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帥府(英語:Commander Zhang's Mansion),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是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
張氏帥府始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9月,總占地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民國五年(1916年)張作霖正式入住,以後又不斷擴建,逐步形成了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築等四個部分組成的的建築體系。各個建築風格各異,有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樓、小青樓、西院紅樓群及趙四小姐樓等建築。
20世紀後期,“張氏帥府”被國家列為全國優秀近代建築群。1985年,瀋陽市人民政府依法以“張氏帥府”稱謂公布這一建築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遼寧省政府也以“張氏帥府”名稱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以“張學良舊居”稱謂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遼寧省在此設立“張學良舊居陳列館”。2002年更名為張氏帥府博物館暨遼寧近現代史博物館。
張氏帥府是東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2004年列為國家AAAA級景區。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氏帥府
- 外文名稱:Commander Zhang's Mansion
- 地理位置:遼寧省瀋陽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15日:8:30-18:00 10月16日-次年4月30日:8:30-17:3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50元
- 著名景點:大青樓,小青樓,西院紅樓群,趙四小姐樓
-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1-3小時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遼寧省瀋陽市
- 適宜遊玩季節:3-5月、9-11月
歷史沿革
設計理念
民國時期
建國之後
建築布局
總體格局
陳列展廳
展廳 | 簡介 | 圖片 |
---|---|---|
老虎廳 | 此房間原為張作霖主政時期的第三會客廳,因曾擺放過老虎標本而得名,它是張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以“阻撓新政,破壞統一”的罪名,下令將奉系元老楊宇霆、黑龍江省省長常蔭槐在此處決,這即是震驚全國的楊常事件。通過楊常事件張學良穩定了自己在東北的政治地位,老虎廳也因此名揚四海。 | |
張學良辦公室 | 此房間是張學良1928年-1931年間的辦公室。1928年張學良主政東北後,勵精圖治、全身心地投入到東北政治、經濟、軍事建設之中。當年,辦公室里貼著他為自己制定的作息時間表,為使人們了解他的辦公時間和地點,以便隨時接待來訪人員,聽取匯報和檢查工作,張學良特意在《奉天公報》上長時間登載他的作息時間表。 | |
張學良和于鳳至起居室 | 此房間是張學良將軍與夫人于鳳至女士在1928年-1931年間的臥室,也是楊常事件中“一塊銀元故事”的發生地。張學良主政東北後,張作霖時代的重臣楊宇霆、常蔭槐二人處處以“父執”自居,妨礙張學良政令的執行,在剷除楊、常前,張學良曾與于鳳至在臥室里拋擲銀元測楊、常生死,由此痛下決心,槍殺楊、常於老虎廳內。 | |
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 | 此房間原是張作霖主政時期的第一會客廳,1929年-1931年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於1929年1月12日,成立初期的成員為13名,委員張作相、張景惠、萬福麟、湯玉麟、方木仁、翟文選、王樹翰、劉尚清、劉哲、莫德惠袁金鎧、沈鴻烈。東北政務委員會是東北地區最高行政決策機關,下轄遼、吉、黑、熱四省,它在張學良主政東北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 |
二進院 | 二進院是張作霖在帥府早期生活及辦公的重要場所,共有正方七間,東西廂房各5間。正面七間房是張作霖的居室及辦公處所。東屋第一間為休息室,第二間和第三間合起來是張作霖的辦公室。西屋東側兩間是張作霖的會客室,一般的小型會議和重要客人會談都安排在此。西屋最裡面一間是張作霖的書房。張作霖讀書不多,但卻極為推崇和重視傳統文化,這一點可以從他留下的墨跡里得到證實。東廂房分別為秘書長室和機要秘書室,西廂房則為秘書室。 |
主要景點
大青樓
小青樓
三進院
關帝廟
帥府舞廳
邊業銀行
趙四小姐樓
西院紅樓群
館藏文物
名稱 | 簡介 | 圖片 |
---|---|---|
陸海軍大元帥就職紀念郵票 | 這套郵票是為紀念張作霖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而設計的,共三枚,每枚長3.3厘米、寬2.5厘米。票面為藍色、草綠色和桔黃色,面值分別為壹角、肆分和壹分。郵票正中為張作霖肖像及嘉禾,肖像上端交叉著五色橫條國旗和九角白日海軍旗。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學良贈新民國小學生墨盒 | 此墨盒為銅製。長8厘米,寬5.5厘米,高2.5厘米。盒面正中刻有“公、任、強”三個隸書空心大字,左側的題款為“張學良贈”。墨盒外形規整,線條流暢,蓋合嚴絲合縫。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元帥林筒瓦 | 該瓦是張學良為其父張作霖修建陵墓——元帥林時特製的。筒瓦帶有瓦當,長20厘米,瓦當直徑為11.4厘米。陶土質,淺黃色,瓦當上是“十”字形的紋飾。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帥府西洋掛鐘 | 此展品為帥府使用過的一座英國產的老掛鐘。長34.5厘米,寬22厘米,厚15厘米。工藝製作精良、造型獨特、功能奇妙。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作霖行書七言對聯 | 此聯是目前所知張作霖遺留下來僅有的真跡,原藏於遼寧省博物館,1998年調撥給張氏帥府博物館,為國家三級文物。對聯為紙本,書心縱130厘米,橫33.3厘米,為行書上下七言聯,後署“張作霖”名款,款下鈐白文方印“張作霖印”和朱文方印“雨亭”。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東北救亡總會會旗 | 此展品為一級文物。這面會旗長130厘米,寬100厘米。白底藍邊,繪有20世紀30年代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4省地圖,用鮮血寫著“打回老家去”的會旗上面,簽滿了與會268名愛國志士的名字。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東北救亡總會徽章 | 此展品為銅質、圓形、琺瑯鑲嵌。直徑3厘米。上有“東北救亡總會”字樣及白山黑水紋飾,背有刻有NO.38字樣。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學良贈朱慶瀾懷表 | 此展品為老式的瑞士產奧林巴斯懷表,直徑4.1厘米。鋼製,呈圓形,有表鏈。與一般常見的懷表不同,錶盤上嵌有張學良將軍的半身頭像。是張學良將軍於1934年贈送給朱慶瀾將軍的懷表。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學良騎獅觀音鈕紅壽山石印章 | 此展品石質溫潤細膩,富有光澤,色彩艷麗,玲瓏剔透。雕刻者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澤,採用圓雕和透雕的手法,將印鈕雕刻成騎獅觀音的造型,獅首回望觀音,邊上立一仰面拱手的憨態童子,台下四周施有陰刻的花紋。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作霖小象飲水玉菸灰缸 | 該菸灰缸的底座呈圓形,直徑12.4厘米。由黑白相間的玉石製作而成,上部一側有一圓形凹坑,邊上有一象牙雕刻而成的乳白色小象把長長的鼻子伸向凹坑處作飲水狀。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學良家用紅木茶几 | 此展品為張學良家曾經使用過的紅木茶几。幾座由紅木樹根雕刻而成,幾面為圓形漢白玉。茶几通高為53厘米,幾面直徑為54厘米。此茶几是由當時張學良家的木工常振澤製作的。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學良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紀念墨盒 | 此展品為圓形,銅製。直徑8厘米,厚2.3厘米。盒蓋正中有一圓形篆書“張”字,其上有“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就職紀念”環形銘文,下面有從右至左的“東三省兵工廠制”、“十九年十月九日”兩橫排銘文。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作霖梅蘭竹菊題詩筆筒 | 此展品由象牙雕刻而成。直筒形,直口,口徑7.8厘米,高11.3厘米。筆筒周圍分別有關於“梅、蘭、竹、菊”四君子的描金題。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張閭玗雞血石印章 | 此展品為四方章。邊長2.1厘米,高6.2厘米。為白文“張閭玗印”,印章的頂部陰刻題款“庚午四月五湖”。印章石質溫潤細膩,富有光澤,色彩艷麗,玲瓏剔透,是採用享有“印石皇后”之美譽的雞血石篆刻而成的。現收藏於張氏帥府博物館。 | |
袁金凱七言書聯 | 紙本,書心縱30.8厘米,橫12.8厘米,為行上下七言聯,上聯為“清光門外一渠水”,下聯為“蘭氣隨人靜不風”。其中上聯取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七律詩《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長愛街西風景閒,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疏種碧鬆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下聯取自《暹辰甫集禊帖》的“竹陰在地清於水,蘭氣隨人靜不風。”該副對聯被定為三級文物。 | |
趙潤山松鶴延年圖 | 紙本設色,畫心縱58.5厘米,橫156厘米。畫中兩株古松並排生長於山石之上,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樹下兩隻丹頂鶴,一隻昂首引頸鳴叫,兩足前後分立;一隻回首梳理羽毛,兩足一蜷一立,其態悠然自得,瀟灑自然。畫面構圖嚴謹有致,茂密處,枝繁葉簇;開闊處,意境幽遠,鮮明的對比讓人感到一種和諧的韻律之美。 | |
李西漢隸題詩扇面 | 紙本,扇面寬17.5厘米。扇面從右至左以漢隸體書寫唐代詩人祖詠的《終南望余雪》詩句:“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後以行書署“子緘仁兄雅屬,東園李西”,題款的左側鈐白文方印“東園”和朱文方印“石竹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