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大隊是貴州省的地名,因大隊駐大寨而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寨大隊
- 羅馬字母拼寫:Dàzhài Dàduì
- 所屬地區:貴州省
- 國家:中國
大寨大隊是貴州省的地名,因大隊駐大寨而命名。
大寨大隊是貴州省的地名,因大隊駐大寨而命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舊五區(雙流)之劉育鄉,1950年劃歸第一區(城關)劉育鄉之劉育村,1953年建劉育鄉,1956年與劉家衙合併建前進高級社,1958年與劉家衙分開建立大寨大隊,...
大寨村屬於織金縣龍場鎮一個村級機構,大寨村解放前叫比期,解放後人民公社改名為大寨大隊,轄以支村,1966年後以支分離出去,1984年建鄉換屆更名為大寨村。全村轄10個村民組,307戶,1177人,耕地面積75.2公頃,其中田1.3公頃,土73.9公頃。人口總數 1177人 農業人口:1174人 非農業人口:3人 行政區面積 1...
大寨是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的一個大隊,原本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農業合作化後,社員們開山鑿坡,修造梯田,使糧食畝產增長了7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的通訊報導《大寨之路》,介紹了他們的先進事跡。並發表社論《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農業戰線學習大寨人的...
《大寨玉米栽培》是197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寨大隊科研小組。內容簡介 這本小冊子介紹大寨大隊解放後二十多年來,廣大貧下中農和革命民眾,在陳永貴同志和大寨黨支部的帶領下,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狠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奪取玉米高產的經驗。全書共分四部分:一、建設“海綿田...
大寨位於山西省昔陽縣境內。大寨地處山區,有“七溝八梁一面坡”之稱,土地貧瘠,人民生活十分貧困。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大寨大隊黨支部帶領全村村民,進行治山治坡、改天換地的勞動。他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憑藉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用自己的雙肩和雙手,搬走了十多萬立方米的石塊,築起了上百條石壩,把一座座...
大寨大隊黨支部帶領民眾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速發展社會主義大農業的生動事跡,使他深受教育和鼓舞。回顧攀枝嘎走過的道路,對照眼前大寨的現實,憶想貧下中農的尖銳批評,馬樹逵深刻認識到:面貌要改變,根本在路線。大寨由窮變富,主要是大寨黨支部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
從大寨大隊(村)到大寨縣 “永貴是無產階級權威!”支持社員搞“小自由”的書記成了“活靶子”批“山溝里的資本主義”,收農民自留地 批“家庭里的資本主義”,“一戶一豬一樹”批“莊稼攪買賣”,關閉農貿市場 “凡是大寨的就照搬”,各行各業學大寨 第七章周恩來營救陳永貴 “要站在劉格平一邊!”江青說,...
大寨村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洋泗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照陽聯保;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同化鄉第7保。1950年12月屬同化鄉第7村;1953年7月屬牛長鄉;1956年初大寨、塘根、擺列、抵麻、井坎等寨分別建立初級社,1957年5個初級社合建大寨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11月改稱大寨生產大隊,屬牛場管理...
大寨“海綿田”《大寨“海綿田”》是197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寨大隊科研小組。圖書目錄 目錄 一、大寨田建設中的兩條路線鬥爭 二、大寨“海綿田”的建造 三、大寨“海綿田”的培肥 四、大寨“海綿田”的基本特徵 五、大寨“海綿田”在發展 ...
1969年,從阿得博區劃出大寨、大都馬、新發寨、白沙坡、箐腳等大隊成立大寨公社。1983年,大寨公社改稱大寨區。1987年12月,由大寨區改為大寨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大寨鄉轄大寨、新發寨、白沙坡、箐腳、渡口、大都馬6個行政村,下設78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大寨鄉轄6個行政村:大都馬村、渡口村...
安志夫 安志夫(1924年1月-1947年3月),男,河北省城關公社大寨大隊人。生前為晉冀魯豫二縱十六團戰士。1947年3月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為晉冀魯豫二縱十六團戰士。犧牲情況 1947年3月犧牲。
因此,應該把那些搞得不好的隊,重新組織起來,走山西昔陽縣大寨大隊的陳永貴帶頭走的路。陳所做的是發動民眾在每個村選出有社會主義覺悟和獻身精神,能先公後私的有能力的男女,由於他們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能夠團結和組織起全村的人,集體改造自然和集體建設,搞好副業和工業,陳把這樣的人放到領導崗位上,...
陸彎村民委員會 陸彎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駐地陸彎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8年9月前屬阜南縣龍王鄉。1961年建隊於王大寨大隊和陸彎大隊。1979年新建王大湖公社,王大寨大隊和陸彎大隊改屬。1983年3月隊改為王大寨村和六灣村,2006年10月並村兩村合併為大湖村。
“大寨”這面農業上的旗幟飄揚在山川水灣之間,大寨大隊的黨支部書記陳永貴一舉被提為中央政府的副總理,農業成為重中之重。“學大寨”是學習大寨人艱苦奮鬥的精神。地質惡劣的郭莊大隊在“學大寨”道路上一步步改變著原來的狀況,糧棉產量逐年上升,民眾的生活不斷改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當初:郭莊大隊自然條件...
不應忘記的那段歷史――全國農業學大寨是怎樣開始興起的 1.賈進才推薦陳永貴擔任支部書記,自己任副書記這一讓賢的故事一直傳為佳話/中共晉中地委發現了這個典型/山西省委發出了“學習模範支部書記陳永貴”的號召 2.國務院邀請陳永貴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向首都一萬多人介紹了大寨經驗/《人民日報》登載了大寨大隊艱苦奮鬥、發展...
1973年4月,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昔陽縣委第一書記、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陳永貴考察堡堂大隊,對堡堂大隊取得的成績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1973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在重慶市召開“農業學大寨”經驗交流會,肯定堡堂“是我省又一個‘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山區找到了加快步伐學大寨的活樣板”,並提出“全省農業學...
現在麻峪村近300口人,最多時達到390餘口,珍珠村500餘口人,最多時590餘口,大寨搬遷前人口最多時達到120餘口人。解放前,麻峪的老百姓也遭受過苦難,當時以吳化文為師長的偽四師一個連常住大寨,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麻峪的老百姓恨之入骨,自動成立了村民自衛隊——守山大隊,與偽四師開展鬥爭。1942年春...