以看得清楚烏鴉。作者在此用景取色是高明的:在白色的底子上只有疏林,再著上黑色的烏鴉,使得景物更醒目,更引人注意。黑色為冷色,而烏鴉的叫聲很悽慘,顯得荒涼,這樣就給整個畫面帶來荒涼之感。“黃蘆掩映清江下。”黃色的蘆花倒映在水裡,形成一條黃橙色的彩帶,給這荒涼環境帶來了幾分溫馨和一絲快意。黃色為暖色。北風的吹拂,江岸邊的黃蘆在清江白景映襯下,更顯得光彩奪目,搖曳多姿。“斜纜著釣魚艖。”那岸邊泊著一葉釣魚舟,獨覽著一清江之景。作者勾畫出了“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清遠意境。船泊在岸邊,說明天氣太晚,漁夫已歸家,這樣使環境更顯得寧靜。作者攝景“釣魚艖”,描繪出了人活動的足跡,給荒涼寧靜的環境增加了生機和魅力,同時給人以期待和希望。
這首小令,作者通過對冬景的描繪,曲折地表現了元朝文人儒士無限的歷世感嘆和興亡之感。大雪紛飛,是冬季的天氣特徵,冬是一年之末,雪是雨的回歸。作者雖將雪喻作“粉華”“梨花”,而這是以樂景寫哀情,飽含著作者的無限辛酸。取景“噪晚鴉”和“釣魚艖”,這種酸楚不覺溢於言表。自然界裡的烏鴉飄泊了一天,正在聚集歸巢,準備度過安寧之夜。而作為人——漁夫,也歸家了,唯獨作者身在大雪紛飛的茫茫原野中默默地領受這一切,無限淒涼,無限感慨。這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而是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礎和思想積累的。由於社會的影響,讀書人沒有出路,作者長年漂泊在外,生活毫無安寧,自然嚮往著閒適恬靜的生活,看到歸巢的“晚鴉”和漁夫歸去留下的“釣魚艖”,自然而然想到他們有歸,而自己竟無歸。這種詰問是對元政府野蠻種族歧視政策的控訴,同時也為一代文人發出帶著血淚淒涼的感嘆。作者這種造語取境正如貫雲石在《陽春白雪序》中所說:“適如少美恰懷,使人不忍對殢。”
小令前四句寫大雪漫天飛舞的迷離景色,說明野外的撲朔迷離,依稀難辨。遠景的襯托,同時透視出作者讚嘆之情,境界開闊,層次分明。後三句精心攝取幾個近景。“晚鴉”“黃蘆”“釣魚艖”一目了然,同時岸上、岸邊、水中,三層由高及低,層次清晰,形色鮮明。前四句朦朧,後三句明晰,把朦朧的遠景和明晰的近景緊密配合,使得整個畫面的空間層次鮮明,而近景中又分三層,富有空間層次感和畫面的立體感:白中有寒鴉,一分荒涼;黃蘆掩映,色彩富有質量感,給人溫馨;漁舟斜纜,安詳靜謐,給人以想像:雪過天霽,照樣下江捕魚,表達了作者對安閒穩定的生活的嚮往和讚美之情。整個畫面給人種寒而不冽、淡而有味之感,正是件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呂樹坤:這支小令寫冬景,以雪為核心,有工筆也有寫意,有動又有靜。從遠景到特寫,不僅層次井然,而且有景有情,造成一種全新的意境。

作者簡介

關漢卿,元代戲劇家。號已齋叟。約生於金末,卒於元代,大都(今北京)人。鐘嗣成錄鬼簿》說他曾任太醫院尹。一生主要在大都從事戲曲創作,晚年到過杭州。亦熟諳戲曲表演藝術。與楊顯之王和卿朱簾秀等人交往甚密。所作雜劇今知有六十餘種。現存《竇娥冤》《救風塵》《金線池》《謝天香》《調風月》《望江亭》《單刀會》《蝴蝶夢》《玉鏡台》《拜月亭》《緋衣夢》《西蜀夢》《哭存孝》十三種;《哭香囊》等三種僅存殘曲。另《魯齋郎》等六種是否出自他手筆,尚無定論。散曲作品今存套數十餘套、小令五十餘首。對元雜劇繁榮發展影響很大。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