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絲弦

大庸絲弦

大庸絲弦是湖南省傳統曲藝曲種。流傳於湖南各地。因用揚琴、琵琶、月琴、三弦、京胡、二胡等絲弦樂器伴奏而得名。 大庸絲弦來源於江浙一帶的民歌和時調小曲。明末清初,由長江下游傳入湖南,並與當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不斷演變、發展而成。大庸絲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方言語音和風俗習慣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風格上各具特色的支派。其中主要有“大庸絲弦”、“長沙絲弦”、“瀏陽絲弦”、“平江絲弦”、“衡陽絲弦”、“邵陽絲弦”等。此外武岡、辰溪、益陽、衡山、湘潭、大庸、桃源、澧縣、祁陽等地的絲弦也都有各自的獨特風格。以大庸絲弦最為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庸絲弦
  • 屬性:曲種名字
  • 地區:湖南
  • 國家:中國
簡介,特色,

簡介

大庸絲弦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2008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京劇進中國小課堂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將京劇納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之中。在已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有關京劇教學的內容,確定了15首京劇經典唱段作為中國小音樂課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將15首京劇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級。從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開展試點工作,並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
2008年1月,省教育廳決定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新的湖南地方文化常識課程標準。湖南地方文化常識是湖南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綜合性地方課程。如學習湘劇、花鼓戲、大庸絲弦等主要地方劇種,並建議學生學唱地方戲曲。
湖南常德市直和各區、縣(市)城關中國小的156名音樂教師,在市一中百年講堂參加了全市中國小音樂教師大庸絲弦傳唱培訓。

特色

培訓班由常德市著名大庸絲弦表演藝術家、傳承人授課。教學內容包括《常德絲弦與大庸絲弦的音樂概述》、《大庸絲弦地方語言特色在演唱上的運用》、《大庸絲弦的創作》等理論課,及現場教唱《靜夜思》、《疊斷橋》、《小池》、《常德是個好地方》等近20首傳統和創新曲目。為弘揚民族藝術,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大庸絲弦已經納入了常德市建設文化名城項目。今 年年底,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將聯合舉行全市中小學生大庸絲弦展演比賽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