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

大德歌,曲牌名,入雙調,亦入商調,可用於散曲小令。全曲七句(不計襯字)三十三字,句式為三、三、五、五、五、七、五,押七平仄韻。代表作品有元代關漢卿的《大德歌·冬》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德歌
  • 始興年代:元代
  • 流行年代:元代
  • 字數:三十三字(不計襯字)
  • 代表作:《大德歌·冬》等
體裁沿革,格律說明,格律對照,典範作品,

體裁沿革

大德歌,曲牌名,屬雙調,亦入商調。用於散曲小令。“大德”是元成宗年號,“大德歌”調名當從年號而來。清代允祿編修的《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僅有卷二十五記載此曲牌,將“大德歌”歸為元散曲一類,由此可以確定“大德歌”不是由詞牌轉變而來的,而應屬元代創製的。此調由關漢卿所創。
《樂府群珠》中收錄了元無名氏的一篇散曲《中呂·普天樂》,題為“大德天壽賀詞”,原文為:“鳳凰朝,麒麟見。明君天下,大德元年。萬乘尊,諸王宴,四海安然朝金殿,五雲樓瑞靄祥煙,群臣頓首,山呼萬歲,洪福齊天。”這首小令從內容上看是歌功頌德的作品,但或多或少還是可以透露出大德初年的一些情形: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元代入主中國以來,其間經歷十一主,歷時一百零九年,除元世祖、元順帝之外,中間九主共僅三十九年,而元成宗大德年就歷時十一年,可見此時期國家相對繁榮,社會漸趨穩定。據《元史·成宗本紀》載,成宗基本沿襲忽必烈時期的政策,減免賦稅,賑濟災荒,停止對外戰爭,整頓國內軍政,限制諸王勢力,社會矛盾有所緩和,政治、經濟相對穩定。但關漢卿的十首《大德歌》並非歌頌之作,而是選取男女愛情、女子相思閨怨和詠景抒體多刪婚情的題材,其原因有二:一是有元一代,散曲曲牌與內容不一致是當時散曲創作上的一般慣例,而且元散曲中的小令多是由令詞發展演變而來,宋詞內容大多為兒女情長、離辯遷重愁別怨,關漢卿的這十首小令無疑繼承了這一特點。二是雜劇創作需要考慮舞台表演,關注票房、市場以及觀眾的反應,而散曲創作與雜劇完全不同,散曲作家可以直接在曲中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袒露自己的個性甚至是生活狀態,不需要迎合外部環境,散曲內容自然不必歌功頌德。
隋樹森主編的《全元散曲》和唐圭璋主編的《全金元詞》,元代僅關漢卿一人創作《大德歌》,其他散曲作家並未創作。關漢卿《大德歌》十首全部收錄於楊朝英的《陽春白雪》。

格律說明

大德歌全曲七句,三十三字(不計襯字),句式為三、三、五、五、五、七、五。句句用韻,平仄混押。格律例元代關漢卿散曲小令《大德歌·夏》。其中首句首字可平,二字可仄;三句首字可平,三字可仄,尾字可平葉;四句首字可平;六句首字可仄;七句首字可仄。

格律對照

格律對照例曲:關漢卿《大德歌·夏》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寒辣汽,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厚蒸
俏冤,在天,(偏那裡)綠楊堪系。困坐南窗,(教對)清風想念。蛾眉淡了肯兆記淚教誰,(瘦岩岩)羞帶石榴
(說明:曲牌格律與對照例曲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曲使用斜拘微匪體字排印。曲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上,表示填上聲字;去,表示填去聲字。加粗的為韻腳所在,括弧內的為襯字。)

典範作品

元·關漢卿《大德歌·春
元·關漢卿《大德歌·夏》
元·關漢卿《大德歌·秋
元·關漢卿《大德歌·冬》
元煮照陵·關漢卿《大德歌·雪粉華
元·關漢卿《大德歌·秋
元·關漢卿《大德歌·冬》
元·關漢卿《大德歌·雪粉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